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9日09:15 來源:武漢晚報
漫畫圖
“我真怕自己變成馬加爵(2004年在云南大學學生宿舍連殺四個室友)!”前天深夜,漢口地區一高校大一女生小恬(化名)向本報求助。“因為和室友關系處不好,我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以前覺得室友都排擠我,可才換寢室不久,我又和兩個室友打了一架。我意識到是我的問題,壓力很大。”小恬希望得到記者和專業醫生的幫助。
生活習慣不同令室友成“仇敵”
昨天,武漢晚報記者在學校見到了小恬。披肩長發,黑框眼鏡,說話輕言細語,外表很淑女,斯斯文文,很難將她與“打架”這個詞聯系在一起。
小恬介紹,她是家里獨女,從小父母親戚都很寵她。因為學校離家近,從小學到高中,她一直走讀,自己有獨立空間,去年上大學才第一次住校過集體生活,當時宿舍里共住了7個人,這讓她很不適應。
“我有早起的習慣,每天6點起床到操場跑步,可她們覺得我吵到了她們。”小恬說,為此,她不敢在寢室的洗臉臺洗臉,連下床都不敢穿鞋,只能光著腳走路。可只要發出一點聲音,有些室友就開始罵臟話,她心里很不舒服。而室友文文(化名)對記者列舉了小恬不顧及別人感受的諸多小事:半夜打電話,凌晨三四點鐘開燈看書,等等。
小恬說,她習慣貼身衣服每天一換,室友覺得她“潔癖”太重,難以相處。開學半個月后,因為一件小事,她和一個室友云云(化名)打了一架。“當時,其他5個人并沒有勸架,只是在一邊看熱鬧,打完后,有兩個人去安慰和我打架的女孩,卻沒有一個人過來安慰我,我私下里哭了很久。”
一本書竟成為導火索
小恬回憶,第一次打架的原因很簡單。云云向她借了一本書,那天,小恬因為小事和云云拌了幾句嘴,就想把書要回來。可偏偏云云找了半天,找不到書了。“早不丟晚不丟,偏偏我問你要的時候丟了,你就是故意不還的。”小恬承認她這句話有點“沖”。誰知,云云過來就抓住她衣服,她當然不能示弱。打架的處理結果是,老師嚴厲批評二人,并知會了小恬的家長,給小恬換了寢室。“我媽一聽這事就哭了,我還得強忍委屈安慰媽媽。”
新寢室共5個人,都是大三的學姐。本以為能和睦相處,誰知矛盾再起。“我沒有朋友,有時會跟物體說話,但她們說我嘮叨。”
因為上一次的教訓,小恬說,她只能忍。寒假回老家,她請教了心理醫生,醫生建議她養只兔子當個伴兒。前天,她剛把兔子帶回寢室,室友就說對兔毛過敏,不準她養,并撂下狠話:“如果晚上7點回寢室還看到兔子,就把兔子從6樓丟下去摔死。”這次,小恬忍不住了,沖上去把威脅她的兩個室友打傷了。一個人頭皮被抓破,一個人臉上被抓傷。
童年伙伴“背叛”的陰影揮之不去
從小到大,小恬都沒有什么知心朋友。這源于她童年遭遇的兩件小事:被朋友“背叛”。
上小學時,小恬有個關系很好的小伙伴。這個小伙伴因為瑣事得罪了一個同學,小恬幫伙伴出頭,誰知小伙伴把她推到了前面,自己卻躲不見了。
還有一次,一個關系不錯的同學和家人鬧矛盾離家出走,找小恬幫忙。仗義的小恬幫著把同學藏了起來,后來同學和家人和好,卻反過來怪她讓家里人著急。
“所以我越來越不相信朋友。”小恬說,她慢慢開始習慣和物體對話,比如書本、課桌。時間一長,她越來越不會和人相處。不會說話,不會討人喜歡,反倒是打一架,覺得心里暢快多了。
昨天,小恬向中德心理研究院兩位咨詢師亮出了心底的陰影。
她們被抓傷我心里也很難過
咨詢師:你看著這么溫順的一個小姑娘,怎么會和同學動起手呢?
小恬:我錯了……(低頭,哭)
咨詢師:我們今天不談誰對誰錯,你就說說為什么當時不能好好講出你的想法呢?
小恬:一生氣,我就控制不住。
咨詢師:其實你總是忍氣吞聲,是將怨氣積壓了。因為過于敏感,看問題容易極端化,所以顯得孤僻,對人充滿敵意。但是內心情感表達能力不足,導致采用暴力,過度反應。
小恬:是的……
咨詢師:發泄后,是不是就輕松了?
小恬:當時覺得解氣,后來看到她們被我抓傷,我心里也很難過。
咨詢師:很煩很生氣時,能不能用別的方式發泄?
