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17:02 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日前,本報“‘四風’典型問題監督哨”欄目刊發報道,講述了一則“100元錢‘換來’黨內嚴重警告”的真實案例:
今年春節前夕,河南省平頂山市湛河區河濱街道一名村干部在代表“兩委”慰問貧困群眾時,偷拿了100元慰問金。在得知街道紀工委介入調查此事后,這名違紀村干部趕快將偷拿的慰問金補發給了救助對象,但還是沒能逃過從重處理,最終被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100元錢的確不多,甚至不夠一餐飯錢,但是從違紀行為發生的時間、涉及資金的性質、侵害對象的身份以及造成的影響上看,都很特殊。給予嚴肅處理,既體現了對損害基層群眾利益問題的‘零容忍’,同時也是抓早抓小、動輒則咎,防止‘小錯’釀成‘大禍’。”湛河區紀委干部葛玉紅道出了從重處理的良苦用心。
網友紛紛對此點贊:解決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基層紀委就應當這樣瞪大眼睛、抓早抓小,絕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蠅”“蟻”橫行無忌!
一直以來,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四風”和腐敗問題都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同時也是難以根治的痼疾。究其原因,除了這些問題本身具有易發難查、容易復發等特點外,一些基層紀委監督執紀失之于寬、失之于軟也難辭其咎。
“有的基層紀委缺乏能力、不敢擔當,不但不主動出擊、發現問題,而且對于群眾反映的問題線索,也不愿花時間精力深入調查,往往簡單給個輕處分,或是‘既往不咎’、不了了之。”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紀委干部吳震指出,還有的基層紀委瞄不準“靶心”,手里握著法律的尺子,不把違紀違規行為當回事,甚至有意“養案不查”“算總賬”,造成干部要么是“好同志”、要么是“階下囚”的狀況。
貴州省德江縣紀委干部秦雨霏認為,中國傳統的“人情社會”根深蒂固,對干部群眾思想觀念的影響很大。有些基層紀檢干部擔心監督執紀會得罪人,特別是對熟人拉不下情面、狠不下心;還有些紀委書記認為想“進步”就要多“和稀泥”、少較真,以免影響選票。
殊不知,不處理人不是愛護干部。捂著蓋著、自欺欺人,只能換來一時的平靜,卻得不到永遠的平安。執紀者如果“不走心”“糊弄事”,不僅會讓老百姓“心涼”,還會給基層黨員干部傳遞“小錯不懲”的錯誤信號,結果往往是養癰成患,讓組織和群眾受到更大傷害,也令違紀違規者付出更大的代價。
“比如村干部澆地用電不花錢、辦理低保送人情等等,這些事看起來好像小,但小錯不斷,大錯就不遠了,違紀違規發展下去就是違法,貪小不解決,就會貪大,貪大了就會被抓起來。”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點出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危害。
以江蘇省昆山市為例,2014年該市查處窩案串案4起14人,其中13人被移送司法機關,占總人數的92.8%。當地紀檢干部反思道:“如果當時發現苗頭性問題就提醒、就嚴查,也不至于都落到這般田地。”
的確如此。堅持抓早抓小,對黨員干部的違紀行為以“零容忍”態度及時進行處理,不僅能夠形成強大震懾,強化“不敢”的氛圍,同時還能發揮“處理一個,警醒一片”的教育效果,挽救更多干部。
去年8月,山西省婁煩縣文廣新局一名干部周五去太原市辦公事,當天返回縣里已經是晚上9點多,他沒有按照規定將公車停放到單位,而是停在自家門口,被群眾舉報。縣紀委了解情況后,及時對他進行了約談。這名干部認識到了錯誤,在以后公務活動中沒有再違規,并經常以親身經歷提醒身邊人,要引以為戒,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這個事例充分說明,‘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不是一句掛在嘴邊的空話,而是對黨員干部真正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婁煩縣紀委書記劉貴江說,對黨員干部要經常性地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才能使他們少犯錯誤、不“戴銬子”,達到小懲大誡的目的。
那么,基層紀委如何把抓早抓小的要求落到實處,將群眾身邊“四風”和腐敗問題扼于萌芽?
