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3日08:46 來源:福州新聞網
福州新聞網3月3日訊 2月25日,是福清市漁溪鎮聯華村83歲的孤寡老人吳秀芳永難忘記的一天。這一天,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她終于告別了長達30多年的“黑戶”生涯,有了自己的戶口薄。昨日上午,在村民的陪同下,吳秀芳前往漁溪派出所領取戶口薄并對民警表示感謝。
吳秀芳50多歲的時候,被兩名人販子從外地販賣到漁溪鎮聯華村大張自然村,以幾百元的價格賣給孤寡老人張金美為妻。婚后,張金美靠種田為生,吳秀芳則幫助干些撿牛糞、割柴草的農活。夫妻兩人一直沒有生兒育女。
2013年,張金美病故,吳秀芳孤身一人,沒有了經濟來源,靠村里的企業家和村民的資助生活。由于吳秀芳有智力障礙,說不清來歷,嫁給張金美為妻后一直沒有申辦戶口。
漁溪鎮老齡委主任郭水香是聯華村人,他平時經常救濟吳秀芳老人。去年12月,他還為老人向漁溪鎮政府爭取到1000元的救濟款。得知吳秀芳無戶口的情況后,郭水香決心幫助老人解決“黑戶”問題,讓老人能夠申請辦理農村低保,晚年生活有保障。
去年底,郭水香前往漁溪派出所找所長林寶金反映吳秀芳的“黑戶”問題。由于時間比較長,能夠證明吳秀芳老人身份的原始資料已無法查證,按常規根本無法辦理戶口。但考慮到吳秀芳老人的實際情況,林寶金將此事向福清市公安局作了匯報,隨后指派戶籍民警多次到吳秀芳住所,走訪村里知情人,形成調查報告,以此報告為依據幫助老人申報戶口。
在弄清老人的身份情況后,福清市公安局同意特事特辦。經公安部門認真研究,最終按照有關規定,于今年2月25日為吳秀芳老人辦好了戶口。漁溪派出所民警還為吳秀芳老人采集了照片,并正在為老人申辦身份證。
8月23日上午,在鄭州市公安局南陽路分局戶籍服務大廳,一位老人多次向戶籍民警和社區民警表示感謝。在幾個月的時間中,張新奎、陳梅紅對老人的情況作了專項調查,到處尋找能夠證明隋大爺身份的證明人及其他證明材料。
就算是有這樣的好消息,中牟縣萬灘鄉一位父親仍然無法為自己的三個孩子解決戶口問題。伴隨著二女兒和兒子的出生,朱某家的負擔越來越重,他與鄭某的矛盾也越來越深:“經常吵架,有時還打。
我省11類無戶口人員將告別“黑戶”這個稱呼了,因為相關上戶口政策出臺了。
“申警官,真是太謝謝你了,如今我媳婦和孩子的戶口都有了,今后再也不發愁醫療保險和上學的事了!”12月16日下午,開封市通許縣四所樓鎮夏寨村的李成勝從四所樓派出所戶籍民警申金環手中接到其妻子和兩個孩子的戶口本時感激地說。
近日,“河南許昌‘黑戶’青年因斗毆被公安機關拘留,結果在監獄落戶,父親百感交集”的文字在微博廣泛傳播,有的文字下方還配有圖片。
10月28日,27歲的馬某(女)終于拿到了印有自己姓名的戶口簿,并辦理了身份證,結束了自己27年的黑戶生涯。2016年8月,馬某和親生父母做了親子鑒定,鑒定結果出來后,馮曉玲以最快的速度將馬某的手續整理上報。
無戶口人員落戶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合肥市公安局戶政管理處副處長曹留才表示,針對流浪人群等特殊人群,“黑戶”落戶還涉及較為繁瑣的調查取證,特別是跨地域的調查耗時費力。各省在實施意見中,陜西表述為“取消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前置條件”,其他均表述為“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
部分政策外生育的“黑戶”落戶積極性不是很高。
“黑戶”,指的是在全國人口普查中沒有戶籍資料,沒有戶口卡(常住人口登記卡),并且沒有身份證的人,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黑戶”人口總量在1300萬左右。國務院要求的8類以及《釋放證明》《退伍證明》或《出生醫學證明》等證件材料遺失造成的無戶口人員、長期外出等原因造成的無戶口人員、父母無戶口造成的無戶口人員
28歲,正是人生打拼的年齡,她卻是一個“黑戶”,性格內向的她,在家一“宅”就是10年,每年出門次數都屈指可數。到了上學年齡,由于沒有戶口,劉強只好讓劉丹在民辦學校讀了小學和初中,后又花高價去一所中專讀了3年,學習多媒體。
鄭東新區會展中心舉辦的大型招聘會,要求交10元買門票。
核心提示 昨天上午,多名讀者向大河報記者反映說,參加鄭東新區會展中心舉辦的大型招聘會,要求交10元買了門票才能入場。
“兩個孩子能跟其他學生一樣參加中考,有機會繼續讀高中、上大學,不會像我一樣沒文化了。”
孫國芝原本是依安縣人,后嫁入林甸縣花園鄉花園鎮永遠村三屯。轉眼27年過去了,她竟然成了“黑戶”。
1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公布《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禁止設立不符合戶口登記規定的任何前置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