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1日06:58 來源:錢江晚報
北京時間昨天晚上11:30,瑞典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迎來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在這里舉行。中國科學家屠呦呦一身紫色禮服長裙,胸前點綴著一枚閃亮的胸針,她坐上了頒獎臺上的8號椅子。
屠呦呦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也是中國內地科學家首次獲得諾獎自然科學獎,這對中國科學界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分享這一獎項的,還有愛爾蘭科學家坎貝爾、日本科學家大村智。
頒獎典禮在莫扎特的音樂聲中開啟,頒獎典禮從物理獎開始,接下來是化學獎,當屠呦呦登上領獎臺,從瑞典國王手里過諾獎獎章和證書時,全場響起熱烈掌聲。
屠呦呦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為世界貢獻了新型藥物青蒿素——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今年10月,她因此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現場1500多位嘉賓見證了這一時刻。嘉賓除了1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他們的親友團之外,還有瑞典王室的多位成員,包括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和王后。各國駐瑞典的外交使節,包括中國駐瑞典大使也參加了頒獎,瑞典主要的政治家,各界名流,以及諾獎組委會邀請的專家學者、往屆獲獎者濟濟一堂。
頒獎結束后,屠呦呦在家人和其他親友團,一共十幾位成員的陪伴下,參加了隨后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舉辦的諾貝爾晚宴。
在頒獎儀式上,主持人表示,諾貝爾獎115年的歷史中,已經為全球900多位科學家頒發了獎項。
從北京到斯德爾摩
屠呦呦的低調瑞典行
這個月30日,屠呦呦將迎來她85歲的生日。對于一個已經84歲的老人來說,本次諾貝爾之行,是對她一次體力的考驗。
但是,昨晚的頒獎典禮上,她依然神采奕奕。為了這次頒獎典禮,她也做了充分的準備。昨天下午5點半,屠呦呦在女兒的攙扶下出現在音樂廳,她穿著黑色大衣、系著黃色絲巾,微笑著出現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大廳的8號側門,參加頒獎典禮的彩排。6個小時之后,她穿著正裝,從正門邁入大廳,坐在了舞臺中央,等待瑞典國王為她頒發一份有題詞的證書,一枚帶有諾貝爾頭像和銘文的金質獎章,以及一張價值400萬瑞典克朗(約300萬人民幣)的獎金支票。
整個諾貝爾周,她其實相當低調,大部分時間都被家人和中藥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們保護在Grand Hotel的諾貝爾套房里。這樣做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讓84歲的老太太,有足夠多的時間養精蓄銳,參加這最重要的頒獎。
瑞典當地時間12月6日上午,屠呦呦少有地參加了一次活動,她和其他9位2015年諾貝爾各獎項得主受邀參加了諾貝爾博物館的活動,她向博物館贈送了圖書《青蒿抗瘧研究(1971-1978)》,這本書匯集了屠呦呦團隊早期抗瘧研究成果,記載了青蒿素的發現歷程。
她胸前的那枚胸針
是蕾絲織的黃花蒿圖案
屠呦呦像別的獲獎者一樣,按照傳統在博物館咖啡廳的椅子上簽名留念。
而諾貝爾博物館則專門制作了一套以青蒿植物為原型的茶杯和茶壺,向屠呦呦和她發現的抗瘧藥物青蒿素致敬。這套茶壺和茶杯由粘土制成,配套的加熱器把手通過3D打印成型。
之前她唯一的一次高調亮相,是12月7日,在斯德哥爾摩的卡羅琳斯卡醫學院的演講:《青蒿素——傳統中醫藥獻給世界的禮物》,再現了中國科研團隊在傳統中醫中尋找寶藏,再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最終治病救人、造福人類的過程。
這天屠呦呦穿著的寶藍色套裙,由華裔時尚設計師Galo為她量身定做,服裝最大的亮點在胸前部分用蕾絲織出來的黃花蒿圖案。黃花篙的線條交織排成美麗的女體。而那支閃閃發光的胸針造型,正是她的名字字母縮寫TYY。
昨天頒獎晚會結束后屠呦呦參加了晚宴,為了照顧屠呦呦的身體,諾貝爾組委會調整了晚宴位次,屠呦呦不與瑞典國王同坐主桌用餐,而改為10號桌,坐在她身邊負責照顧她的是她的先生李廷釗。
頒獎結束,屠呦呦將于北京時間13日回國。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忠賢,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共同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的2015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結束后,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展示獲得的獎章。新華社記者葉平凡攝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2月10日電(記者付一鳴和苗)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獲頒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身著一襲紫色禮服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過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證書、獎章。
身著一襲紫色禮服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從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過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證書、獎章。
這也是中國內地科學家首次獲得諾獎自然科學獎。
與屠呦呦共同2015年諾貝爾獎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愛爾蘭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日本科學家大村智分別坐在“主桌”的14和16號座位上。
12月7日下午,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用中文發表《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主題演講。據悉,屠呦呦故居位于寧波市海曙區開明街上,其主人是曾任香港甬港聯誼會會長的姚慶三,而姚慶三正是屠呦呦的舅舅。
據悉,屠呦呦故居位于寧波市海曙區開明街上,其主人是曾任香港甬港聯誼會會長的姚慶三,而姚慶三正是屠呦呦的舅舅。
其主人是曾任香港甬港聯誼會會長的姚慶三,姚慶三是屠呦呦的舅舅。
近日,一篇《黃曉明PK屠呦呦:一生的努力不敵一場秀》的文章,在網上廣為傳播。該文在對比兩件事情的關注度后連設四問,最后得出結論“這樣的價值觀怎么能有競爭力?!”
昨天上午,屠呦呦參加了由國家衛計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辦的慶功座談會,這也是她自獲諾獎之后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
試圖以屠呦呦“三無”否定現有科學共同體秩序的觀點,無論多么具有煽動性和蠱惑性,都不足信也不可取。
屠呦呦拿到諾獎,心中感受到的不是獲獎的喜悅,更多的是對現代科研的悲哀。
屠呦呦已被消費,她被迫重復莫言當初獲得諾獎后的一系列遭遇。應將思考的重心放在如何培育更好的學術研究環境和科研機制,以激勵更多我國科學家獲得諾獎。
從2012年開始,我省已經連續4年沒有本土感染的瘧疾病例,目前所報告的病例全是輸入性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