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6日07:06 來源:中國新聞網
11月18日,湘江長沙段水位持續上漲。自11月11日以來,湖南省南部出現連續強降雨,局部地區大暴雨。受強降雨影響,湘江中上游發生了196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冬汛,湘江部分站點超警戒水位。楊華峰 攝
11月,中國北方多地頻現強降雪,局地氣溫更逼近歷史同期極值,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南方多地還重現“暑熱”,局地持續30℃以上高溫。此外,江西、湖南等地則出現罕見冬汛,遭遇洪災威脅。氣象專家表示,近期在中國多地出現的極端天氣或與長時間持續的厄爾尼諾現象相關。
北方暴雪南方冬汛 中國多地遭遇極端天氣
近期,中國北方多地遭遇暴雪天氣,中央氣象臺連續發布暴雪和寒潮預警。在北京,進入11月以來,連續的陰雨雪天氣持續籠罩京城,連續多場強降雪讓北京也發布了暴雪與結冰預警。
降雪之后的北京繼續遭遇氣溫大跳水,根據之前氣溫實況和未來預報計算,今年11月下旬,北京的平均最高氣溫預計只有0.1℃。已有媒體預測,北京將刷新64年最寒冷的一個11月下旬。
除了暴雪與低溫,根據氣象監測,11月4日以來,中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持續陰雨寡照天氣,平均每日日照不足2小時,較常年同期偏少5成以上,大部地區寡照持續時間達1961年以來之最。
今年全國多地頻現極端天氣,其中,北方多省份遭遇罕見強降雪。中央氣象臺22日18時同時發布暴雪藍色預警和寒潮藍色預警。預報稱,22日20時至23日20時,內蒙古、山西、河北、遼寧、吉林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雪或暴雪,累積降雪量有5~15毫米,新增積雪深度3~12厘米、山區可達15厘米。
除了北京,11月22日內蒙古多地日降雪量超過極端日降雪量閾值,出現極端降雪事件。其中,首府呼和浩特市日降雪量10.5毫米,超過歷史極端閾值(6.5毫米)將近一倍。
北方暴雪低溫之際,中國南方多地的天氣也一反常態。不久前,南方多地曾長時間高溫不退,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更出現了30℃以上高溫。相關信息顯示,僅11月18日,廣西14個地市中就有7個地市的最高溫度超過30℃。
此外,根據監測,11月以來,南方地區出現持續強降水天氣,江南大部雨日較常年同期偏多6~10天,局地偏多12~14天。湖南、江西、浙江、廣西、廣東、福建等6省 (區)平均降水量比常年11月降水總量偏多1.5倍,為歷史同期最多。強降水致使湖南、廣西、江西出現歷史罕見冬汛,廣西桂江、湖南湘江、江西贛江和撫河 等30余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11月22日,北京在周日迎來了第二場降雪。圖為天安門廣場上武警戰士在雪中紋絲不動堅守崗位。
“怪天氣”探因:超長厄爾尼諾現象作祟?
南方冬汛、北方暴雪,這樣的天氣是否正常?氣象專家分析,進入深秋,中國氣候有兩個明顯特點,一是南方降水顯著偏多,二是,華北等地出現雨雪天氣,氣溫偏冷,而這些極端天氣或都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
中國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江吉喜向中新網記者分析,極端天氣的出現與厄爾尼諾現象有關,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主要還是受大氣環流影響。“今年的大氣環流有些異常,因而導致了中國多地持續的極端天氣,強厄爾尼諾則有力地起到助推作用。”
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監測,2014年5月發生的厄爾尼諾事件已經持續了19個月,持續時間為史上最長。峰值和強度值均僅次于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的極強厄爾尼諾事件,為歷史第三強。
國家氣候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周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前厄爾尼諾現象已接近成熟,而且快進入到鼎盛階段,即將到達峰值。
周兵說,當前北方的雨雪天氣與厄爾尼諾有間接關系。“盡管中國中高緯度地區和厄爾尼諾的關系并不直接,但是其帶來的間接影響在慢慢顯現。”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高級工程師孫冷也表示,中國南方近期多雨氣象過程是受到了極強厄爾尼諾的影響。“除了長江流域的冬汛,厄爾尼諾還導致華南多地出現異常天氣。今年入冬以來,廣東多地迎“暖冬”,連日來全省最高氣溫達30℃以上。”
厄爾尼諾知多少?曾引發1998年長江大洪水