方向其實很明確,就是要聚焦聚焦再聚焦,圍繞“四種形態”,把監督執紀問責做深做細做實。正如王儒林所說的,“發現違紀苗頭就馬上去管,觸犯了紀律就及時處理,該談話的談話、該核實的核實,不怕得罪人,不當老好人,切實解決好對大問題不敢碰、小問題不當事,‘動手術’沒膽識、‘治未病’沒措施,養癰成患、放任自流等問題”。
違紀行為無“小事”,“破法”必自“破紀”始。抓早抓小、動輒則咎,不僅是懲戒,更是治病救人。基層紀委只有時刻牢記黨章賦予的職責,樹立正確的執紀觀,把握和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才能真正起到治病樹、拔爛樹、護森林的作用,營造風清氣正的基層政治生態。
(記者 闞楓)五一假期前夕,中紀委網站開通了針對五一端午期間頂風違紀的監督舉報專區,并集中曝光了諸多發生在高校和黨政部門的違紀典型案例。4月25日,中紀委對7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進行通報,11名領導干部的違紀問題被公開曝光。
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只要發揮巡視利劍作用,確保利劍高懸,讓黨員干部繃緊紀律這根弦,相信無人敢碰紀律“高壓線”,定能守得住廉潔關口,定能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政治氣氛,定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
對“四風”問題保持高壓態勢,馳而不息糾正“四風”,是當今黨風政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大對其的懲治力度,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能手軟,進而對花式“四風”形成震懾力。
作風問題往往會由量變到質變,再到“腐化”,如果不在小問題上“剎住車”,就會沉浸在“溫水煮青蛙”式的效應中慢慢失去自我。
為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嚴肅節日期間有關紀律,狠剎“四風”,2月3日中午,市紀委會同公安、國稅、工商、地稅等有關單位組成檢查組,針對雙節期間“四風”問題殺了個“回馬槍”。
昨日,市紀委通報了五起工作日午間飲酒典型問題,強調嚴肅查處各類頂風違紀行為,對因履行“兩個責任”不力導致“四風”問題頻發的,必須嚴字當頭、從嚴追究。2016年12月9日,宜陽縣衛生局局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給予柳朝偉行政記過處分,對落實主體責任不力的趙保鎮衛生院院長王志剛給予誡勉談話。
1月6日14:35,在衛輝市政府綜合辦公區,檢查組發現衛輝市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楊彥民、李明國2人走路搖晃、疑似飲酒。1月12日,衛輝市紀委、監察局研究后作出如下處理:楊彥民、李明國兩位同志頂風違紀,工作日午間違規飲酒,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
為了延伸巡視監督觸角,2015年4月,省委決定在市縣兩級黨委建立巡察制度,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巡視工作網絡格局。上述負責人表示,截至去年10月下旬,全省排查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4945件,給予黨政紀處分5297人,移送司法機關221人。
為嚴防節日期間“四風”現象反彈,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河南省鄭州市強化監督檢查,于近日開展了“清風鄭州·廉潔雙節”系列專項活動。召開廉潔黨課暨“廉潔雙節”談話會,組織全市各級領導干部觀看警示教育片
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堅決糾正“四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據統計,2016年1月至11月,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規違紀問題3.58萬起,處理5.08萬人,給予黨政紀處分3.75萬人。
貴州赤水河邊的茅臺鎮自古以釀酒聞名,清代的時候這里的酒就遠銷外省。從小作坊到大工廠,茅臺酒從來沒愁過銷售。然而在2012年八項規定剛出臺時,茅臺酒廠第一次經歷了以前沒有遇到過的調整轉型。
宋偉也認為,專門通報與中秋節相關的典型案例,充分說明要守住節點、寸土不讓,以全面從嚴治黨的目標嚴防“四風”反彈。當年8月21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刊文《嚴防花樣翻新的高價月餅“死灰復燃”》,發出“節前預警”,并開通中秋國慶糾正“四風”監督舉報曝光專區。
對檢查中發現的黨員干部出入隱蔽場所違規吃喝行為嚴肅查處,典型問題通報曝光;對非法經營行為從嚴從快查處,并依法予以規范。縣紀委要求全縣各級黨員干部要切實強化紀律意識,養成紀律自覺,不觸“紅線”,不踩“底線”,堅決抵制違規吃喝歪風。
日前,地方紀檢監察部門也陸續公布今年以來糾“四風”成績單,通過不斷加大執紀監督力度,對頂風違紀的嚴肅查處,對隱形“四風”問題細查深挖。近日,該公司黨支部書記、經理吳瑞剛被縣紀委給予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日前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的糾“四風”數據,全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9160起、處理2690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2015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