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6日11:03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3月5日聽完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剛剛走上人民大會堂里的部長通道,全國人大代表、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就被采訪兩會的記者團團圍住。請問李主任對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有什么感想?對醫改進展如何評價?下步醫改有什么大動作?……一下子面對這么多問題,李斌停下腳步從容作答。
醫療衛生圓滿地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
談到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感想,李斌說,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面地總結了2015年的工作,也全面地總結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突出成就,這個成績是非常來之不易的。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也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們奮斗的目標,措施非常有力,也非常務實,我們要認真地抓好貫徹落實。
她說,“十二五”時期,醫療衛生戰線和各條戰線一樣,在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方面圓滿地完成了“十二五”的目標和任務,人均預期壽命已經超過了76歲,個人的衛生費用占醫療總費用的比重20年來首次降到了30%以下,人民群眾的主要健康指標、總體健康水平達到了中高收入國家的水平,這個成績也是來之不易的。
下大力氣解決好問題
面對醫改該如何評價的提問,李斌不僅談成績,也直陳問題。
她說,隨著社會的進步,人民群眾衣食足而更加關注健康。總理在報告中講到,健康是幸福之基。我們現在也在應對著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所帶來的新挑戰,和人民群眾對健康、醫療的新期待、新要求相比,我們的醫療衛生還有不少的問題,和人民的要求還有差距,我們要直面問題,在“十三五”、在今年的工作中下大力氣來解決好這些問題。
集中力量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對醫改下一步走向,李斌說,現在我們正在按照“健康中國”建設的這樣一個要求,集中力量編制實施好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也就是“一綱要兩規劃”。要通過深化改革,特別是加快改革的步伐,攻堅克難,來推動我們建立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要健全全民的醫療保障體系,提高醫療保障的水平,要建立以分級診療為基礎、防治結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要為人民群眾提供人人享有的、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讓醫務人員在基層待得住、留得下
基層能力建設始終是醫改的大命題。李斌說,去年一位人大代表提了關于基層職稱制度改革的問題,已經改了,就是去年已經立行立改了,改了基層職稱的制度,進一步完善了基層運行新機制。這樣,醫務人員在基層也有一個好的職業發展前景,待遇逐步提高,他就留得下。
她說,現在互聯網很發達,大醫院和基層醫院建立了遠程醫療的關系。她到河北省唐縣調研,唐縣的患者通過遠程醫療就可以和解放軍總醫院的大專家面對面地進行交流,解放軍總醫院的專家給他看片子,幫助診斷,給唐縣當地醫院的醫生提出醫療建議和方案。這樣這個患者的問題在縣里就解決了,就不用大老遠地跑到北京來,很可能還掛不上號,又吃又住,費用又高。
多措并舉解決掛號難
號販子一直是令公眾和醫療衛生系統痛恨且頭疼的問題。春節前網絡流出的東北女孩兒痛斥號販子不仁的視頻又一次把這個問題推到公眾面前,熱度一直延續到現在。對此李斌直言,我首先要感謝那位姑娘,姑娘一聲吼,推動了對這個“老大難”問題的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看著是號販子猖獗,其實深層還是一個結構性矛盾問題。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一定要打“組合拳”。一方面我們會同公安等部門開展嚴厲整治、綜合整治,像北京、上海、廣東采取的打擊行動,保持高壓態勢。同時,要加快信息的聯網,真正做到實名制。在這方面我們都在抓緊工作。
另一方面,還得倒逼改革,要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要改善我們的醫療服務,推廣預約診療,推廣專家團隊診療,通過團隊初診,把疑難重癥推薦給專家。同時,我們要推動專家下到基層去,這方面各個醫院都采取了很多積極主動的措施,這是醫療服務的改革。同時還要進行體制機制改革,就是要把分級診療制度建立起來,要把這些措施落地。長風破浪會有時,我相信這個“老大難”問題我們有能力解決好。
李斌認為,通過遠程醫療解決基層看疑難病癥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大力推廣的緩解看病難的一個重要舉措。同時還要利用“互聯網+醫療服務”這種手段,放大優質醫療資源。采取多種措施,讓廣大人民群眾得到更優質的防病治病服務,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改革獲得感。(健康報社供稿)
被訪患者對醫改政策支持率為91.7%,82.2%的被訪患者認為,醫改政策有利于推進“分級診療”。
但仍然存在公立醫院改革沒有全覆蓋,部分公立醫院沒有全部取消藥品加成等問題。
實施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破除逐利創收的舊體制,突出公益性導向,才能讓患者、醫院、醫生受益,讓財政和醫保可持續,讓改革贏得民心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了今年需要抓好的70項重點工作任務,引發社會關注。
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宋其超今日表示,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我們今年安排的是14044億元,是醫改啟動前2008年的4.4倍,比2016年同口徑支出增長5.1%。加大績效考核力度,會同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評價范圍擴大到全國所有的省份,提高公共衛生資金的使用效益。
醫保報銷問題一直都是患者關注的焦點,尤其是異地就醫時的報銷問題。據了解,自從醫保異地就醫系統上線之后已經有不少的醫院開通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如今北京醫改新政策已經實施一周多了,那么藥品下降之后質量會不會也隨著下降呢?
醫療界人士認為,醫改遵循先易后難、先基層后中心、先農村后城市的辦法逐步推行,多數地區已具備了較好改革基礎,醫改紅利不斷釋放。
去年,河南省出臺了《河南省公立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工作實施辦法》,對公立醫院藥品實行分類采購,減少藥品配送流通環節,切實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群眾用藥負擔。
焦作市醫改辦常務副主任寧繼學說:“大病補充醫療保險將全段看病費用報銷比例提高了10%至15%,個人負擔降到25%以下,對困難群眾來說是雪中送炭。隨著“互聯網+健康醫療”風生水起,網上掛號、遠程會診、手機查詢、移動支付等日益普及,患者就醫體驗明顯改善。
近日,隨著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河南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工作任務》)出爐,2016年河南醫改的幾件大事兒算是敲定了。省衛計委相關負責人解釋,所謂“臨床路徑”,就是對一些常見病采取“一口價”管理,讓患者就醫避免過度治療。
在最新的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會上,甘肅省衛計委主任劉維忠重點介紹了醫改的“甘肅經驗”。
日前,《北京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施方案》公布,方案明確所有在京公立醫院實施醫藥分開,到2017年底全面破除“以藥補醫”機制。2012年,北京友誼醫院、朝陽醫院等5家公立醫院試點醫藥分開改革,取消藥品加成,同時設立醫事服務費,由醫保實時補償。
對于清除盤根錯節的“硬骨頭”,使多年積累的體制機制頑疾在新一輪公立醫院改革中得以破解,社會各界充滿期待。
日前,臥龍區安皋鎮安皋村村民孫秀榮家屬高興地領到了24萬多元的新農合補助款。2015年我市大力實施醫改新政以來,全市受益居民達千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