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06:52 來源:新華網
12月23日,深圳滑坡事故首名幸存者被救出。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新華網深圳12月23日電 23日清晨,田澤明被困67小時后獲救,成為深圳滑坡事件中從土層下挖出的首位幸存者。
從發現生命到成功救出,前后近20個小時,包括武警水電一總隊三支隊、深圳消防支隊在內的幾支搜救力量,展開了一場扣人心弦的營救行動。
定位生命
22日10時許,深圳滑坡救援現場東二區。武警水電一總隊三支隊9中隊五班班長王偉的心提了起來:雷達探測儀顯示,這里有生命跡象。
此時,十幾米深的滑坡泥土已被挖開,壓毀在下的房屋露出了房頂一角。
“探出生命信號后,我們一邊逐漸清理擴大房頂的面積,一邊找尋多個探測位置。”王偉說,從最開始半徑50厘米的一個點,到挖掘機清出3個半徑超4米的圓周,試圖更準確地找到生命信號,但收到的回響卻細若游絲。
他一次次放下探測儀,以便更清晰地傾聽來自土層之下這種聲音。有時候,聲音突然響起,一看,卻是現場突然有人經過。
他操作的這套儀器,能夠迅速辨識人類生命信號,而排除其他動物。條件是,探測時必須清場,15米范圍內不能有人。
武警水電一總隊第三支隊支隊長王永興心里浮出一個念頭:這個地方肯定能夠救出人來!
盡管信號微弱不穩,卻足以讓整個救援隊伍鎖定這棟深埋中的房子。
救援人員開始利用破拆設備在房頂打孔,蛇眼探測儀穿過小孔,用探頭去觀察里面的跡象。他們總共在第一層的8間房鑿了8個孔,蛇眼一次次探進去,卻什么都沒有看到。他們喊話,也聽不到應答。隨即,第一層房間被全部破拆。
再下挖兩層,繼續探測,生命信號依然存在。
人們的信心越來越堅定。
要找到生還者的具體位置,還需要更準確地鎖定一個小范圍。時間在一分一秒地流逝,搜救部隊領導下令:快!
托起希望
21日凌晨5點多,武警水電一總隊先頭部隊趕到深圳滑坡現場。自接到命令起,他們從廣西南寧駐地出發,使用了汽車、高鐵、飛機等所有可能的交通方式,長途奔襲了11個小時。
武警水電一總隊總工程師李虎章說,這支專業救援隊有著豐富的實戰經驗,曾參加過包括2014年魯甸救援在內的多次國內重大災難救援。盡管如此,深圳滑坡災害之烈,還是超過了他們想象。
“這么大的塌方體,從沒有見過。”武警水電一總隊三支隊9中隊中隊長王立勝告訴記者。
土層厚。在他們分工負責的一塊長約150米、寬約120米的區域中,土層平均厚約12米,相當于四五層樓的高度。而滑坡沖擊力很大,有的房屋被推離原位十幾米,跟災害發生前拍攝的地圖標位差距很大。如果按完全地圖去挖,什么都找不到。
因此,第一項工作是挖除土層。那么高的土堆,他們把幾臺挖掘機從低到高依次排開,采取翻轉倒運的方式,一層一層把泥土提升、運走。
土質粘而軟,又不時滲水,這對搜救隊員們造成了潛在威脅。高聳的土堆懸在頭頂,隨時有坍塌的可能。越往下挖,危險越大。
他們在幾個位置安排了觀察員,一旦發現土層上出現裂縫,就吹響警戒哨,提醒搜救隊員緊急撤離。從白晝到黑夜,他們一直在這樣的危險中作業。夜晚昏暗,發現險情愈加困難。21日一整晚,動人心魄的哨聲響起了七八次。
22日早晨8點左右,土層大面積清除后,被壓毀房屋的輪廓逐漸顯露出來。
忽然,人們聞到異味。
一探測,房屋廢墟中可燃氣體的濃度達6%,正在極易爆炸的區間之內。
作業中斷。當地政府部門緊急送來一臺軸流風機,把可燃氣體吹散。而這些氣體來自幾只家用煤氣罐,大多已經變形,有的就像被捏扁的礦泉水瓶一樣。
隊員們把煤氣罐抱出來,小心翼翼,一旦碰出火花,后果不堪設想。
排險之后,大家繼續作業。就在這時,生命信號出現了。
看見那只手
出現在搜救隊員面前的建筑早已嚴重變形,進一步鎖定幸存者的位置格外困難。而越是接近生命,越需要小心。不能再用大機械,因為一旦把廢墟碰得移位或坍塌,都可能對幸存者造成滅頂之災。
救援在艱難中緩緩推進。每個搜救隊員都達到了疲勞的極限,近兩天來,他們盡管輪番上陣作業,卻沒有睡覺的時間。實在困得不行,就坐在地上瞇幾分鐘。
23日凌晨2點46分,距首次探測到生命信號已過去17小時。
鑿開了一個拳頭大小的洞時,隊員們突然看到有東西在晃動!
深圳消防支隊福田大隊梅林中隊指導員吳文偉說:“我們有兩臺移動照明燈組,當時內部環境仍然比較黑暗,但我肯定看到了有東西在晃動。”
照明加強了,現場所有燈光都聚焦到這里,同時聚焦的,還有所有人的目光。手!
