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本顯示,“皮革明膠”曾流向多家乳制品、飲料企業 果凍、冰淇淋、老酸奶到底有沒有“中槍”?
徹查所有使用明膠食品企業 一個不漏
質檢總局要求各地徹查嚴打 食藥監局責令9家藥企立即召回不合格批次藥品
被曝鉻含量超標的“有毒膠囊”事件,連日來在全國范圍繼續發酵。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從北京到上海,從東北到四川……媒體公開報道顯示,目前至少已有10個省(市、區)牽涉其中。
讓人揪心的是,從皮革廢料到工業明膠,又從工業明膠到“有毒膠囊”,再從“有毒膠囊”到普通消費者,這條有毒產業鏈已經波及中國大江南北。
更有甚者,河北一明膠生產企業的供貨記錄顯示,該廠供貨企業包括多家生產食品添加劑、冷飲、乳制品和飲料企業,其中還有多家國內知名乳品企業。
波及食品
“我們當地人都不敢吃
果凍、冰淇淋”
一場大火后,緊接著是連續兩天的強拆,到前天,河北阜城縣當地40多家明膠作坊已被夷為平地。
大火發生在當地最大的一家明膠企業——河北學洋明膠蛋白廠。阜城縣政府隨后證實,該廠經理宋訓杰為隱匿銷毀證據,涉嫌在廠區內縱火,目前已被拘留。
當地村民說,大火是為了避免整個產業鏈被完全曝光。
“他們除了給生產藥用膠囊的廠子供貨,還經常(把工業明膠)賣給生產雪糕、乳制品和飲料的廠子,我們當地人都不敢吃果凍和冰淇淋這些食品。”
有媒體記者在失火后的雜物堆里找到一本半個巴掌大小的冊子,上面記錄了該廠2000年的經營賬目。
供貨記錄顯示,該廠供貨企業包括多家生產食品添加劑、冷飲、乳制品和飲料的企業,其中還出現多家國內知名乳品企業的名字,北京三元食品也名列其中。
對此,三元方面昨天發聲明予以否認,稱三元并未與學洋明膠廠有業務或財務往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