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天下新聞 > 正文

                闊步走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上

                2016年01月05日09: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5034

                  歷史的縱深,鑄就了戰略的高度。

                  2015年深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會見第二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外方代表。現場有人問道,一個不斷發展的中國怎樣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

                  習近平的回答宕開一筆,推本溯源:

                  “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走向何方?中國到了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提醒自己,要有這樣一種歷史感。佇立在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有一組浮雕,表現的是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國革命勝利的全景圖。我們一方面緬懷先烈,一方面沿著先烈的足跡向前走。我們提出了中國夢,它的最大公約數就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用歷史的長鏡頭去端詳今天,從世界維度的廣鏡頭去俯瞰今天,更能深沉地理解中國的光榮與夢想、跋涉與執著。

                  數百年間,中國譜寫了一曲從強盛到衰落再到復興的壯美史詩。今天,中國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站在中國與世界關系歷史性變遷的路口。世界秩序調整、國家實力消長、歷史文化積淀,無不投射于外交。在落棋弈子、折沖樽俎之際風云激蕩。

                  面對人類社會正在經歷的深刻復雜變化,世界在思考未來何去何從,也在關注走向民族復興的中國,將為世界帶來什么。習近平明確提出,中國將致力于同世界各國一道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至今,走過3個年輪。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延續著千百年來的熙熙攘攘。這些留下深刻印記的歲月,將同中國、同世界一道迎接未來,書寫新的歷史。

                  民族復興之路

                  已過鮐背之年的基辛格近百次訪華,和新中國每一代領導人都有交往。在美國西雅圖的講臺下,他側耳傾聽習近平演講,感嘆:“有光榮的夢想,才有偉大的成就。”

                  夢想,一個承載歷史、期許未來的詞匯,在2012年的秋冬之際,從國家博物館《復興之路》的展廳傳出,成為激勵國家和民族前行的磅礴之力。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來到這里。站在近代以來跌宕起伏、波瀾壯闊的一幀幀歷史鏡頭前,習近平聲音堅定從容: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我堅信,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

                  這是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履新之后的第一次集體亮相,這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征程上一個重要節點,世界從字里行間解讀:他們會將中國帶向何方?

                  走向何方,曾是中國近代以來的世紀之問。中國山河破碎尋覓出路時,中國不屈抗爭走向勝利時,中國改革開放蓬勃復蘇時,人們的目光始終追隨著中國。

                  世界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渴望傾聽中國。

                  世界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渴望走近中國。

                  今天的世界,正經歷“400年來未有之大變局”;今天的中國,是世界舉足輕重的一部分。人口占世界近1/5,第二大經濟體,“一條同西方制度迥然不同的成功道路”。它的抉擇判斷,它的進取作為,深刻影響著21世紀乃至更久遠未來。

                  仿佛一把鑰匙,中國夢為世界打開了一扇大門。循著夢想的主線,世界在感知中國新時期的和平觀、發展觀、安全觀、國際秩序觀,在傾聽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步履鏗鏘。

                  一位研究中國方向的俄羅斯學者,不無感慨地向習近平“訴苦”:“課題任務太繁重了,研究速度始終追不上中國外交的步子。”中國的新理念、新舉措、新倡議不斷刷新。習近平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改革者、開拓者的深刻印象。豐富和平發展戰略思想,強調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倡導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大倡議……他以寬廣深邃的歷史視野、以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以勇于擔當的大國胸懷,帶領中國這艘巨輪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揚帆遠航。

                  2013年10月,新中國首次召開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

                  俯瞰中國版圖,東瀕太平洋,西抵歐亞大陸腹地,它是世界上周邊鄰國最多的國家。

                  經略周邊、開拓周邊,成為新時期中國外交的突出重點。三次訪問東南亞,兩次訪問中亞,兩次訪問南亞,兩次訪問東北亞——習近平的出訪行程,一半留給了周邊,將其視為中國的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

                  人可以擇鄰而居,但國家是搬不走的,和睦鄰邦、親仁善鄰是中國自古以來的“為鄰之道”。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提出親誠惠容四字理念,強調應當把中國夢同周邊各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區發展前景對接起來,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

                  2014年11月,新中國歷史上第二次中央外事工作會議。

                  站在民族復興的大棋盤旁,習近平高瞻遠矚指出,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講戰略清晰透徹,講策略務實靈活。娓娓道來的話語,標注了中國外交的嶄新坐標。

                  在中國,“國際社會”一詞的出現頻率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時期,一如國際社會對“中國”一詞的引用熱度。會上,習近平為中國夢賦予了富有時代特征和世界意義的定語,“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他將中國前途與世界命運緊緊相連,強調要“統籌考慮和綜合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國際國內兩類規則”。

