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1日17:36 來源:法制晚報
藍軍資料圖
法制晚報訊(記者 溫如軍)隨著反腐的深入,一些落馬官員在任時的丑聞逐漸浮出水面:據《中國紀檢監察報》今日報道,曾當過演員的吉林省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原主任委員藍軍,人到哪里“歌聲飄到哪里”,進京開會時,有人一路陪唱。
《法制晚報》記者注意到,其離任松原市時,疑似自導“千人送藍書記”。
1953 年10月生的藍軍是吉林梨樹人,曾任共青團吉林市委書記,吉林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吉林市龍潭區委書記、吉林電視臺臺長、吉林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局長等職 務。2003年4月轉任地級市松原市市長,3年后擔任松原市委書記職務,至2011年5月卸任,藍軍先后在松原主政了8年的時間。
藍軍離開松原時,在當時的市委廣場、市政路,曾有“千人送藍書記”的場面,尤其是一群身著黑色西裝、白色襯衫的干部“群眾”,手拉著各種橫幅,如“藍軍,松原人民的好兒子”、“藍書記,我們不愿您走”等,頗為引人關注。
現如今,將“涉嫌嚴重違紀被查”和“千人送藍書記”聯系在一起,更像一出滑稽劇。
2011年藍軍離任時,有網帖稱,“藍軍走了。松原,一個時代的結束”。這樣的話語,放在現在顯然更合適。
離任時曾上演“千人送藍書記”
藍軍被查,這個消息多少令人感到意外,因為藍軍離開松原時,在當時的市委廣場、市政路,曾有“千人送藍書記”的場面,尤其是一群身著黑色西裝、白色襯衫的干部“群眾”,手拉著各種橫幅,如“藍軍,松原人民的好兒子”、“藍書記,我們不愿您走”等,頗為引人關注。
《新華每日電訊》對此評論稱,“‘好書記’藍軍的橫幅送行,是否又是一把胡統領的萬民傘,是否又是自導自演的一場戲,看起來難免像是一種黑色幽默式的段子?!?/p>
《法制晚報》記者從現場圖片注意到,送別的“人民群眾”服裝統一、“清一色”白色襯衣,“群眾”手持的條幅也是統一制作,顏色字體、甚至邊框都一致。
當時的情景,被民眾用“公事公辦”、“辦公差”來形容。
是自發還是被自發?“群眾”是怎樣事先準備好款式、標準一致的橫幅?又是如何事先統一著裝等質疑,藍軍及松原市政府方面并無回應。
或涉土地開發貪腐大案
據媒體報道,2010年9月,吉林省紀委通報五起黨員領導干部貪腐大案,其中,松原市國土局原黨委書記、局長、兼吉林省西部土地開發整理重大項目松原項目區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建設受賄案影響巨大,后被查明受賄款物1300多萬元。
巧合的是,陳建設曾負責的吉林省西部土地開發整理重大項目松原項目,恰恰是藍軍的重大政績。
據 報道,2009年下半年, 松原市國土局原局長陳建設(因受賄罪服刑)征得藍軍同意,用公款為藍軍購買了一輛價值115萬元的越野車,作為公務用車。 2011年5月,藍軍調離松原市回省里工作后,將此車帶回長春歸自己及兒子使用,截至案發,此車發生的維修費、保養費、燃油費等均由公款支付。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陳建設為了和藍軍拉近關系,日后能得到提拔重用,逢年過節都去“拜訪”藍軍,送上紅包,后得到提拔。
2011年4月1日,白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一審判處陳建設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陳建設落馬后,不斷有人提出質疑,陳建設及其背后的國土系統,憑什么如此明目張膽?誰在給他們充當“保護傘”?
藍軍的落馬,似乎給出了答案。在“松原吧”等當地社區網站,也不斷有人稱藍軍事涉國土系統“窩案”。
當過演員
人到哪里“歌聲飄到哪里”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對松原的發展,藍軍傾注了大量心血。他一位曾經的同事告訴記者,只要不出差,藍軍每天早晨5點多,必帶人去一線晨檢,發現問題現場解決,無論刮風下雨,8年不曾中斷。
在其任期內,松原發生重大變化,GDP從吉林省倒數第3名躍升至前三甲,還被評為“中國最佳休閑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
他 從初到松原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變得驕傲自負,獨斷專行。尤其是2006年擔任松原市委書記之后,他 虛榮心膨脹,更是自我陶醉到了極點。2009年 9月,他在上海浦東干部學院學習期間,代表學員到復旦大學演講,自詡道:“松原人民已經把藍軍當成了符號”、“最遺憾的是我到松原去晚了”。
藍軍懺悔:在成績面前自我欣賞,自我陶醉,驕傲自負更加膨脹,人也變得更加主觀、更自以為是。愿意聽表揚話、奉承話,聽不進批評話、反對話,民主作風更加缺乏,接受監督約束的意識更加薄弱。
據報道,藍軍當過演員,喜歡唱歌,對別人“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忠告不屑一顧,不僅頻繁出入松原各家高檔歌廳,到外地出差期間,也是走到哪里“歌聲飄到哪里”。他的“雅好”,成了別有用心者的絕好機會,一次他進京開會,竟然有人“陪唱”到了北京!
