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9日11:20 來源:中國網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6年2月29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介紹就業和社會保障有關情況。
會上有記者提問:近期網上流傳好幾份退休延遲時間表,請問尹部長,時間表是否屬實?中國為什么要實行延遲退休政策?去年您提到過,今年還要對這個方案還要公開征求社會意見,進展到什么程度了?延遲退休時間政策什么時間開始實施?您能否透露一下?謝謝。
大家對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非常關心,社會上對此也有很多的解讀。我記得我去年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專門就這個問題做過解答,今天我也很愿意再講一些看法。首先,為什么要實行延遲退休年齡,說得比較簡單一點,就是在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下,我們國家現在法定退休年齡不適應這種發展形勢的需要。現在的法定退休年齡是在建國初期,就是60年前制定的,當時的人口預期壽命還非常低,現在已經60年過去了,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口預期壽命大大提高,而且再往后看,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越來越快。去年超過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達到了2.2億,占比已經超過了16%。所以無論是從開發人力資源,還是保持養老、醫療基金的持續健康運行,都需要對法定退休年齡進行調整,而且這也是世界各國通行的做法。發達國家現在基本上退休的年齡都是在60—65歲,甚至更高。所以我覺得,對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適應人口老齡化這樣一種大趨勢的背景下進行考慮,這一點經過這幾年的討論,社會共識正在逐漸形成。
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政策,我們有一個基本的考慮。第一,小步慢走,漸進到位。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目標年齡。我舉個例子,比如五年以后,你是60歲退休,這個政策施行以后,可能你是60歲零3個月退休,這樣大家便于接受。第二個人可能是第二年退休,他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這是一點。第二,區別對待,分步實施。根據我們國家現在不同群體的退休年齡,我們會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分步進行實施。第三,提前公示,做好預告。這個方案一旦出來之后,我們會廣泛地征求社會意見,因為這個方案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凡是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政策都需要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凝聚社會的共識。
現在已經有了一個方案,但是我們還要按照相關的程序,報經批準以后才能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原來我們說過時間表,今年我們會拿出方案。謝謝大家。
近來,社會對延遲退休年齡議論頗多,擔心延遲退休政策極大地影響就業。從總量上看,即使延遲退休導致老年勞動力留在市場中,并不一定就會減少年輕人進入。我們也應該看到,延遲退休對大齡勞動者特別是技能單一的大齡女性勞動者就業,有一定影響。
專家建議:在一線工作的體力勞動的女職工,可以延遲到60 歲退休。胡仙芝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現有政策規定的女職工50歲退休是不合時宜的,當時出臺政策的背景是那個時候勞動力比較多,人均壽命短。
專家建議:在一線工作的體力勞動的女職工,可以延遲到60 歲退休。胡仙芝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現有政策規定的女職工50歲退休是不合時宜的,當時出臺政策的背景是那個時候勞動力比較多,人均壽命短。
政策出臺日益臨近,人社部為推進延遲退休鋪路。針對“區分對待,分步實施”,人社部解釋,不是對所有社會群體同時實行延遲退休,會選擇現在退休年齡相對偏低的群體開始逐步實施。
政策出臺日益臨近,人社部為推進延遲退休鋪路。
按照人社部的計劃,2017年將出臺延遲退休方案,而2022年將正式實施延遲退休。記者采訪全國總工會高層領導,就延遲退休一事,該人士表示,“全總目前還沒有就延遲退休一事進行過研討,但是,全總正在進行調研。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12日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中央已批準相關改革方案,規定院士統一70歲從工作單位退休。2013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要求“實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
“關于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作了明確要求,但社會上分歧很大,認識并不統一。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市在延遲退休方面率先試點:從2010年10月1日開始,上海展開城鎮企業職工“柔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嘗試。
退休年齡延遲是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和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必然趨勢。我國如從2018年開始實施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延遲退休年齡,第一步要取消工人和干部的區別,然后要逐步取消男女之間的差別。
退休年齡延遲是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和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必然趨勢。我國如從2018年開始實施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延遲退休年齡,第一步要取消工人和干部的區別,然后要逐步取消男女之間的差別。
今年5月,澳大利亞政府宣布,到2035年,澳民眾的退休年齡將從目前的65歲提高至70歲。柔性、漸進地延遲退休年齡,和生硬的“一刀切”政策相比,更能積極、穩健地釋放社會的人力資本潛力。
12月11日,關于“延遲退休”又有解釋傳來: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我國將采取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的方式,以一年提高幾個月的“邁小步”方式進行。基于今天的改革情勢,延遲退休與打破雙軌制不得不同時推行,而養老金并軌則應是延遲退休改革的基本條件。
人們認為,養老金缺口完全可以通過精簡政府機構和人員、嚴格控制財政支出來解決,而政府官員率先延遲退休,看似帶頭,實則是戀權表現。對于那些長期從事高危、高污染行業、勞動強度大的人群,包括婦女從業者,可自愿按“法定最早退休年齡”退休。
人力社保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介紹說,漸進式延遲退休是指將來制定有關延遲退休的政策將采取小步慢走的方式,逐步緩慢地延長退休年齡。“斷崖”式的大幅度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必然使得600萬至700萬適齡就業人員面臨失業。
6月5日,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稱,將適時提出彈性延遲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的政策,今年下半年將啟動這方面的調研工作,同時召開座談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根據多位社保專家的測算,延遲退休年齡之后,每年可減緩養老基金缺口約200億元盡管在目前1.7萬億元的缺口規模面前,這只是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