                  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兩次聚焦外交。是學習思考,也是謀劃和部署。2013年元月,“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在中南海開講。習近平說,“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必須有和平國際環境”。2015年10月,在“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體制”課上,習近平開宗明義:“我們參與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從服務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一邊頂層設計,一邊積極實踐。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3年來足跡遍布各大洲。在處理同外部世界關系中所展現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將傳承與超越、戰略與策略、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有機統一,開局布局縱橫捭闔。

                  翻開習近平夙興夜寐的日程,清晰勾勒了中國外交的軌跡。自擔任總書記以來,出訪19次,累計133天,行程38萬多公里,相當于繞地球飛行了近10圈。

                  同一時期,他在國內會見外國元首、政府首腦165人次。天安門前,明永樂年間沿用至今的長安街上,不斷更換著來訪國家的旗幟,每天穿行的市民們感受著有朋自遠方來的喜悅。

                  習近平曾笑談《時間都去哪兒了》,他幽默地說:“每次用這么多時間出訪很‘奢侈’,但很有必要。”字里行間道出只爭朝夕的緊迫感。

                  時間精確到了分鐘。有多少次,是在時針奔向午夜時分才結束一天的訪問活動;有多少次,為節約時間刻意把趕路的長途飛行安排在深夜。

                  一切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為了世界共同的前途和命運。

                  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中國外交延續著基本的布局框架,卻又不斷開拓創新。以不拘一格的出訪方式為例,習奧莊園會晤、瀛臺夜話、白宮秋敘,中美關系以不打領帶的“散步外交”邁上新征程。遠赴俄羅斯索契,中國元首首次到境外開展“體育外交”。東抵韓國,北上蒙古國,“點穴外交”精彩高效。習近平同印度總理莫迪的“家鄉外交”令人耳目一新。“高空外交”也是別開生面,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古巴國務委員會主席勞爾·卡斯特羅都曾登上習近平的專機,家國情懷,天下胸襟……

                  中國大地喜迎八方來賓,主場外交精彩紛呈。中國攜手世界,同到訪國和國際組織共同舉辦會議,“客場中的主場”盡顯大國風范。中拉領導人會晤、太平洋建交島國領導人集體會晤、聯合國南南合作圓桌會和全球婦女峰會、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人們對習近平說,中國像塊磁鐵,因中國的到來,這里高朋滿座。

                  有步驟,有章法。有高瞻遠矚的戰略布局、有化簡馭繁的策略運籌。捍衛利益正氣凜然,對待老朋友情深義重,承擔責任當仁不讓,外交博弈撥云見日。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一路走來始終秉持。國際輿論借拿破侖“沉睡的獅子”進一步斷言:中國已經醒了,而習近平正肩負著帶領全面喚醒的中國走向新的未來的歷史使命。

                  “沉睡的獅子”已經蘇醒!從睜開眼看世界,到一舉一動都在世界的聚光燈下,不過走過了短短百年。百年前的中國,何談外交禮遇,更多是無奈和屈辱。

                  而今天,許許多多的到訪國,為中國準備了最高規格乃至超規格禮遇。中國國旗掛滿了大街小巷,會場匠心獨運布置成了中國紅。不少國家元首全程陪同習近平訪問,一些地方歌舞歡騰、萬人空巷。

                  厚重的禮遇宛如躍動的詩行,訴說著同中國攜手發展的愿望,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欽佩,對中國為世界和平發展作出貢獻的期待。太多難忘的細節、難忘的故事、難忘的話語!中亞幾國,不約而同地從與中國的聯系中分析自己的區域地位。一位外國元首見到習近平時自豪透露:“周邊國家紛紛來打聽,是靠什么魅力請來了中國?”

                  更為強烈的感觸,在歐洲。3年來兩次“歐洲月”,給了古老而新興的東方大國最尊貴的禮遇。2014年3月,習近平訪問荷蘭、法國、德國、比利時,護航戰機、綬帶勛章、白領結宴會、146匹骕骦……2015年10月,習近平飛赴倫敦專程訪英,英國王室用皇家馬車將習近平主席夫婦請入白金漢宮。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奧朗德也相繼來到中國。“不放過萬分之一的細節,做到了極致”,《費加羅報》對法國的評語,有人稱之為歐洲之行的一個縮影。

                  它們仿佛一面鏡子,映照了中國在世界力量坐標軸上的方位。讓無數人,尤其是身在海外的華夏兒女,和走過苦難日子的國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振奮自豪。

                  外交是國家實力的重要組成。

                  訪問新西蘭途中,習近平從歷史深處講起:“了解中國的歷史,才能體會中國人民對中國夢的渴求。在浩瀚歷史長河中,中國的經濟、科技實力和文化影響力曾長期領先世界,但在近代卻飽受列強欺辱。中國的革命、建設、改革,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了解中國的現實,才能感知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路徑。當前的中國國情和國際形勢決定了13億多中國人民只能以和平合作筑夢,靠銳意改革圓夢。”

