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0日15:2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2月10日電 近期,東北多地官員向“新華視點”記者坦承,各地紛紛在給統計數字“擠水分”,并反思統計數據造假之弊。
多年來,地方GDP“增速高于全國、總量大于全國”的統計亂象引發公眾質疑。有專家指出,這種“數據掐架”既有重復統計、數出多門和基礎資料不 全等原因,但其深層次則是“數字出官,官出數據”的扭曲政績觀在推波助瀾。相形之下,東北三省部分地方數據造假之風尤甚,不僅誤導中央和地方的規劃決策, 且已演化為破壞黨風政風、損害政府公信力的腐敗推手。
“注水數據”驚動中央巡視組
“如果統計數據不失真,東北經濟發展后勁今天不至于此。”吉林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趙振起認為,從各地固定資產投入上計算,“2010 年底一汽集團的資產總額才1725億,全省每年上萬億的投資,一年要建設多少個一汽?”倘若依照各地匯報的產業成長性計算,東北一些縣域經濟規模都超過香 港了。
今年上半年,遼寧省大連市受工業負增長拖累,在全國副省級城市經濟增速排名墊底。“以一季度為例,工業經濟增長-29.9%,其中價格因素和市場需求不足各占5%,剩下20%是‘擠水分’。”大連市經信委副主任于德虎向記者剖析當期經濟下滑主因。
“相關部門做過一些核查,有些投資數據至少有20%的水分。”黑龍江省工信委投資規劃處處長官英敏證實。僅黑龍江省自行“擠掉”的投資水分,近兩年每年至少數百億元。
2013年,黑龍江省黑河市虛報項目投資19億元,按當年統計公報披露的223億年度項目投資總額計算,“注水”比例為8.5%;遼寧省岫巖滿族自治縣虛增財政收入8.47億元,超過同年實際財政收入的127%,地方統計數據“注水量”之大由此可見。
黑河、岫巖等地的“數據注水”丑聞,今年1月份分別由中央紀委監察部、國家審計署以《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關于2013 年度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向社會公布。自去年2月底開始,中央第四巡視組、第十一巡視組、第八巡視組先后向吉林、遼寧和黑龍 江三省反饋巡視情況,各地對經濟“數據注水”問題反映強烈,各巡視組也都將之列為黨風廉政和作風建設的突出問題進行反饋要求整改。
“如果不是當初吹得高,現在也不會掉這么厲害”
前幾年,東北曾流傳這樣一副對聯:“上級壓下級,層層加碼,馬到成功;下級哄上級,層層摻水,水到渠成”。
“如果不是當初吹得高,現在也不會掉這么厲害。”一些基層官員反映部分經濟數據造假嚴重,不僅GDP增速、投資、消費和進出口等數據“大水漫灌”,甚至連棚戶區改造、城鄉居民收入等數據也被篡改。
2014年底,遼寧阜新市、葫蘆島市虛報年度新開工任務數,比實際開工數合計超過2萬余套,占上報開工數52.8%和29.3%;吉林省四平市 虛報8165套,占上報開工數87.2%,審計發現后又編造完成基礎打樁6938套,截至今年5月份仍有6356套未開工。近期,吉林省對四平市、省住房 和城鄉建設廳8名責任人給予相應政紀處分和組織處理。
為了維護虛高“注水數據”不露餡,一些地方官員甚至采取“無收入來源空轉財政收入、有收入來源的列收列支及借款繳稅、違規調整入庫品種和截留侵占上級收入和違規提前征收稅款入庫”等更為隱蔽手段,在公共財政收入上大做手腳。
2014年,審計署對莊河市塔嶺鎮審計發現:2013年全鎮公布財政收入比實際財政收入高出2534萬元,虛增16.24倍。相鄰的普蘭店市將 全市2014年公共財政收入,由年初預算53.35億元下調為33.85億元,降幅近20億元。大連市針對虛增財政收入進行專項整治,對莊河市、普蘭店市 主要領導提出嚴肅批評,并對塔嶺鎮鎮長作出免職處理。”
盡管各級官員都深知“注水數據”的危害,但面對來自上級考核、地區競爭和自身升遷等壓力和沖動,最終往往還是硬著頭皮“層層分解指標、人人攤派任務”,難得糊涂。
“東北黃金十年兩位數的增長,數字挺好看但經濟很難受,弄到最后各省都在擠水分。”阜新市副市長金東海說。
防止“注水數據”須多管齊下
國家統計局早就提出,要將弄虛作假作為統計領域最大腐敗來治理。對于過度崇尚GDP增長的地方官員而言,無論多報虛報、瞞報謊報,還是少報漏 報、憑空捏報,只要能轉化為政績指標,至多被視為作風不實而敷衍了事。這種失之于寬的縱容行為,助長一些地方統計數據競相摻水,其社會危害程度并不亞于貪 腐。
“注水數據不是騙國家就是騙百姓,一定有個人利益在里面。”遼寧省鞍山市經信委副主任孫祎明等人認為,當前,要保證經濟數據質量就必須完善統計問責制,追究涉事官員的責任,確保擠干經濟統計數據中的水分,對造假行為予以嚴懲,讓干部吹不起“數字牛皮”。
雖然統計法明確規定“利用虛假統計資料騙取榮譽稱號、物質利益或者職務晉升的”,除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外,還要“取消其榮譽稱號,追繳獲得的物質 利益,撤銷晉升的職務”,但在實際執行中極少有人為此丟官。有關專家指出,既然注水數據真相是一筆糊涂賬,自然沒有人為此擔責;既然無人為此擔責,注水數 據問題自然長期存在,兩者互為因果。
