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日,廣州,在機場高速黃石南入口的天橋底下,有長約30米的錐形路面設施。圖片來源:cfp
國際在線消息:在白云機場高速黃石南入口的高架橋,上橋處和下橋處的橋面下,近200平方米的平地上長滿了森然的“牙齒”,約2000個水泥錐整齊地排列其上,每行約100個,每列約20個。底座呈正方形,邊長及錐體高度約10厘米,每個間距約10厘米。從遠處望去,如同一排排讓人不寒而栗的矛尖。記者看到,水泥錐隊列中有許多已松動,還有幾處被清理出來,空著的地方可讓人躺下。
在馬路正中間,機場高速橋面下,布滿的則是長方形水泥磚,長約100米、寬約2米的地面上,水泥磚交錯排列,密密麻麻。
據一名附近學校的中學生稱,從他記事起,這些水泥錐和水泥磚就在這里。一名環衛工稱,可能是防止行人亂穿馬路,但附近沒有斑馬線,這些東西阻擋不了行人穿梭其間。
路邊的商戶猜測,這些水泥錐的存在是為了不讓流浪者晚上露宿,“這一帶流浪漢確實很少”。
五山路與翰景路交界:一片水泥錐立起已多年
位于天河區五山路與翰景路交界處的高架橋下,水泥錐面積數十平方米,緊挨著圍墻,圍墻另一側是高鐵鐵道。附近清潔工李先生說,這處已建起數年,但他不知道是何時、何單位所建。
橋下有一片空地,一些貨車司機常臨時停車此處。司機劉先生稱,在廣州亞運前,這里就已有這片水泥錐,他估計是為了防止有流浪者睡在此處。昨日記者在此橋下看到,一名流浪者靠墻坐在一處廢棄的沙發上。附近橋下的綠化帶邊,擺著幾塊木板。劉先生稱,常有流浪者在此過夜,無人干涉,也無人管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