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5日13:2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題:中國人代會發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沖刺動員令
新華社記者孟娜 張鐘凱 繆曉娟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宣布: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目標6.5%-7%;“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保持在6.5%以上。
這一宣布發出了中國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沖刺的動員令。
他在此間開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對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和20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說,“展望今后五年,我們充滿必勝信心。”
這是中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第一次人代會。李克強說:“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國發展前行的步伐。”
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距離中國共產黨提出的首個“百年目標”還有五年時間,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
這位中國總理指出,經濟增長預期目標6.5%-7%,考慮了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銜接,考慮了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穩定和引導市場預期。穩增長主要是為了保就業、惠民生,有6.5%-7%的增速就能夠實現比較充分的就業。
會議上午9時在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張德江主持大會。
李克強在回顧2015年工作時提到,中國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7.7萬億元,增長6.9%,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城鎮新增就業1312萬人,超過全年預期目標。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據“半壁江山”。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6.4%。高技術產業和裝備制造業增速快于一般工業。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6%等。
他強調,這些成績,是在極為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中取得的;這些成績,是在國內深層次矛盾凸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取得的;這些成績,是在我國經濟總量超過60萬億元的高基數上取得的。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他也指出,中國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受全球貿易萎縮等因素影響,去年中國進出口總額出現下降,預期增長目標未能實現。投資增長乏力,一些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地區和行業走勢分化,財政收支矛盾突出,金融等領域存在風險隱患等。
面對海外一些“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兩會代表委員們表示對中國經濟有信心。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中國經濟現在確實面臨復雜的國際和國內形勢,也進入了改革深水區,GDP增長放緩,但中國經濟運行仍然在合理區間內,服務業發展方興未艾,產業轉型正在加速,這些都是非常積極的發展趨勢。他還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將給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蘭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士嶺表示,中國蘊含著很強的創新能力,在消化過剩產能、國有企業改革、創新創業等一系列有針對性措施引導下,經濟發展未來前景可期。
李克強說,我們要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和擔當意識,下更大力氣解決這些問題,始終以民之所望為施政所向,盡心竭力做好政府工作,決不辜負人民重托。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李克強宣布,“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國務院編制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提交大會審查。
綱要草案強調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明確了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提出了一系列支撐發展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項目,突出了六個方面: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強化創新引領作用,為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深化改革開放,構建發展新體制;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使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他說:“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政府工作報告部署了今年要重點做好的八個方面工作:穩定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深挖國內需求潛力,開拓發展更大空間;加快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實現合作共贏;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切實保障改善民生,加強社會建設;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務水平。
本次人代會被認為是一次凝聚共識、作出動員的大會,要著力推動全面落實“四個全面”和五大發展理念。
李克強強調,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李克強說:“奮斗才能贏得未來。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奮發進取,努力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良好開局,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貢獻!”
點擊查看專題
以宏偉藍圖凝聚人心,用苦干實干開啟未來,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建設國家、走向復興的寶貴經驗。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目標,為我們描摹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動人圖景,為我們標注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行動綱領。
江蘇連云港贛榆區班莊鎮圈洪爽村的菊農正在采摘杭白菊。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定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為我們做好軍民融合工作、決勝全面小康指明了方向。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習近平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習近平強調,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在勝利實現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以后,在發展目標上作出的重大決策。黨的十八大鄭重地把它確立為“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是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接續奮斗的重要目標。
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的《習近平關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論述摘編》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開欄的話: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
這項調查顯示,雖然中國人認同自己是中間階層和中上階層的比例明顯低于其他國家,但是對未來個人生活水平提高的預期,則要明顯高于其他國家。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協調發展”強調的正是“全面”二字,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
茫茫九脈流中國,縱橫當有凌云筆。金秋時節,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勝利閉幕。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
力爭2017年、確保2018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四個全面”的提出,完整地展現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治國理政總體框架。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全面深化改革,是為實現這一總目標而設立的兩大支柱,全面從嚴治黨則是推動以上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各項目標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
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