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粉絲捐一元 為“巴掌學校”建校舍》追蹤
□首席記者 李釗 通訊員 李凱 文圖
本報駐馬店訊
“挖掘機來了,混凝土攪拌機來了,今天就要動工給娃們建寬敞明亮的校舍啦——”5月2日一大早,群山深處的泌陽縣馬谷田鎮馬莊村的山民給本報記者打電話。
A
不到一個月,上海80后送來16萬元
如果馬莊沒學校,馬莊及其附近的幾個小山村的孩子就沒學上。馬莊的徐云玲老師,在自家門前蓋了3間低矮房子,在那里至今已獨自一人執教了26年。
那3間低矮校舍現已破舊,當地山民形象地稱之為“巴掌學校”。本報多次對徐老師和她執教“巴掌學校”進行報道。“‘巴掌學校’,經大河報報道早在3年前就已成為百度詞條。”上海跳躍網絡CFO滕飛說:“徐老師的執著令我們80后非常感動,幫一把‘巴掌學校’是我們由衷的心愿。”
今年4月1日,上海跳躍網絡官方微博在滕飛的“游說”下,做出一個決定:從即日起,其官方微博每增加1位粉絲,就向河南的“巴掌學校”捐1元建校款。“我們計劃把捐助分為三個階段,1萬元、5萬元和10萬元。即增加1萬個粉絲捐1萬元,增加到5萬個粉絲時再捐5萬元,增加到10萬個粉絲時,再送來10萬元。捐16萬元足能保證‘巴掌學校’建起寬敞明亮的幾間教室。”
4月11日,上海跳躍網絡官方微博粉絲增加數突破5萬人;跳躍網絡CFO滕飛乘機趕到河南,給徐老師又送來了5萬元現金。
4月25日,其官方微博粉絲增加數突破10萬人,上海跳躍網絡官方微博及時給徐老師匯來了10萬元建校款。
B
捐出自家老宅建新校舍
5月2日下午4時,本報記者趕到“巴掌學校”,見“巴掌學校”的3間低矮破舊校舍并沒被扒掉;被扒掉的,而是校舍后面的一處老宅。
“那是我家的房子,全扒掉,建校舍。”輪椅上的徐老師說。
徐云玲老師,3月31日送學生回家的路上摔斷了腿,住院20多天,腿上打著鋼板坐著輪椅又回“巴掌學校”上課去了。徐老師說:把自家的老宅捐出去,也是因為怕扒校舍耽誤孩子上課。
徐老師家,四間東屋,三間北屋,房前是寬敞的大院子。2日下午6時,她家的7間房子全被推土機推倒。“在老宅上,用跳躍網捐的16萬元,建兩間標準化教室,一間電腦室,一間圖書室,一間廚房,一間孩子吃飯的食堂,再建一間我和老伴住的地方。”徐老師說:因資金到位,一個半月新校舍就能建成投入使用了。
C
浙江衛視募捐來11萬元
徐老師和“巴掌學校”的故事,浙江衛視的《夢想新生活》專欄早在去年也已開始關注。
本報去年3月11日A22、A23版以《大山深處 他們用堅守撐起方寸課堂》為題報道這一消息后,浙江衛視主持人朱丹手持本報的這篇報道來到河南,進深山找到徐老師,徐老師說:教室太破舊了,光線又暗,她的夢想,就是“給山里娃兒建一所寬敞明亮的教室”。
朱丹做的徐老師節目播出后,浙江社會各界被徐老師的精神所感動,紛紛捐款。“現已送來了一萬元,還有10萬元近期將送來。”徐老師說:“將用浙江衛視募捐來的11萬元,趁暑假放假期間買磚拉起圍墻,建起籃球場。”
據徐老師介紹,自大河報報道她和她執教的“巴掌學校”以來,全國各界的愛心紛至沓來:各地和各界已捐來了上萬冊青少年讀物和數十臺電腦。新校舍建成后,被電腦和圖書武裝的電腦室、圖書室,絕不遜色于城市學校。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