為徹底解決數據“注水”問題,東北三省以中央巡視組反饋整改為契機,自去年以來重點整飭經濟數據弄虛作假作為。黑龍江省制定出臺《黑龍江省產業 項目推進責任主體考核辦法》和《反對弄虛作假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工作方案》,調整考核指標和分數權重,對統計指標進行規范。記者在《牡丹江市整治投資指標數 據上弄虛作假工作實施方案》中看到,重點清理固定資產投資額指標的弄虛作假和不規范行為,主要包括統計調查對象造假和統計數據資料造假兩項內容。
吉林省采取調整全年GDP增速,改進各部門和市(州)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指標,以拓展延伸“德能勤績廉”考察范圍和內容為重點,幫助各級領導班子 和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遼寧省調整財政收入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取消利用外資指標和城區財政收入指標考核排名,調整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對寅吃卯糧、空 轉收入等問題開展自查整改,堅決遏制財政收入征管中的弄虛作假行為。(記者劉荒、齊海山、梁書斌、王炳坤、辛林霞)
2013年年初,新任站長劉某來加油站與張某辦理交接,張某因心有怨氣,以各種理由推脫,致使交接工作無法完成。辦案檢察官告訴記者,油罐注水,造成多輛車損壞,導致加油站汽油損失26萬余元,張某的行為已觸犯《刑法》相關規定,涉嫌破壞生產經營罪。
2013年年初,新任站長劉某來加油站與張某辦理交接,張某因心有怨氣,以各種理由推脫,致使交接工作無法完成。辦案檢察官告訴記者,油罐注水,造成多輛車損壞,導致加油站汽油損失26萬余元,張某的行為已觸犯《刑法》相關規定,涉嫌破壞生產經營罪。
【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穩中趨緩,房地產開發投資高位回落 隨著政府房產調控政策的陸續落地,房地產開發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是一個全國性的現象,河南也不例外。
題:一季度中國經濟數據呈九大亮點 進出口迎強勁開局 2017年中國外貿迎來久違的強勁開局,一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6.2萬億元,同比增長21.8%;其中出口3.33萬億元,同比增長14.8%;進口2.87萬億元,同比增長31.1%。
開年數據表現較好,整體Price-in但有些領域超預期。盡管從年初至3月中旬都處于月度經濟數據的真空期,但從同期高頻數據看,1-2月經濟顯然在高位,除了PMI之外,發電耗煤、高爐開工率、粗鋼產量、挖掘機銷量、挖掘機利用小時數都可以證實這一點。
2016年8月,遼寧省委在巡視整改通報中指出:“對全省各地區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進行嚴格評估審核,做到基層數據準確、宏觀數據匹配,指標統計數據客觀真實。
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7%。第三產業拉動三季度經濟趨穩、消費對經濟的貢獻不斷增強,工業增速加快,從系列經濟指標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亮點明顯,好于預期。
雖然宏觀經濟形勢仍然十分復雜,特別是國際經濟仍處于非常困難的狀態,我國經濟也在內外矛盾的共同影響下,面臨著下行壓力,但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作為衡量經濟數據、經濟增長指標有效性的鐵路貨運量、發電量和信貸數據,則出現了持續改善、穩步反彈的跡象。
在東北經濟轉型的過程中,正是被權力“美容”過的數據,讓這些地區,在面臨經濟“積弊”的時候。
國家統計局今日將召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公布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等經濟數據。此次是官方在實行分季核算這一新的標準后,首次公布GDP。
此次是官方在實行分季核算這一新的標準后,首次公布GDP。
國家統計局今日將召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公布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等經濟數據。此次是官方在實行分季核算這一新的標準后,首次公布GDP。
據了解,截至7月21日,共計有21個省(區、市)公布了當地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各地GDP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長速度均快于一季度,且僅河北一省增速慢于7%的全國平均速度。除東北地區數據尚未公布外,東、中、西部省份普遍出現了經濟趨穩回暖跡象,其中又以東部最為明顯。
業內人士表示,低通脹壓力仍然偏大,最快6月份迎來降準降息。
當然,這要求國家產業創新政策做出適當調整,更需要各級地方政府的具體施政者能夠快速適應新的增長動力。地方政府唯有從政策落實、改進行政作風、強化服務意識上下手,才能適應“互聯網+”新潮流,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