                  喚醒的使命感迸發強大力量,也激發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共鳴。巴西總統羅塞夫說,“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非常了不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說,希望我的子孫聽著中國夢長大,這有助于他們的生活更美好。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曾在傾聽習近平演講后,深情為中國夢賦詩一首:“打開你的眼睛,看看這一片土地,看看天空,看看從東方升起的太陽……”

                  3年前的中國以夢想破題,3年來中國同世界的密切互動常以夢想點題。美國夢、歐洲夢、非洲夢、亞太夢、拉美夢……夢想,最沒有隔閡的語言,傳遞和平與發展的美好愿景,成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條無形紐帶。習近平說:“中國夢是追求和平的夢、追尋幸福的夢、奉獻世界的夢。”“中國人民希望通過實現中國夢,同各國人民一道,攜手同圓世界夢。”

                  共同的夢想,穿越時空,筑造未來。

                  和平發展之路

                  特殊的時間節點,總能激起思緒的無盡漣漪。2015年9月,匯集諸多歷史重大事件,也是在回答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關于和平的兩大問題。

                  怎樣對待歷史?

                  9月3日,中國的“勝利日”時間,一個歷史的軸承。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

                  70年了,歲月再流逝,也無法洗滌一個民族的滄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這一氣吞山河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在規模空前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開展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為人類和平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

                  歷史不容忘卻,那是再久的歲月也無法抹平的痕跡;和平不能被踐踏,那是再遠的前行也要始終捍衛的真諦。天安門城樓,習近平走上講臺,身后朱紅色的大門合攏,面前開啟的是一段新的歷史。千余字講話,他18次講到“和平”。世界專注傾聽,飽經滄桑的中國對和平發展的珍惜和擔當。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引以為戒。傳承歷史,不是為了糾結過去,而是要開創未來,讓和平薪火代代相傳。中國通過立法確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行隆重紀念活動。在國際舞臺上,曾經被低估的中國作用、被淡忘的中國貢獻,逐漸恢復歷史的本來面貌。

                  正義的事業,總能激起最廣泛共鳴。許多國家領導人聽聞中國勝利日閱兵的決定,紛紛予以支持。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在聯合聲明中,高度評價中國人民的英勇精神和卓越功績。世界掀起為中國抗戰正名之風。牛津大學教授拉納·米特著書《中國,被遺忘的盟友》,打開了一扇讓人們重新認識歷史的窗口。

                文章關鍵詞:中國;和平觀;尊崇自然;以義為利;傳統治理 責編:王芳菲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中國小學教育更好:從美國家長點贊說起

                  當我們許多家長一味認同西方教育理念,或者正準備把孩子送出國門的時候,卻從一位美國家長口中,聽到美國要學習中國教育的優點,難免會覺得有些反差,甚至可能會產生自我懷疑:中國的教育,真有美國人說得那么好嗎?

                • 中國外貿信托發布“證券尊享服務系統”

                  中國外貿信托“劍訣·或躍在淵——2017證券投資私募基金高峰論壇”9月19日在京舉行,全國百余位私募基金管理人、銀行代表匯聚一堂,共話新監管形勢下私募基金創新發展之道。

                • 中國廁所革命得到全球業界高度評價

                  在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期間,本報記者圍繞中國旅游的“一號工程”——廁所革命采訪了各國嘉賓。他們紛紛點贊并高度評價中國推進的廁所革命。

                • 中國翰園碑林景區精心籌備開封菊花文化節

                  暑散秋涼,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中國翰園碑林景區中充滿了秋天的氣息,隨著秋的到來,“開封市第35屆菊花文化節”也隨之臨近。

                • 2017中國城市人均旅游消費榜發布

                  近幾年,隨著各地旅游撈錢事件的頻繁發生,旅游消費這個詞賺足了大眾的眼球。一年中最好的旅行假期——國慶節就要到了,現在正是籌劃旅途的好時機。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国产婷婷综合在线视频| 99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成av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毛片免费观看网站|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影视| 香蕉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免费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丰满伦子无码| 日韩一品在线播放视频一品免费|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啪啪高清无遮挡免费| 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毛片国语| 5566中文字幕|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日产乱码| 日本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古装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 青青操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拍拍拍| www.seyu.av| 巨龙肉色透明水晶丝袜校花|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最近免费韩国电影hd无吗高清| 亚洲综合色一区| 男人的天堂毛片| 国产91po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视频在线免费观看资源|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麻辣| 99热免费在线观看|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射|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无码色偷偷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久热| 欧美一级做一级爱a做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