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10:45 來源: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12月23日晚從深圳市有關部門獲悉,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受“12?20”滑坡災害影響群眾的安置工作,專門成立了善后工作領導小組,動員各方面資源和力量,做好對受災群眾的安撫和服務工作,截至23日中午,共安置受災人口1817人。
據了解,滑坡災害發(fā)生后,受災群眾被迅速集中安置到了深圳光明新區(qū)體育中心的臨時安置點內,安置點第一時間調集了大量應急救災物資,讓受災群眾有飯吃、有熱水喝、有地方休息、有病可以醫(yī)治。為改善受災群眾的居住條件,工作組隨后安排了受災群眾陸續(xù)轉移,并分別入住15家酒店。深圳市人社、民政、公安、工會等部門和光明新區(qū)也抽調了150多名工作人員,成立22個工作小組,分頭進入各安置點,對受災人員逐一進行個人信息登記,并做好他們的情緒安撫、心理疏導、意見收集等工作。目前,受災人員生活保障有力、總體情緒穩(wěn)定。
同時,善后工作領導小組還成立了76個工作組,每個組配備5名工作人員,采取“一個工作組對應接待一名失聯人員家屬”的方式,全面展開失聯人員家屬的食宿安排、醫(yī)療服務、情況通報、訴求收集等接待和安撫工作。截至記者發(fā)稿前,已接待失聯人員家屬200多人。
據悉,在這次災害救援中,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災害救助工作,據初步統計,截至目前,有深圳公益救援聯合會、藍天救援隊等7家社會機構近300名專業(yè)人員參與現場救援工作,3000多名義工(志愿者)在災區(qū)開展救援、安置、安撫等服務;相關公益慈善組織也陸續(xù)接收到社會善款及物資。
7月19日,安陽市遭受特大暴雨襲擊,部分縣(市)區(qū)鄉(xiāng)鎮(zhèn)受災。7月20日上午,副省長王鐵專程到安陽縣韓陵鎮(zhèn)轉移安置點,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檢查指導群眾轉移安置工作。
5月22日,日喀則市人社局、桑珠孜區(qū)人社局和聶拉木縣人社局聯合52家企業(yè),把專場招聘會開到了桑珠孜受災群眾安置點里,為廣大受災群眾提供暖心服務。據了解,參加此次招聘會的國有企業(yè)、非公企業(yè)、私營企業(yè)、個體商戶等52家用人單位,帶來650多個崗位,涉及廚師、服務員、銷售員、裝載機操作員、平面設計等20多個工種。
“4.25”尼泊爾8.1級大地震過去兩周,中國西藏日喀則市聶拉木、吉隆、定日和阿里地區(qū)普蘭等遭受嚴重影響的邊境縣,出人意料地秩序井然、安寧和諧,出人意料地歌聲飛揚、夢想遍地。
” 4月30日上午,在拉孜縣受災群眾臨時安置點,記者見到了來自樟木鎮(zhèn)雪布崗村的受災村民嘎瑪曲珍。手上沒有國旗,于是拉巴卓瑪找到安置點工作人員要了一面;沒有旗桿,她就用支撐帳篷的鐵桿代替。
為保障救助資金公正公開,該市財政局對救災物款的發(fā)放實行民主評議、登記造冊、張榜公布、公開發(fā)放,確保公正透明。加大對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監(jiān)管,杜絕違反規(guī)定挪用、截留、貪污救災資金行為的發(fā)生。
記者昨日從省民政廳獲悉,我省獲中央自然災害生活補助資金1.2億元。國家減災委、民政部針對我省9月9日~19日期間發(fā)生的嚴重暴雨洪澇災情啟動國家Ⅳ級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赴我省漢中市重災縣查看災情,慰問受災群眾,協助和指導做好救災工作。
災區(qū)各級民政部門及時開展災害救助工作,妥善安置受災群眾,發(fā)放400多套衣被等救災物資,物資折款16.46萬元,確保了受災群眾基本生活。14日,珠江三角洲南部、粵東市縣以及粵北的部分市縣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余市縣小到中雨局部大雨。
記者從自治區(qū)民政廳了解到,隨著災情核查的進一步深入,新疆于田強震受災人數已增至5萬余人,但無人員傷亡報告。中國紅十字總會首批救災物資也于13日下午運抵于田縣距震中最近的阿羌鄉(xiāng)皮什蓋村。
據新疆民政廳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12日17時19分發(fā)生的里氏7.3級地震已造成新疆和田地區(qū)6個縣、7800余人受災,所幸仍無人員傷亡報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安排一名副廳長帶隊,從莎車縣緊急趕往于田縣現場指揮當地醫(yī)療救援工作;同時派出3支醫(yī)療救援隊趕赴災區(qū)開展醫(yī)療救援工作。
據民政部網站消息,2月10日,財政部、民政部下撥2013-2014年度第二筆中央冬春救災資金14.6億元,進一步支持各地做好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工作。2013年12月9日第一筆中央冬春救災資金58.4億元下撥以來,各地根據實際制定了周密的冬春救助工作方案,加強規(guī)范管理,實施分類救助,妥善做好受災群眾過冬生活安排。
記者6日從民政部了解到,民政部近日先后派出6個督查組,到今年受災較重的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浙江、江西、陜西等6省區(qū)開展專題督查調研,督促指導重災區(qū)做好受災群眾冬春救助、倒損農房恢復重建、救災款物管理等工作,妥善安排受災群眾過冬生活。
民政部副部長姜力在會上指出,今年以來,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fā)頻發(fā),洪澇、干旱、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均偏重發(fā)生。各地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抓緊調整完善冬春救助方案,及時足額撥付資金,強化資金監(jiān)管,幫助受災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確保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2013年9月23日,受“天兔”影響,廣東陸豐縣金廂鎮(zhèn)前厝村受影響嚴重,海水倒掛,房屋受損,電力終斷。截至目前,廣東省民政廳會同該省財政廳下撥災害生活救助應急資金1000萬元,給災區(qū)調撥救災帳篷300頂,棉被3500床,衣服2000套。
記者今(10)日從省民政廳獲悉,截止7月9日14時統計,已造成7個市州的17個縣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369543人,緊急轉移安置24143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618.93公頃,農房倒塌51戶,182間;農房嚴重損壞758戶,2879間;農房一般損壞643戶,2730間,直接經濟損失33001.81萬元。
記者今(10)日從省民政廳獲悉,截止7月9日14時統計,已造成7個市州的17個縣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369543人,緊急轉移安置24143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0618.93公頃,農房倒塌51戶,182間;農房嚴重損壞758戶,2879間;農房一般損壞643戶,2730間,直接經濟損失33001.8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