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3月02日09:33 來源:法制晚報
現場
法制晚報訊(記者 趙穎彥) 海昏侯墓的墓主人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今天上午,《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正式開幕。在開幕式上,對墓主人身份進行“大起底”。這位“富可敵國”的墓主人就是第一代海昏侯劉賀。考古發現內槨室存有劉賀遺骸,腰部位置見一枚印有“劉賀”名字玉印。據介紹,該展覽將持續到6月2日。(記者 趙穎彥)
相關資料:劉賀(前92年7月25日—前59年),漢武帝劉徹之孫,昌邑哀王劉髆之子,西漢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漢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后元元年(前88年),其父劉髆去世,年僅五歲的劉賀嗣位,成為西漢第二位昌邑王。[1] 元平元年(前74年),漢昭帝駕崩,因無子,劉賀被擁立為帝,在位僅27天,因荒淫無度、不保社稷而被廢,依舊回故地巨野做昌邑王。元康三年(前63年),被廢為海昏侯,移居豫章國(今江西南昌)。神爵三年(前59年),劉賀去世,史稱漢廢帝。
講座中楊軍提到,長沙馬王堆墓出土各類文物3000余件,而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數量是兩萬多件,而且還在繼續挖掘中。可誰也沒想到,10年后漢元帝即位,又封劉賀的兒子劉代宗為海昏侯。
記者日前探訪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工地獲悉,海昏侯劉賀墓主棺已進入后期清理階段,“劉賀”字樣私印、頭箱、部分玉件、敷面等表層文物已提取。“由于棺體受重壓變形,劉賀的上下齒緊密咬合在一起,牙齒上方還能辨認出小部分鼻骨痕跡。
自“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開展以來,展覽門票的預約非常火爆,堪稱一票難求。盡管墓主身份已公布,但是在南昌西漢海昏侯墓中仍留下了不少未解之謎。
考古發現內槨室存有劉賀遺骸,腰部位置見一枚印有“劉賀”名字玉印。
3月2日,“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館開展,441組件從江西南昌漢代海昏侯墓中發掘的珍貴文物與觀眾見面。3月2日,觀眾在首都博物館舉辦的“五色炫曜——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上觀看展出的雁魚燈。
#探秘海昏侯墓#近日,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內棺考古進入后期清理階段。考古人員揭開覆蓋在墓主人劉賀面部的玉璧,發現了保存較完好的牙齒。考古人員還在劉賀腹部發現尚未消化的“香瓜子”,由此推斷劉賀或是夏季去世。
近日,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王仁湘通過復原、比對文物照片發現,奏牘副本上的“南海”實為“南藩”,復原后的“藩”字與馬王堆帛書上的“藩”字并無二致。
“家財萬貫”的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人身份今早最終揭曉,確認為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今早9時,首博禮儀大堂內舉辦了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新聞發布會,江西省相關負責人介紹,經考古證實,墎墩山墓園主墓墓主人即為西漢第一代海昏侯劉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