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01日19:05 來源:澎湃新聞網
2016年2月1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依法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福喜)、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福喜)、被告人楊立群、賀業政等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一案進行了一審公開宣判。
法院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分別判處兩家福喜公司罰金人民幣120萬元;澳大利亞籍被告人楊立群等十人均被判有期徒刑。其中楊立群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驅逐出境。賀業政等9人被判二年八個月至一年七個月不等,并處罰金8萬至3萬元不等。上述9人中有4人適用緩刑。
2015年12月28、29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此案。庭審過程中,法院充分聽取了控辯雙方的意見,對涉案證據逐一進行了舉證、質證,查明了相關犯罪事實,并聽取了被告單位訴訟代表人、被告人的最后陳述。
法院經審理查明,上海福喜、河北福喜均系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被告人胡駿、劉立杰、張暉分別擔任上海福喜廠長、計劃主管和質量經理;被告人李亞軍、張廣喜、薛洪萍分別擔任河北福喜廠長、倉儲物流經理和質量經理。被告人楊立群、賀業政、陸秋艷、杜平分別擔任兩家福喜的上級公司歐喜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的深加工事業部總經理、運營總監、計劃經理和公司銷售主管,其中楊立群于2013年12月到任現職。
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間,兩家福喜生產、銷售的部分食品因不符合百勝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勝公司)的工藝和原料要求,被退貨或終止訂單,造成相關產品大量積壓。楊立群等人為挽回經濟損失,經商議決定并下達指令,沿用原處理方案,將上述產品重新加工包裝后繼續銷售或作為原料進行生產,致使部分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
例如,2013年3月至5月,河北福喜按照百勝公司訂購,用小牛排原料生產冷凍腌制小牛排,并已完成解凍、注射、滾揉等主要生產加工程序,后因百勝公司突然終止訂單,上述小牛排經包裝后放入冷庫儲存,并設定了180天保質期。2014年2月至3月間,根據楊立群、賀業政等人指令,由李亞軍組織、指揮,由張廣喜安排生產,河北福喜將上述超過保質期的小牛排,再加工成黑胡椒牛排,并重新標注生產日期和12個月保質期后銷往市場。
又如,2014年6月,上海福喜按照上述流程,根據楊、賀等人指令,由杜平聯系客戶,由陸秋艷制定、下達生產計劃,由胡駿組織、指揮,由劉立杰安排生產,張暉安排質量部門更改保質期并檢測放行,將超過保質期的冷凍腌制小牛排,重新加工成迷你小牛排并重新標注生產日期和365天保質期后銷往市場。
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內,兩家公司又先后將百勝公司退回或庫存超過保質期的煙熏風味肉餅、冷凍香煎雞排、燈影牛肉絲等,采用拆除包裝、再加工并重新標注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方法予以生產、銷售。
此外,2014年5月下旬,上海福喜向案外公司采購冰鮮雞皮、雞胸肉,同年6月2日因生產計劃變化,經胡駿默許,遂沿用冰鮮轉冰凍的方式,將上述食品放入冷凍庫保存,并將冰鮮原料代碼改為凍品代碼,更改保質期為一至三個月不等。同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由劉立杰安排生產,上海福喜將該批超過冰鮮保質期的原料加工成麥樂雞等食品并部分予以銷售。
法院認為,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對回收食品在名稱、界定、處置等方面均做出明確規定。此案中煙熏風味肉餅等在售出后被采購商百勝公司退回,符合回收食品的界定。法律又明確規定,禁止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重新生產并銷售。同時,《食品安全法》也對保質期作了具體規定,并為食品行業所明知。確定保質期是食品生產經營者對食品質量安全作出的承諾。保質期一經確定,不得隨意更改。涉案冷凍腌制小牛排等,已經過解凍、注射、滾揉等生產加工程序,添加了全蛋液等輔料,兩被告單位將其包裝后放入冷庫儲存,并設置了180天期限,且在管理系統內標注為保質期。然而在遭到退貨或終止訂單后,兩被告單位不顧已超過保質期的事實,重新拆封生產,并加工成黑胡椒牛排等,其行為顯然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等相關規定。
其次,《食品安全法》將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食品和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均規定為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者要求的食品范疇。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又規定,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等要求。因此,用回收食品、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作為原料生產的涉案產品,具有食品安全風險,應認定為不合格產品。
第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生產者、銷售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滿五萬元以上即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犯罪。
