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9日10:18 來源: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11月8日電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1月7日報道,科學家稱,用玉米油或葵花籽油等植物油做飯,可能導致包括癌癥在內的多種疾病。科學家推薦使用橄欖油、椰子油、黃油甚至豬油替代普通植物油。
研究發現,普通植物油加熱做飯時會產生大量醛類化合物;而醛類化合物可能導致癌癥、心臟疾病以及癡呆等多種病癥。
德蒙特福德大學的生物分析化學教授馬丁·格魯特維爾德(Martin Grootveld)表示,英國一份普普通通的、由植物油烹飪而成的炸魚和薯條當中,所含有的致癌醛類化合物的含量超出了世界衛生組織健康標準的100到200倍。相對而言,如果改用黃油、橄欖油、豬油、或者椰子油,產生的醛類物質就大為減少;其中尤以椰子油最為健康。
另外,牛津大學的神經科學教授約翰·斯坦還通過研究發現,植物油能夠產生脂肪酸,對人體的害處相當于氣候變化帶給地球的威脅。斯坦表示,植物油能產生Ω-6脂肪酸,從而在大腦中取代Ω-3脂肪酸,致使后者含量顯著降低。
斯坦說:“如果你吃了太多玉米油或者葵花籽油,大腦就吸收了太多Ω-6,從而有效地趕走了Ω-3。我相信缺乏Ω-3可能會帶來不少麻煩,比如心理健康或者難語癥等問題。”斯坦表示,他自己現在已經不吃葵花籽油和玉米油了,全部換成了橄欖油和黃油。
通過一系列研究、實驗,格魯特維爾德相信植物油有害健康。他說:“幾十年來,官方一直警告我們,說黃油和豬油有多壞。但是,我們發現,就煎炸、炒菜來說,黃油非常非常得好,豬油也一樣。人們一直說,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當中的多不飽和物有多健康。但是你在炒鍋和烤爐里面大量使用它們的時候,它們會經歷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積累出一大批有毒的化學物質。”
格魯特維爾德建議,人們應該盡量避開復函多不飽和物的植物油,能少吃就少吃。
世界衛生組織此前也曾表示,食用紅肉和培根會增加患癌風險。(信蓮)
為進一步推進食用油生產企業食品安全追溯體系的建設,日前,河南鄭州市食藥監局食品生產監管處組織召開了鄭州市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質量安全體系追溯系統培訓會,鄭州市轄區內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將免費安裝使用鄭州市食用植物油生產企業質量安全體系追溯系統。該追溯系統的運用,在河南尚屬首例。
關于植物油的幾大誤區
時下談癌色變的朋友在圈里盛傳起了美國公布的“十大抗癌食物”榜單,其中一種是三文魚。為何會有三文魚?因為科學家發現,深海魚油中的主要成分“ω-3多不飽和脂肪酸(簡稱ω-3)”,是抗癌高手。
研究發現,普通植物油加熱做飯時會產生大量醛類化合物;而醛類化合物可能導致癌癥、心臟疾病以及癡呆等多種病癥。
1月31日凌晨拍攝的事故現場。當日1時40分許,江蘇省泰州市過船港務有限公司一植物油儲罐爆裂倒塌,產生的沖擊波波及周圍的儲罐,鄰近建筑受壓垮塌,近萬噸植物油大面積泄漏。截至發稿時,事故已造成2死3傷。楊海 攝 圖片來源:新華網
近日,許昌縣食藥監局在全縣范圍內展食用植物油塑化劑專項監督檢查,旨在強化食用植物油生產安全監管,消除食用植物油塑化劑污染風險隱患。
日前,國家食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2015年第15期《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組織全國糧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江南大學、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專家對有關問題進行科學解讀。
當日1時40分許,江蘇省泰州市過船港務有限公司一植物油儲罐爆裂倒塌,產生的沖擊波波及周圍的儲罐,鄰近建筑受壓垮塌,近萬噸植物油大面積泄漏。當日1時40分許,江蘇省泰州市過船港務有限公司一植物油儲罐爆裂倒塌,產生的沖擊波波及周圍的儲罐,鄰近建筑受壓垮塌,近萬噸植物油大面積泄漏。
2015年7月7日凌晨4時,武漢市漢口永清街,82歲的張太婆坐在一家醫藥商店前,等候領取一壺植物油。但她僅排到了第10名,在她前面,還有9名太婆。 關注送驚喜!
2015年7月7日凌晨4時,武漢市漢口永清街,82歲的張太婆坐在一家醫藥商店前,等候領取一壺植物油。但她僅排到了第10名,在她前面,還有9名太婆。 關注送驚喜!
油炸食品明明會長胖可為什么還是想吃?因為實在太好吃了有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