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9日07: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在2月27日舉行的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屆峰會上,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表示, 目前我國的社保費率超過了40%,明顯高出發達國家,建議迅速降低五險一金費率,主要是養老保險, 在十年之內要下降一半,單位繳費從現在的20%降到10%。
“五險一金”繳費高企,成為企業負擔過重的重要原因。據了解,目前發達國家所確定的基本養老保險企業繳費費率一般為10%,國際警戒線為20%。美國目前的養老保險費率為12.4%,其中雇員和雇主分別6.2%,金融危機爆發期間,美國還曾一度降低社會保險的費率。
“在全球125個國家和地區中,僅有11個國家和地區的社保費率超過40%,其中10個國家在歐洲,另外一個就是我們了。”姚余棟表示,企業的繳費比例過高,負擔過重,影響了國內99%的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也制約了工人的薪酬增長。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研究所長金維剛在會上表示,目前養老保險繳費壓力主要來自傳導效應,當經濟下滑的時候,很多企業不景氣,繳費能力下降。同時,很多個人的收入受到影響后,繳費能力也在下降,最近這幾年每年都有3000多萬人中斷繳費。
降低社保費率,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勢在必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降低社會保險費,研究精簡歸并“五險一金”。多數專家認為,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下降的空間不大,降低費率可能性最大的是養老保險。
不過,這一政策在操作過程中還面臨諸多困難,其中之一是養老保險收入增速減緩、支出增加,基金可持續性堪憂。
對此,姚余棟認為,養老基金缺口將在15年之后出現,因此要抓住15年的這個機會,加速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等一系列改革,先把社保稅率降下來。“費率如果降多了,發不出社保,降少了,企業受不了,這是矛盾的。我覺得要打時間差,中國真正出現社保缺口,總體大概要到2030年,這段時間是可以利用的。”他表示:“建議未來三年,有養老基金結余的地區,通過不同手段,迅速下降養老保險費率,單位繳費砍一半,從現在的20%降到10%,個人繳費也要下降。階段性地砍10年,到2026年以后再嘗試性地恢復。最后解決短期和長期問題,達到一個比較好的平衡。”
養老保險費率降低后,如何應對未來的虧空問題?姚余棟提出,要逐步劃歸一些國有資產到社保基金,劃歸地方的國有資產比例至少達到30%。另外,降低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的底線,使該地區統籌的保險基金在未來的三年左右時間必須有結余,或者是在國有資產變現、充實社保基金后有結余的情況下才可以下降,堅持精算平衡。
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也曾提出,國家應拿出15萬億國有資本用于降低社保繳費率,“按照現有社保基金收益率8%以上,15萬億的8%就是1.2萬億,現在社保每年支出2.1萬億,大體上可降低57%的社保繳費率。”
此外, 實現降低社保繳費率,不僅國家需要加大資源投入,還應改革社保體制,從分省統籌上升到全國統籌。
原標題:專家建議養老保險費率“砍一半”
為完成上級下達的養老保險征收指標,社區想出了不辦養老保險就不給頒發土地證的辦法。2016年12月28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在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說,我國再次階段性降低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和失業保險費率,預計全年可降低企業成本1200多億元。
近兩年,我國移動互聯網行業迅猛發展,很多APP真正實現了普及化應用,解決了人們生活中很多痛點,逐漸成為日常必需。比如,由于美國老人每年遭遇銀行卡欺詐的涉案總額高達30億美元,斯廷奇庫姆創辦了True Link公司,專為老年人設計可防欺詐、安全防范功能更強的銀行卡;
就日前國務院發布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財政部副部長余蔚平在8月28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回應了養老金投資模式、基金安全保障等焦點問題。
養老基金投資堅持安全第一,由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集中投資。
日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已經開始向社會征求意見。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及時公開養老基金所參與重大項目和重點工程的投資活動,定期公布資產運行及收益情況,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因為這兩個原因都不那么靠譜,現代社會的大部分政府,都不那么按照自收自支的原則辦社會養老。這樣的社會化養老計劃,最麻煩的地方就是沒有辦法保證一個讓大多數人滿意的公平分配方案。
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局長林白樺認為,基本養老保險全省統籌的時機和條件已經成熟,目前廣東省已經著手研究。廣東省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局局長林白樺介紹,截至2013年年末,廣東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滾存結余達4394億元(其中統籌基金結余1121億元,個人賬戶基金結余3273億元),高居全國首位。
3月1日上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人社部副部長游鈞表示,養老基金的投資實施是個逐步過程,是由各地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基金結余狀況和結構狀況,做好基金中長期測算工作,制定委托計劃。他強調說,養老基金投資運營的實施并不意味著入市,進入股市只是養老基金投資的一種選擇,并且由市場機構根據市場狀況來選擇入市的時點。
記者了解到,國內首只養老地產基金———興業養老基金近日正式成立,該基金擬在全國新建300個養老地產項目,未來將采取租賃型養老模式而非出售。在養老地產的運作模式上,興業養老基金也與房企和險企的現有項目存在差別,前者明確表示將采取租賃模式。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地產開放商經常抱怨,招拍掛的拿地模式會推高土地成本,如今深圳的養老地塊也遭遇了這種尷尬。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ju)說,養老地塊,國家必須給予政策傾斜,但政策實施后,同樣需要警惕國家劃撥地塊進入企業,但企業并沒有用于養老。
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下院)23日最終通過涉及養老制度改革的一攬子法案。俄政府希望通過改革不斷完善養老制度,有效解決養老保障方面遇到的各種問題。
備受矚目的養老保險制度頂層設計研討會將于今明兩日召開,就已初步成型的多個設計方案進行討論和評議。
題:人多、錢緊、資源少:“中國式養老”多重困局待解 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與中國近2億老年人口相比,截至2012年底,中國4.4萬個各類老年服務機構所擁有的床位僅為416.5萬張,供需矛盾可見一斑。
挪威石油基金1996年啟動投資,在過去的幾年里,不斷上升的石油收入使得GPFG的資產規模不斷膨脹,目前該基金管理資產規模已達7600億美元。目前該基金正在將資產從世界最大的貨幣市場轉而更多地投資于新興市場,這其中也包括中國。
“我們家日子現在好過了,我享受不到了,你們以后每年拿出一些錢來,幫助一下我那些困難的老姊妹們”。唐傳金告訴記者,按照母親生前遺愿,此次他以母親名義在老家洪澤岔河設立“陳秀珍愛心養老基金”也算是為母親盡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