2016年03月09日07:12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道 臺媒稱,《哺乳類動物評論》一項研究中,動物分為三種,“好”、“差”還有“丑”。“好”的動物如袋鼠與無尾熊,“差”的動物如鼠類與狐貍,而“丑”的有嚙齒類與蝙蝠。就動物研究而言,長得可愛的動物比長的丑的動物得到更多的研究經費。
臺灣ETtoday東森新聞云網站3月8日報道,澳洲梅鐸大學野生動物學家佛萊明說,這種偏見會對動物保護產生潛在的影響,要是忽略這些被認為是丑的動物,將會對生態(tài)造成很大的影響。
她表示:“對于大部分物種,研究人員能做的不過是將它們編入書目以示存在。而我們需要記錄它們的飲食、棲息地選擇、活動空間和繁殖,以識別威脅并方便保護。”并說:“研究人員不愿研究這些不熟悉的物種,可能是害怕得出的論文過于狹隘或吸引的興趣有限,因而不能出版。”
跟她合作的人員也說,因為忽略了丑的動物,過去約有20種哺乳動物絕跡,還有另外20多種稀有動物瀕臨絕種。如果有更多的動物絕種,而我們對他們一無所知,那將會是場悲劇。
英國《每日郵報》旅游專欄4月24日盤點了全球以動物為特色的各大景點,有日本的狐貍村,美國阿薩迪格馬駒島,太平洋西部帕勞的水母湖等。
與其他動物攝影師的作品不同,Sergey Polyushko這組攝影作品中沒有奇珍異獸,也沒有難得一見的激烈瞬間,它所展現的僅僅是一些普通動物的日常神態(tài)。目前,Sergey Polyushko拍攝的這組動物肖像得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同時他也憑借著這組作品在Instagram上收獲了超過4萬名的忠實粉絲。
與其他動物攝影師的作品不同,Sergey Polyushko這組攝影作品中沒有奇珍異獸,也沒有難得一見的激烈瞬間,它所展現的僅僅是一些普通動物的日常神態(tài)。目前,Sergey Polyushko拍攝的這組動物肖像得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好評,同時他也憑借著這組作品在Instagram上收獲了超過4萬名的忠實粉絲。
14日,國際動物考古協(xié)會理事會暨全球發(fā)展與中國視角動物考古學術研討會在鄭州開幕。主要研究動物和人類的關系,比如動物是野生還是家養(yǎng),是用于食用還是埋葬、祭祀,是不是用動物骨頭做工具,用來輔助勞動等。
李凡稱,現場除了她之外還有一位動物考古學家,也認為這個骨頭實為豬骨。幾位考古學家在鄭州一飯店就餐時認為端上桌的烤羊腿吃剩下的骨頭為“豬骨”。李凡:完全沒有,我們就是當笑話看的,發(fā)在我們微信群里,也沒想到有這么多人關注。
很多動物人們聞所未聞,第一眼看到照片時甚至會以為是修圖合成的,事實上,世界上真的有這些實際存在的奇葩動物。(環(huán)球網綜合報道 實習編譯:宋蒙 審稿:郭思佚)
動物們雖然不懂人類的情人節(jié),但它們懂得用最簡單的方式表達愛,來看看下面哪張合影最恩愛吧?
2016年7月16日,上海,235只色彩各異、大小不一,并以蝸牛、貓鼬、狼、青蛙、熱帶魚、燕子為主題形象的意大利"動物來襲"藝術裝置展,在上海時尚地標新天地亮相,成為街頭新風景。
2016年7月16日,上海,235只色彩各異、大小不一,并以蝸牛、貓鼬、狼、青蛙、熱帶魚、燕子為主題形象的意大利"動物來襲"藝術裝置展,在上海時尚地標新天地亮相,成為街頭新風景。
動物享受特殊待遇時的呆萌瞬間。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7日報道,近日,一名Imgur用戶在網上分享了一系列動物嗅花的可愛組圖后迅速走紅,瀏覽量超過3.5萬次。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7日報道,近日,一名Imgur用戶在網上分享了一系列動物嗅花的可愛組圖后迅速走紅,瀏覽量超過3.5萬次。
動物分為三種,“好”、“差”還有“丑”。
1月5日,重慶楊家坪商圈十余棵樹被涂鴉,長頸鹿、大象、猴子、貓鼬、老鷹、章魚等動物紛紛“上樹”
近日,登封市森林公安局接到電話:東華鎮(zhèn)河門村群眾在自家地里發(fā)現一只“大鳥”, 幾次試圖放飛,讓它回歸大自然,都不見效果。
如果由此就一味地指責愛犬人士的贖犬行動,恐怕對于這些滿腔熱情的人們來說未必公道。但護生園里這些狗狗之茍延殘喘的命運,卻確實給持不同觀念者,留下了“善不由衷”的話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