小恬:可以……
學會“說話”也是大學的一門課
中德心理研究院李先富、賀敏二位老師和小恬深入交談后認為,小恬的情緒激動主要是由于從小封閉自我,不善于與人交往,和室友發生沖突哪怕是遇到小的事情,不會用言語溝通,缺乏正常的人際交往能力。事實上,她不是想打架或是激化矛盾,而是不知所措時沖動。她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主動求助,就是好事。
李先富說,從中學到大學,背井離鄉,是人生中一個很大的跨越,會面臨許多問題,我們稱為“應激”。在應激狀態下,有的人適應,也有許多人會不適應。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一個從自我到家庭到社會的發展過程。初、高中階段正是社會化的重要階段,緊張的學習氛圍妨礙了孩子們的社會化過程,也掩飾了社會化的不足。進入大學以后,問題凸顯出來,急需補上一課。學校要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集體活動,不要邊緣化少數內向、不善交往的人。對有問題的學生要正常化對待,不能用異樣眼光看待問題學生,使其邊緣化。所以,大學不僅僅是一個教書的場所,更應擔當育人的責任。也就是說,學校要創造條件,幫助初出家門的孩子適應獨立生活的環境,更好地社會化。
大學是克服人際交往障礙的“實驗場”
賀敏老師和小恬的室友們進行了交流,文文代表室友們表示,愿意理解和原諒小恬的一時沖動,她們重新努力做好伙伴。
賀師告訴學生們,社交恐懼癥、孤獨感、自卑感、嫉妒感、猜疑心等是大學生常見的人際交往障礙,主要是由于認知誤區、情緒因素、個性缺陷和交往能力不足等原因造成的。大學4年大家一起學習生活,除了要正確地認識、主動與人交往,對人以誠相待,還必須掌握必要的交往技巧,需要學會表達,學會溝通,學會理解。
同學們可以多參加一些社團、組織的活動,多接觸同學,接觸社會。在人際交往中產生矛盾時,應先從自身找原因,平衡自己的心,擴大自己的心理相容,把接納對方作為交往的目的。其次,良好的個性有利于人與人間的交流。自我中心感過強、自卑心理過強、過于敏感、狂妄自傲、怪癖孤獨等不良個性也是青年人際關系形成的障礙。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才能贏得他人的贊賞和尊敬,進而得到他人的信任,獲得交往與友誼。出現矛盾應主動解決,才能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三嫂住在隔壁樓”。近日,貴州財經大學一男寢有漢子脫單了,同寢室友忙掛橫幅祝賀。就想知道過幾天他們還高興的起來嗎?
晚上11點,兩男子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舉杯酣飲之際,卻沒有意識到當時已是深夜,室友需要休息。兩個女孩子再三提醒,讓他們降低音量,兩名男性室友卻充耳不聞。
晚上11點,兩男子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舉杯酣飲之際,卻沒有意識到當時已是深夜,室友需要休息。
晚上11點,兩男子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舉杯酣飲之際,卻沒有意識到當時已是深夜,室友需要休息。兩個女孩子再三提醒,讓他們降低音量,兩名男性室友卻充耳不聞。于是半夜三更的,兩名女生叫了朋友來到家里做客,順便等兩個男生回來,好給他們一個“教訓”。
晚上11點,兩男子邀請朋友來家里做客,舉杯酣飲之際,卻沒有意識到當時已是深夜,室友需要休息。兩個女孩子再三提醒,讓他們降低音量,兩名男性室友卻充耳不聞。于是半夜三更的,兩名女生叫了朋友來到家里做客,順便等兩個男生回來,好給他們一個“教訓”。
女大學生在公共浴池洗澡時竟突然發現頭頂有人伸過來不明方形物體,疑似遭到偷拍,女生大叫后設備被撤走,穿衣追出樓道發現樓道內只有男老板一人,對方卻矢口否認偷拍。華商記者從公安未央分局了解到,事發當晚11時許,當事女大學生的確到分局草灘派出所報了警,民警接警后立刻赴事發地進行調查。
上網至凌晨,回宿舍發現大門已上鎖。三人打架的聲音也吵醒了其他同事,隔壁的同事趕來把三人分開,廚師長還特意找小李談了會兒話。
合肥一小伙程某聽到室友跟家人打電話時道出了銀行卡密碼,悄然記下后,他偷走室友銀行卡去一家銀行ATM機盜取1100元。7月5日凌晨1時許,租住省城在九華山路一小區的小朱手機連響了好幾次,打開手機一看,他發現自己的建設銀行卡剛剛被人盜刷了三次,共計1100元。
男子進房后先用手猛拍貓的頭部。虐貓男子據稱因被貓抓傷而報復,后經廣州市天河區警方調解,賠償貓主2萬元 監控中有幾個瞬間能拍到虐貓男子的正面,王小姐說,該男子正是其室友阿翰(化名)。
參考消息網12月31日報道臺媒稱,不少人在求學過程中,有住過學校宿舍的經驗,但和其他人住在一起,衛生習慣得做好。15號晚上,其中一名柴姓室友對王越聰怒吼:“今天晚上好好洗洗腳,再把妳的鞋子扔出去放著。
據外媒22日報道,新加坡兩名女子發現男室友偷看她們洗澡后報警,沒想到警方介入調查時卻揭發這名男子不只偷看還錄下女子洗澡的畫面。
讀大學的時候,冬天比較冷,曾和室友抱團睡覺,不知不覺發生了關系,當時對相關常識也不太了解。
據北京電視臺報道,一名15歲的少年在網上學習“一刀斃命”將室友殺死,當少年被捕時,他并沒有后悔,反而顯得非常得意,他說“我不知道什么是年少輕狂,我只知道勝者為王,我活著他死了,我就勝利了。據悉,少年和其中一室友以前是同班同學,后來各自出去打工,再后來倆人相繼來到北京,在朝陽的一家印刷廠當工人。
當少年被捕時,他并沒有后悔,反而顯得非常得意。
北川景子首度搭檔深田恭子共演的話題恐怖片《室友》(導演古澤健)海報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