此案兩被告單位作為食品生產經營者,10名被告人作為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的從業人員,本應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關于“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對社會和公眾負責,保證食品安全,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的規定,但其無視法律對回收食品、超過保質期食品的禁止性規定,仍指令、組織、指揮、安排對涉案產品的加工生產,且涉案產品由兩被告單位質量部門檢測合格放行并已部分銷售,現有證據足以認定其具有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主觀故意。辯方關于涉案不合格產品所占兩被告單位經營額的比重較小,生產符合企業內部生產流程等理由,不應作為被告單位、被告人免除法律及社會責任的理由。
法院認定,楊立群、賀業政、陸秋艷、杜平分別利用擔任的相關職務,根據各自職責,指令上海福喜、河北福喜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在食品生產、銷售過程中,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實施了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的行為,其中,楊立群、賀業政銷售金額110萬余元,兩被告單位及其余9名被告人銷售金額76萬至16萬余元不等,其行為均已構成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依法應予懲處。根據兩被告單位、十名被告人犯罪的事實、性質、情節和對于社會的危害程度,且兩被告單位、十名被告人均具有自首情節等,法院依法分別予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據此,嘉定法院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分別判處上海福喜罰金一百二十萬元;河北福喜罰金一百二十萬元;楊立群有期徒刑三年,并處罰金十萬元,驅逐出境;賀業政有期徒刑二年八個月,并處罰金八萬元;陸秋艷有期徒刑一年七個月,緩刑一年七個月,并處罰金三萬元;杜平有期徒刑一年七個月,緩刑一年七個月,并處罰金三萬元;胡駿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七萬元;劉立杰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并處罰金六萬元;張暉有期徒刑一年九個月,緩刑一年九個月,并處罰金四萬元;李亞軍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七萬元;張廣喜有期徒刑二年三個月,并處罰金六萬元;薛洪萍有期徒刑一年七個月,緩刑一年七個月,并處罰金三萬元。
2015年1月5日,奉賢區上海市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將其生產并已召回所有問題食品共521.21噸全部實施無害化處理。2014年7月20日,據上海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官方微博報道,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供應商上海福喜食品公司被曝使用過期劣質肉而被調查。
2月1日,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依法對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告人楊立群、賀業政等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一案進行了一審公開宣判。
22日,福喜集團在其官網上發表聲明,稱將于近日針對被指使用過期原料生產加工食品遭有關部門查處的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福喜”)執行員工遣散計劃。8月29日,上海福喜事件涉案公司高管胡駿等6人,因涉嫌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依法批準逮捕。
此次遣散上海福喜的員工,皆因過期肉風波的影響面超出了福喜集團的預估。“兩個多月以來,上海福喜經歷了嚴重的經濟虧損和客戶流失,政府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 事實上,福喜集團早在9月初已經有暫時“剝離”與此次“過期肉”風波關聯不大的資產的動作。
目前工廠近期內不太可能會恢復生產,留任一小部分員工協助調查。
食藥監管總局通報,正聯合公安機關對福喜進行全面偵辦和調查。
“福喜”事件引發社會對供應鏈食品安全的擔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首席顧問陳君石坦言,供應鏈已成為當前食品安全問題中的突出一環。作為供應鏈上游企業的代表,中糧集團萬早田將解決之策歸為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體系。
“福喜”事件引發社會對供應鏈食品安全的擔憂,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首席顧問陳君石坦言,供應鏈已成為當前食品安全問題中的突出一環。作為供應鏈上游企業的代表,中糧集團萬早田將解決之策歸為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體系。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發現,本市部分麥當勞餐廳漢堡類產品中的麥香雞、原味板燒雞腿堡、雙層吉士漢堡等已經恢復供應,此前因為上海福喜問題原料事件的影響,麥當勞漢堡僅售麥香魚一款。
麥香雞、原味板燒雞腿堡、雙層吉士漢堡等已經恢復供應。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走訪發現,本市部分麥當勞餐廳漢堡類產品中的麥香雞、原味板燒雞腿堡、雙層吉士漢堡等已經恢復供應,此前因為上海福喜問題原料事件的影響,麥當勞漢堡僅售麥香魚一款。
昨日,記者從貴陽市食藥監部門了解到,貴陽市必勝客餐廳查出上海福喜食品200余公斤,目前,涉嫌問題食品已全部下架封存,餐廳負責人被約談。據介紹,貴陽市食藥監部門在貴陽市的6家必勝客餐廳查出上海福喜食品268.24公斤,共計398袋,包括豬肉比薩粒、意大利風味豬肉粒、牛肉比薩粒、調味牛肉排4個品種。
停止與福喜全球的合作,爭取贏回消費者的信任。
這些天,隨著過期肉事件的持續發酵,上海福喜的危機遠沒有到止損的地步。
從事后的第一次聲明到召開媒體發布會,福喜反復說的只有震驚、不解以及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