什么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因太平洋表面海水溫度變暖而引發的一個現象,會造成全球一些地區降雨異常增多而另一些地區又異常干旱。通常,受這一現象影響,類似印度、印尼和澳大利亞等國較為干旱,而東太平洋以及南美國家則降雨增多。
聯合國機構世界氣象組織16日說,今年的厄爾尼諾現象將是超過15年來最糟糕的一次,已造成一些嚴重干旱和洪災。
此次厄爾尼諾已導致全球極端氣候事件明顯增多。以南美為例,有媒體今年5月報道,南美洲多國深受厄爾尼諾影響,遭遇洪澇災害,巴拉圭、巴西(南部)、阿根廷3國36萬多受災人民被迫背井離鄉。而一直被認為水資源充沛的巴西發生了1930年以來最嚴重的旱災,936個城市水資源告急,巴西農業區遭受1965年以來的最大損失。
孫冷表示,極強厄爾尼諾如何影響中國天氣氣候是一個難題,因為中國處于厄爾尼諾發生區的上游,影響途徑復雜多變。
歷史上,厄爾尼諾曾多次造訪中國。據統1951年至2000年全球發生過15次厄爾尼諾事件,14次中國都出現了暖冬。1986年以來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持續偏高,厄爾尼諾頻繁發生,中國連續20年都出現了暖冬。其中,發端于1997年4月的1997/1998年厄爾尼諾事件,導致長江流域1998年特大洪水,釀成重大損失。
江吉喜說, “未來幾個月厄爾尼諾還將繼續影響中國。在今年冬天,南方的降雨會偏多,尤其,江南到華南北部一帶將會是多雨區;而北方,從華北一直到黃淮、江淮,降雨會相對偏少。”
暴風伴隨著強雷雨天氣22日襲擊德國北部大片地區,其造成的事故目前已導致至少兩人喪生。當天午后,包括柏林在內的德國北部多地出現強降雨和大風天氣,到晚間升級為強雷雨;局地還伴隨有冰雹。
極端天氣之下,不少公共交通的出行效率與安全性都要大打折扣。這個時候,恐怕沒有什么比安全更讓每個“交通人”牽腸掛肚,也沒有什么比安全更讓公共利益所折服。
“漂浮球”未來城市直徑約500米,配有旅館、居民區和商業區。這種未來漂浮城市名為“海洋螺旋”,由日本東京清水建設株式會社(Shimizu Corp)與東京大學、日本海洋與地球科技研究社(Jamstec)聯合設計推出。
美國科學家Brandon Goforth,專注于研究生物和自然景觀。龍卷風和風暴這種令人聞之膽寒的極端天氣,對于Brandon來說卻更像是上天賜予的禮物,每拍攝到精彩的風暴照片,他便雀躍不已,這也令他在拍攝極端天氣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3日報道,近日,專注于最劇烈的颶風和龍卷風的“風暴追蹤者”麥克·歐賓斯基(Mike Olbinski)抓拍到了一組反應美國颶風天氣的照片。對拍攝的狂熱使得這位三個孩子的父親不得不經常長途旅行,從亞利桑那州到堪薩斯州、得克薩斯州,再到加利福利亞,只要哪里有機會拍攝,他就出現在哪里。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3月11日報道,全球暖化造成世界氣候變遷,極端天氣狀況可能逐漸成為常態。達美航空是美國第3大航空公司,預計2014年第1季每位乘客平均里程數的花費,與2013年同期相比每1英里會增加3%至4%。
【環球網綜合報道】受急速發展的低氣壓影響,日本全國大面積地區出現大范圍暴風極端天氣。受極端天氣影響,日本多條JR鐵路線路停運,甚至發生脫軌事故。預計截止到8日,西日本、東日本和北日本的陸地最大風速會達到20米/秒,海上最大風速會達到25/秒米到28米/秒之間。
市教育局近日公布《關于做好氣象災害紅色預警響應停課安排工作的通知》,明確相關預警標準及響應措施。
6月13日,記者從市農業畜牧局獲悉,今年三夏麥收接近尾聲時遭遇極端天氣,給農業生產造成一定損失,但由于我市積極應對,采取得力措施扎實推進三夏工作,災情對今年夏糧總收成影響不大。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全力以赴做好三夏搶收搶種工作的緊急通知精神,積極應對極端天氣變化,近日,我市扎實安排三夏搶收搶種工作,確保夏糧豐產豐收、秋糧適時播種。
記者4日從位于煙臺的交通運輸部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獲悉,3日,受極端天氣影響,遼寧大連附近海域多艘船只遭遇險情。15時48分,北海第一救助飛行隊大連基地又接到救助信息:在大連東北72海里處,“遼莊漁11085”、“遼莊漁11095”兩船無法靠岸,船上4人遇險。
鄭州市區目前超過300萬輛的機動車保有量,無疑加劇了冬季的大氣污染狀況,機動車尾氣治理始終是重點。
今年夏天,致命的熱浪橫掃印度各地,部分地區氣溫達到了48度,導致超過1100人死亡。6.在中國,厄爾尼諾會使雨帶南移,導致北旱南澇,北方地區有可能出現極端高溫。厄爾尼諾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面積異常升溫的現象。
一場可能是有記錄以來最強的厄爾尼諾現象正在形成。
今年夏天,致命的熱浪橫掃印度各地,部分地區氣溫達到了48度,導致超過1100人死亡。6.在中國,厄爾尼諾會使雨帶南移,導致北旱南澇,北方地區有可能出現極端高溫。厄爾尼諾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面積異常升溫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