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03日07:47 來源:環球時報
英國《每日星報》1日爆料稱,英情報機構認為,“中國間諜對英國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比極端組織還大。其中,‘美人計’和網絡攻擊是他們使用的兩個主要手段。”
報道稱,針對“中國間諜威脅”,英國當局已向所有現任和離任的情報機構官員發出“最高機密警告”。英國陸軍情報六局(簡稱軍情六處)一份備忘錄寫道:“中國間諜機構的行動變得越來越主動以及富有進攻性,他們將目標鎖定在英國前安全和情報人員及其家屬身上。與中國大陸和香港有生意往來或社會利益的前特工是重點目標。”該備忘錄還強調,中國間諜也會接近與中國沒有往來的特工。該備忘錄因此提出建議:前特工應盡量避免前往中國。如果有人計劃去,歡迎前來咨詢,“我們將提供更具體的應對方案”。
《每日星報》援引不具名的消息人士的話稱,中國間諜仍在使用“雖然老套,但是很有用的‘美人計’”對中年商人和政府官員下手,“有數百名美女引誘孤獨的男性與其上床,提供絕妙性服務的同時套情報。如果這招不靈,她們會進行敲詐”。據悉,已經有數名英國前高級特工中了此招。
該消息人士稱,中國另外一個竊密的主要途徑是黑客攻擊。英國《每日鏡報》稱,軍情五處認為,針對英國公司的網絡攻擊主要來自與中國軍方有聯系的“61398部隊”。該部隊大本營位于上海一幢白色建筑,由數百名懂英文的電腦專家組成,其唯一的工作是從美國和英國盜取機密。文章稱,中國一直否認該部隊的存在。
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網絡空間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秦安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英國媒體這種不靠譜的報道令人驚訝,所謂“百名美女色誘英國特工”信手寫來,沒有明確的消息源,更像是007的劇情。而且所謂的“61398部隊”是兩年前美國網絡公司抹黑中國的事情,現在英國媒體老調重彈,編寫蹩腳劇本的痕跡更加明顯。
據了解,《每日星報》是英國的一份流行小報,價格便宜,受“草根”喜歡,主要報道熱門人物、八卦新聞,體育新聞占據其大部分版面。(環球時報駐英國特派記者 黃培昭 環球時報記者 張怡然)
那天晚上,滿心期待的吳某早早的便趕到公園,而此時暗中等待的葛某一見到吳某,便與同伙一擁而上,將吳某按倒在地,并用隨身攜帶的水果刀捅吳某幾刀。
最終,鐘某因“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國家秘密”被梅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判處監禁10年零6個月,得到了法律的嚴懲。有了身處部隊的便利,唐某不僅自身充當“觀察哨”,還大肆攀拉部隊人員,套取軍事秘密和情報。
報道稱,針對“中國間諜威脅”,英國當局已向所有現任和離任的情報機構官員發出“最高機密警告”。
據悉,已經有數名英國前高級特工中了此招。
時長:25分44秒
19日晚上7時,專案組民警順藤摸瓜,一路追擊北上,在鶴壁市一賓館里發現了“扶立兵”和同伙的登記入住記錄。專案組通過蹲坑守候和細心排查,確定了“扶立兵”和同伙入住的賓館房間。
在眾多媒體強勢的關注下,此前名聲不顯的重慶永煌實業集團本周一躍成為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公司。據媒體報道,肖燁、趙紅霞等所在的永煌集團近幾年在重慶各區縣中標的市政類工程項目達數十個。
黑調查公司受房地產商委托,連續3天跟蹤偷拍某政府工作人員,欲尋找女子配合上演“美人計”,將其拉下馬;受委托欲使懷孕4個多月的孕婦張紅流產。目前,李平、李杰、何勇、羅明、畢剛已被刑事拘留,申霞取保候審。
李某將消息通知了執行法官,執行法官和李某守株待兔,在約定的地方見到了失蹤一年的臧某并帶回了法院,在法律的強大威懾和執行法官的教育之下,臧某及時履行了法律義務,償還了李某的勞務費用和遲延履行利息。執行法官和李某妻子合演了一出“美人計”逼迫臧某現身履行了法律義務,該案順利結案。
李某將消息通知了執行法官,執行法官和李某守株待兔,在約定的地方見到了失蹤一年的臧某并帶回了法院,在法律的強大威懾和執行法官的教育之下,臧某及時履行了法律義務,償還了李某的勞務費用和遲延履行利息。執行法官和李某妻子合演了一出“美人計”逼迫臧某現身履行了法律義務,該案順利結案。
國際在線專稿:據韓國《中央日報》7月16日報道,韓國國防部中校軍官因陷入武器中介商的“美人計”而泄露了數十條韓國陸海空三軍防衛力量改善事業的軍事機密,首爾中央檢察院15日公開了泄密案件的調查結果。
因陷入武器中介商的“美人計”。
依約和“美女”見面,剛到就被等待已久的法院干警制伏,當了幾年“老賴”的蘭煥終于承認錯誤。執行人員對蘭煥做了思想工作后,蘭煥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希望通過履行法院判決得到女兒的諒解,并通知家人支付了三年的撫養費4008.6元。
依約和“美女”見面,剛到就被等待已久的法院干警制伏,當了幾年“老賴”的蘭煥終于承認錯誤。執行人員對蘭煥做了思想工作后,蘭煥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希望通過履行法院判決得到女兒的諒解,并通知家人支付了三年的撫養費4008.6元。
據《參考消息》10月23日報道,香港《南華早報》10月22日發表題為《中國女侍者以“甜蜜陷阱”捕獲高科技公司高管》文章,文章援引日本一份新聞雜志的消息稱,日本高科技公司的數名高管、工程師陷入了京都某高級酒吧中國女侍者的“甜蜜陷阱”。在失蹤前,這家酒吧的中國經理曾因多起假結婚事件而受到警方傳訊,其中一起涉及一名32歲的酒吧女侍者與日本自衛隊一名52歲的隊員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