拿紅包向兒子炫耀:你爸這官不白當
2004年春節,面對越來越多的“拜年”人,藍軍覺得“情況復雜”,認為堅決不收已經不可能,特別是好像人人都是如此,自己何必再“假清高”,平白無故得罪人。仔細思量后,他也就“悄悄地”收了。
一 步錯,步步錯。執紀人員告訴記者,面對所謂的“人情往來”,藍軍從客氣推辭到大大方方地將紅包扔進辦公桌抽屜,沒用太長時間“過渡”。次數多了之后,他的 觀念也隨之轉變,覺得“送禮是個普遍的社會現象,誰都不能改變,誰也不能完全拒絕”,“這些錢姑且也算對自己這么多年辛苦工作的一種酬勞 吧”,在自我安 慰和自我欺騙中逐漸麻木。
《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稱,有一次,兒子來看他,他從辦公桌抽屜里掏出別人送的紅包給兒子,臨了還說上一句:“看看,你老爸這官不白當吧!”
這和中紀委的調查結論一致:經查,藍軍違反廉潔自律規定,違規占有占用公共財物,收受禮金,默許、縱容親屬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貪污公款;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干部選拔任用和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賄賂,數額巨大。其中貪污、受賄問題涉嫌犯罪。
中紀委指出,藍軍身為黨員領導干部,嚴重違反黨的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損公肥私,默許、縱容親屬謀取非法利益,濫用手中權力,大搞權錢交易,賣官鬻爵,且黨的十八大后仍不收斂、不收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
相關新聞
貴州省銅仁市委常委、副市長楊德華接受組織調查
今日上午,中紀委發布消息稱,經貴州省委批準,銅仁市委常委、副市長楊德華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楊德華,1965年3月出生于貴州印江,省委黨校大學學歷。1987年8月參加工作,198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擔任石阡縣委副書記、縣長及石阡縣委書記等職。
上午,《法制晚報》記者注意到,在貴州省銅仁市官網上,楊德華的簡歷已經被刪除。
之 前,據銅仁官網介紹,楊德華負責公安、國安、司法、國土資源管理、城鄉規劃、城市建設管理、信訪等工作。分管市公安局(含交警支隊、消防支隊)、市司法 局、市國土資源局(含國土執法支隊、土地礦權儲備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含建筑設計院、九龍洞景區管理處)、市城鄉規劃局、市城管局(市城市綜合執法 局)、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市信訪局(市信訪局投訴受理及信訪信息中心)、銅仁九龍地礦公司、梵凈山建筑公司、銅仁水務投資公司。聯系軍分區、市中級法院、 市檢察院、武警銅仁支隊、市安全局、銅仁監獄、大硐喇監獄、黔東戒毒所、一〇三地質大隊有關工作。
簡歷顯示,2009年11月至 2011年7月,任德江縣委書記;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任銅仁地區行署副專員、德江縣委書記;2011年9月至2011年12月,任銅仁地區 行署副專員、黨組成員;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任銅仁地委委員、行署副專員。
2012年1月至今,任銅仁市委常委、副市長。
貪官不要總是等到被抓才來悔恨,只有加強監督,不管是“臺上”或“臺下”都能監督一個樣,才能把權力關進籠子里,避免干部“臺上喊反腐,臺下數鈔票”的不良風氣出現。
回顧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也曾輝煌過。在組織上的關心、培養下,我一步步走上處級領導崗位,也在濱?;@區擔任領導職務期間干出了一定的工作業績。
據報道,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區委原書記謝超以現金的方式在家中藏有大量贓款。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有些東西不可觸碰,法紀意識淡然終將害己 。生而為人,還是應該有所敬畏,董文虎的經歷,值得黨員干部深思。
今天,《中國紀檢監察報》剖析了汕頭市檔案局原局長陳樂群嚴重違紀問題。報道稱,陳仲懷與情婦非婚生子,是其蛻化變質,從所謂的業務型領導變成斂財型貪官的一個關鍵點。
今天,《中國紀檢監察報》剖析了汕頭市檔案局原局長陳樂群嚴重違紀問題。
看了很多關于貪腐的案例,發現一個規律:凡善裝之人,大多都走向了牢獄。裝窮暫且不說,裝高雅我們議一議。物欲橫流的時代,那些品德高尚、為民干事、廉潔自律之人,本身就散發出一種高雅之氣。
這些錢有的經層層塑料紙包裝后藏在樹洞內,有的甚至藏在糞坑里。
2016年10月17日,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陜西原國土廳長王登記受賄案作出一審宣判,判處其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一審宣判后,他未提出上訴。
2014年6月27日,中紀委網站披露,原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
特定關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財物,國家工作人員知道后未退還或者上交的,應當認定國家工作人員具有受賄故意。后來廣東省高院認為,李某鶴曾表示捐款200萬給雞鳴寺,自己捐100萬,幫黃志光捐100萬,黃同意,黃主觀上有非法收受100萬的故意。
特定關系人索取、收受他人財物,國家工作人員知道后未退還或者上交的,應當認定國家工作人員具有受賄故意。法院審理認為,高重瞳身為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財物,其行為構成受賄罪。
昌平區回龍觀鎮委員會原黨委書記郭向東被控在歷任的幾個職務中,利用職務便利,在小區項目開發中侵吞公款2000萬元,同時在房地產開發、工程承攬以及拆遷等事項中為他人牟利,多次收受財物共計1400余萬元。
2015年7月24日,正在開會的河北省委書記周本順被查,同一時間被帶走的還有周本順之子周靖、妻子段雁秋、秘書劉小軍。2003年,周本順調任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23歲的周靖留在了長沙,與搭檔胡雄杰迎來二人的“黃金時代”,在長沙商界頻出大手筆,生意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