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15:09 來源:財經網
微博截圖
自三大運營商宣布流量當月不清零后,近期有不少網友表示發現流量消耗變快了,紛紛質疑存在流量偷跑情況,但苦于無法證實。
有網友“我是馬甲馬老師”質疑@中國移動 偷跑流量:此網友本月9-20日在國外,且取下SIM卡并未使用,仍“被消費”了數百MB流量。
中國移動方面表示“流量不會跑得快”,并強調“計費誤差,雙倍返還”,”請小伙伴們放心玩耍“。中國聯通官微則發聲反駁 稱,流量計費工作規范、準確, 計費系統有著嚴格的檢查校驗機制,通過了各級主管部門和獨立第三方的檢測,不存在惡意虛假計費。有業內人士也稱,運營商“克扣”流量不現實,猜測或是個別 手機軟件“偷走”流量。
“丁家豬”一直自帶流量,而網易味央的巨額融資又一次讓眾人驚覺,豬似乎終于飛上了資本的風口。4月28日,網易味央宣布獲1.6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美團點評、創新工場領投,京東戰略投資。
根據交通運輸部《重大節假日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實施方案》,今年春節假期高速公路七座(含七座)以下客車免費通行。春運期間有4次流量高峰:第一次流量高峰,將出現在臘月二十二;第二次流量高峰,將出現在臘月二十七;第三次流量高峰,將出現在正月初六;第四次流量高峰,將出現在正月十六。
29日,國內漏洞報告平臺烏云的一則漏洞公告顯示,中國移動、電信和聯通存在流量計費系統漏洞,用戶可以利用該漏洞從而使用遠遠超出其套餐的流量。
用戶可以利用該漏洞從而使用遠遠超出其套餐的流量。
每天都有大量流量在用戶不知情下流失。有數據顯示,國人一年為此多付出至少近400億元。
自三大運營商推出10月起手機流量單月不清零后,近日,有網友吐槽流量消耗過快,懷疑運營商在“偷流量”。
三大運營商集體否認。
自三大運營商推出10月起手機流量單月不清零后,近日,有網友吐槽流量消耗過快,懷疑運營商在“偷流量”。
記者上午從三大運營商獲悉,投訴的用戶流量經查之后屬于正常,網上流傳說法并不屬實。
三大電信運營商自10月1日推出“流量不清零”政策已有20多天,但消費者似乎并“不買賬”。反倒是,有一些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中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
自10月1日起,三大運營商將正式面向手機用戶全面開放套餐內流量單月不清零服務。用戶當月剩余流量可轉存至下月繼續使用。
日前,有傳聞稱中國電信將從今年10月1日起執行套餐流量不清零,引發外界關注。中新網IT頻道在致電三大運營商后了解到,移動、聯通暫無該計劃,中國電信流量不清零套餐僅針對電信新推iFree卡。
工信部已確定全國范圍固定寬帶資費下調的時間表。聞庫說,有的小區物業不同意、不配合,或收取高額入場費、協調費、分攤費等不合理費用,造成電信企業難以進入小區進行光纖改造。
工信部確定10底前完成寬帶降費調整,現正推動當月流量不清零措施。
推動企業推出了面向所有移動用戶的、能夠普惠的當月套餐數據業務流量不清零措施,這項工作正在推動當中。繼續做好移動通信轉售業務對民營企業開放試點和寬帶接入市場引入民營資本工作,通過競爭促進資費水平持續下降和服務質量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