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17:31 來源:人民網-金融頻道
12月18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將重點部署2016年經濟工作,也必將成為一次引領中國經濟風向標的會議。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愈加嚴峻的國內形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切實優化國內產能、創新增長動力、落實企業減負、推動房地產去庫存以及防范金融風險將成為2016年經濟工作五大工作重點。
工作重點一:優化國內產能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產能過剩。除鋼鐵行業外,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造船、有色金屬、建材、輕工、紡織、食品等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也相當嚴重。如何化解國內產能過剩問題就成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課題,也是推進供給側改革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積極穩妥推進企業優勝劣汰,通過兼并重組、破產清算,實現市場出清。清理過剩產能,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強化政府在債權、社會保障以及就業等方面的政策保障,最終實現生產要素重新組合配置,完成經濟結構調整,打造經濟長期穩定增長新動力。
工作重點二:創新增長動力
我國正經歷著經濟變速換擋、社會深刻轉型的艱難階段。2016年,我國面臨經濟下行壓力將持續增大的局面,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環境約束日益增強,傳統優勢不斷被削弱,產業升級步履艱難,給經濟發展轉型升級帶來嚴峻挑戰。面對這些挑戰,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提出充分發揮消費、投資和出口對增長的拉動作用,清理過剩產能,優化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要素配置,激發創新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推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培育新的增長動力,打造世界經濟“發展極”。
工作重點三:落實企業減負
全面優化過剩產能,厚植發展新動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需要全面落實企業減負。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格、物流成本等,打出一套“組合拳”。這幾乎包含了企業經營的全要素,是解決當前實體經濟困境、深入推動“兩創”的切實行動。因此,全面貫徹中央精神,落實企業減負“組合拳”也將成為2016年的經濟工作重點之一。
工作重點四:推動房地產去庫存
房地產長期以來積冗的庫存已經成為我國經濟面臨的一大難題。房地產開發投資增度的大幅回落,既影響了地方財政,也不利于經濟穩定。同時,房地產又沉淀了我國居民的大量財富,房地產市場的震蕩必然會帶來社會的不安定,不利于社會和諧發展。如何在保持房地產市場保持適度活躍的前提下,逐步穩妥降低房地產庫存,既是目前我國宏觀調控面臨的一大挑戰,也是2016年經濟工作的一大課題。
工作重點五:防范金融風險
今年以來,我國股票市場出現重大異常波動,金融和準金融機構頻頻發生問題,無不時刻提示著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處處潛在的金融風險。習近平總書記今年首度在公開場合提及股票市場,也顯示出中央對金融風險的重視程度之高。同時,我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不斷膨脹。伴隨著經濟增速的下降,各類隱性風險逐漸顯性化,地區性或局部金融風險也成為我國金融安全的重大威脅。因此,如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構建宏觀審慎金融風險管理體系,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必將是2016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
總之,2016年既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關鍵之年。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全面優化過剩產能,深入創新增長動力,真正落實企業減負,保持房地產市場適度活躍的前提下完成房地產去庫存,切實防范金融風險,才能為經濟轉型升級打下良好基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良好開端。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10月9日下午,省長陳潤兒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聽取“四大攻堅戰”情況匯報,討論安排當前重點經濟工作。
對此,中央已經明確,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做好六方面工作,整治金融亂象、穩定房地產市場、化解地方債風險等位列其中。對此,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進行了定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好把握穩和進的關系,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
如果聯系7月中旬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的話,習近平的表述則是,“把國有企業降杠桿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尸企業’工作”。從行業分布看,“僵尸企業”主要分布于鋼鐵、煤炭、電力、冶金、石油加工等傳統經濟部門和產能過剩行業。
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更好把握穩和進的關系,把握好平衡,把握好時機,把握好度。會議強調,要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緊緊抓住處置“僵尸企業”這個牛鼻子,更多運用市場機制實現優勝劣汰。
4月17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謝伏瞻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會議,聽取一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研究部署二季度重點經濟工作。會議充分肯定了一季度經濟工作取得的成績,強調做好二季度經濟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打好基礎。
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就是按價值規律辦事。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對外協調。
2月2日,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做好2017年第一季度重點經濟工作的通知》,切實抓好12個方面的重點經濟工作,確保全省經濟開好頭、起好步。
這次會議提出,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是結構性改革,最終目的是滿足總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用“穩”的策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一帶一路”建設。面對動蕩的國際環境和經濟的轉型,經濟工作的“穩”策略是理性、智慧的選擇。
會議指出,憲法宣誓是國家工作人員履行國家賦予職責的重要儀式,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激勵和教育政府工作人員弘揚憲法精神,忠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依法履職盡責的重要舉措。
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要把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到各個方面,切實做到穩定大局、不斷進取、奮發有為。
會議強調,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充分調動各方面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合力,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習近平一直高度重視經濟工作,在不同場合多次就做好經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7月27日上午,河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在鄭州開幕,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代表省政府,向會議報告了2016年上半年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下半年政府重點工作。
7月11日,省長陳潤兒在鄭州主持召開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聽取經濟運行情況匯報,分析當前經濟形勢,研究下半年重點工作安排。他強調,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要正確認識形勢,把握工作重點,著力穩增長保態勢、調結構抓轉型、防風險促穩定,確保全年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實現。
2015年3月6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建中央副主席、經濟學家辜勝阻做客新華訪談2015全國兩會特別節目,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經濟發展新亮點。兩個“中高”、兩個引擎非常重要,通過這兩個引擎讓我們對中國經濟的未來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