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19日15:27 來源:澎湃新聞網
監拍患者排隊就醫與號販子爭論,遭多人掄凳毆打。
江西電視臺消息,近日,劉先生到遼寧省大連某醫院看病,起個大早卻發現專家號已被號販子占滿。就在劉先生與他們爭吵過程中,女號販突然掄起占位用的小凳猛砸劉先生,隨后幾個號販子一擁而上把劉先生拉到衛生間旁毆打。目前,該號販團伙已被警方行政拘留。
劉先生稱在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我們去了之后沒有號了,號販子就找我們說可以花錢買號,有四百的、有三百的,我們沒有花錢買。”
17元的專家號到號販子手里,價格竟然翻了幾十倍。劉先生覺得很氣憤,和號販子爭論起來。一位女號販子抄起地上用于占位置的小凳子朝劉先生砸去,見此情景,其他幾名號販子也上來幫忙廝打,還試圖將劉先生拖到沒有監控的地方進行毆打。
警方接到報警后,通過調取監控錄像鎖定違法嫌疑人高某、楊某。1月25日,警方將高某楊某抓獲。
通過審訊,警方發現了一個專門在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倒賣專家號的團伙,這個團伙作案手段特別,早上在掛號位置用小凳子占位,患者來了,他們就以位置已經排滿為由,將真正需要看病的患者擠出隊伍。患者被逼無奈,有的只能到號販子手里購買專家號。
經過調查,警方將這個團伙一網打盡,當場抓獲5人。
通過為期兩個多月的縝密偵查,警方發現這些團伙相互串聯,既存在競爭又有合作關系,且具有很強的有組織性、職業性。
記者匆匆在醫院轉了一圈,在門口、掛號廳、走廊都被號販子攔住,人數眾多。經審查,嫌疑人趙某(男,30歲,黑龍江人)供述其在醫院因曾代人掛號牟利,被孫醫生批評過,所以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孫倍成醫生剛剛查完房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此時趙某過來敲門,孫倍成以為是病人家屬,沒想到趙某把門反鎖,開始瘋狂行兇……
“女孩怒斥號販子視頻”事發地廣安門醫院昨日推出了實名制就醫規定。根據廣安門醫院規定,今后,醫院將嚴格實行實名制就醫制度,來院患者均須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實名就醫。
整治號販子既要回應現實社會訴求,更要立足長遠針對背后的病灶求根治本 線上“秒殺”緊俏號源,線下雇人排隊搞“人海戰術”,兩種不同模式成為一條黑色產業鏈條的起點。
針對央視曝光上海某三甲醫院存在“保安為號販子找生意,醫生與號販子內外勾結”的問題,2月27日,上海市衛生計生委表示,已對報道的號販子問題高度關注,并會同公安等有關部門和醫療機構迅速查處,目前部分涉案嫌疑人員已被控制。上海市衛計委已督促各級醫療機構舉一反三,加強醫院安全保衛和內部管理,堅決遏制“號販子”行為。
春節假期剛過,北京各大醫院的號販子們又開始“準點上班”了。但遺憾的是,“專項整治”剛剛過去、“零容忍”的喊話言猶在耳、“八條措施”熱度仍在,猖獗的號販子又死灰復燃了。
北京的號販子又“上班”了。剛好,距北京推出“八條措施”打擊號販子,整整相隔10天時間,剛好過了個年的時間。北京衛計委的“八條措施”,是在東北姑娘怒斥北京號販子之后的2月6日推出的,這對于安撫人心,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正值上午8點半,北大口腔醫院當天的專家號基本已掛滿,沒掛到號的市民陸陸續續從掛號大廳里走出來。”老人算了算,一個主任醫師的號,號販子代掛要價500元,扣除100元雇人排隊的錢,老板能凈賺400元,一早上如果能掛到5個專家號,就能凈賺2000元。
昨日,海淀警方對轄區醫院的號販子開展專項打擊行動,在空軍總醫院和北醫三院、301醫院、西苑醫院、口腔醫院五家醫院抓獲11名號販子。
早晨8點多,北京協和醫院門診大廳里人來人往,而一步之隔的掛號大廳早已冷冷清清。記者來到醫院對面的胡同口,聽到一位操著東北口音的中年婦女正在報怨:現在掛號這活兒真不好干了。
凌晨5時許,《法制晚報》(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記者跟隨海淀警方來到空軍總醫院,民警在醫院門診部門口抓獲6名號販子。
近日,一段“女子在醫院怒斥號販子”的視頻引發輿論熱議。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治安總隊會同西城分局連續開展工作,先后在廣安門中醫院、協和醫院、宣武醫院抓獲號販子12名。
長期以來,看病貴、看病難是不少患者求醫問診中的切身感受。事發后,女子得到醫院診治,事情算是有了相對圓滿的結果,但打擊“號販子”的話題卻仍然值得深入探討。當每個人對健康的希冀和追求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保護,社會也會增加一抹人文底色。
前幾天,一段“女子怒斥黃牛”的視頻熱傳網絡,引發了社會對醫院號販子的廣泛關注。醫療資源供需失衡確實需要改革,但藥方不是“號販子經濟學”的邏輯,號販子上下其手,侵蝕著公立醫院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