一只手!
一只正在挪動的手!
“發現幸存者啦!”處于最底部的搜救隊員一聲喊叫,讓全場沸騰起來。
王立勝的心咚咚急跳。他很激動,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又很緊張,心頭仿佛一下子被束緊了,生怕出現任何閃失。
吳文偉把胳膊伸進洞里,緊緊握住那只手:“兄弟,別怕,我們來了。”
#四川九寨溝7.0地震# 截止9日凌晨3時30分,阿壩公安消防支隊政委黃波率松潘縣消防大隊、中隊和縣政府專職隊、黃龍機場專職消防隊共計5車20人徒步10公里,到達九寨溝天堂洲際大飯店現場。
河南新鄉市封丘縣黃德鎮4名初中生下河洗澡3人不慎溺水,封丘縣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5月25日下午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截至下午1時20分許,溺水的三名學生均不幸死亡,遺體已全被打撈上岸。
今天上午4時左右,鹿城工業區中央涂村中央街159號4間民房發生垮塌,多人被埋。截至早上9時30分,溫州市、鹿城區兩級黨委政府已組織調動軍分區現役部隊70人、民兵80人,公安400人,消防10個中隊130人,武警50人,大型機械設備8臺, 17輛急救車60多人的醫療急救力量,在現場開展救援。
記者昨天從中原路塌方救援現場指揮部了解到,多支專業救援隊伍已趕到現場,準備多點作業,同時進行搜救張帆的行動。但記者在現場看到,搶險人員身穿雨衣,仍然在抓緊時間進行支護、加固工作,沒有停下搶險救援的腳步。
8月1日發生在中原路與文化宮路口的塌陷,到4日已經是第4天了。4日上午10點30分,救援人員出動鉤機,將距離坍塌處東50米左右的綠化帶內一處防空洞的通風口挖開,隨后消防官兵開始分批進入防空洞內。兩支專業救援隊和鄭州消防隊員,從中原路沿途的多個人防通風口強行下井,進一步展開對張帆的搜救。
報警人所處位置通信信號時斷時續,接警員耐心詢問后得知:老人叫宋見春,平頂山市魯山縣馬樓鄉人,今年70歲,是名退休教師。
(郭曉瑩 楊會 李彥雄)據湖北省漢江公安消防支隊和神農架林區宣傳部消息,十余人在無人區迷路,截至7月1日早,搜救仍在繼續,尚不能確定有無人員傷亡。6月30日晚20時左右,消防部門接到報警稱,有11名浙江籍驢攝影愛好者從神農頂附近徒步穿越陰峪河拍攝,結果迷路被困陰峪河無人區。
6月24日黎明,搜救人員在鹽城市阜寧經濟開發區北陳村進行排查搜救。
浙江省公安警務航空隊派出直升機參與搜救金華市浦江縣三名失蹤的兒童。為加大搜尋力度,浙江省公安警務航空隊已派出直升機參與搜救。
凌晨零時許,武警水電部隊與武警湖北總隊一支隊約200名官兵,在“東方之星”客輪傾覆地約4公里附近的岸邊,搶挖一條連接周邊道路的“生命通道”。中新網記者在客輪傾覆現場看到,多盞大功率探照燈將整個救援現場照亮,救援人員依然堅守在倒扣的船底旁,進行救援工作。
據外媒11日報道,韓國仁川國際機場附近一段公路上發生大規模追撞事故,涉及達100輛各類汽車,至今造成兩人死亡、65人受傷。目擊者與警方稱,永宗大橋事發時能見度只有10米左右;仁川氣象臺稱,仁川機場附近9時的能見度為600米左右。
當地時間2015年1月4日,印尼爪哇海,印尼海軍展示搜尋到的亞航失事航班QZ8501的客機殘骸以及乘客遺物。2014年12月28日清晨,載有162人的亞洲航空QZ8501班機,由印尼第二大城泗水起飛前往新加坡,途中墜毀爪哇海。
印尼國家警察總局華裔警官何強基2日在龐卡布蘭翁機場搜救基地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截至當天上午,印尼共打撈出失事亞航16具遇難者遺體,其中8具已被運往泗水進行尸檢。記者2日在救援中心看到,龐卡布蘭翁機場里邊搭起二十多個帳篷,十多輛醫院救護車、警車和軍車時刻在待命。
2015年1月1日,印尼搜救人員將當天打撈出來的失事亞航的逃生滑梯殘骸運達救援基地龐布卡蘭翁PANGLIMA UTAR KUMAI 碼頭。顧時宏 攝 中新網1月2日電 據央視報道,當地時間2日,亞航失事客機的搜索工作進入第6天,印尼當局稱,目前救援隊已發現并轉移了10具遇難者遺體。
北京時間12月30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美國海軍“桑普森號”驅逐艦加入亞航失聯飛機QZ8501的搜索行動,“桑普森號”將于30日抵達搜索區域。新加坡《海峽時報》報道稱,印尼搜救中心負責人表示發現失聯客機QZ8501碎片區域的海水深度約為25到3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