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愛的人"回家 著名作家魏巍靈骨回歸鄭州安葬

                2012-04-12 07:02 來源:大河報

                  銅像前老兵們致敬。


                魏老生前照片

                 

                親人抱著靈骨


                隨同骨灰一起安葬的
                  還有魏老生前用過的寫作用具

                墓地前朗誦《誰是最可愛的人》

                 

                  著名作家魏巍靈骨昨日回歸故鄉鄭州安葬

                  □記者 王燦 文 白周峰 圖

                  核心提示

                  每一代人都在問,誰是最可愛的人?但只有魏巍在他那一代人風華正茂的歲月,最為篤定地找到無可置疑的答案。

                  那個寫《誰是最可愛的人》的作者,在2008年8月24日夜里,隨風而逝。當晚7時20分,魏巍因肝癌醫治無效在301醫院去世,享年88歲。

                  昨天上午,游子歸鄉。在家人的護送下,河南鄭州人魏巍的部分骨灰,在河南福壽園安葬,他終于回到了魂牽夢繞的故土。

                  魏巍老先生的紀念像,也在此揭幕。紀念像旁刻著1951年4月11日,魏巍刊發在《人民日報》頭版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

                  “不論走到什么地方,人總是愛他的故鄉的。”

                  ——魏巍《寄故鄉》

                  場景

                  A

                  親人緬懷:

                  “爸爸,在你熟悉的土地上,你可以熟睡了”

                  4月11日上午,陰沉的天色把河南福壽園襯托得莊嚴肅穆。“軍旅作家、詩人、戰士魏巍先生的靈骨安葬儀式正式開始。”上午8點40分,禮儀師緩緩地說。

                  8點40分,家屬代表整理陵盒。眼鏡、毛筆、筆記本、放大鏡等一些魏老常用的東西,隨他一同入土。

                  8點50分,魏巍老先生的骨灰開始由親人進行安葬。

                  “安息吧爸爸,在你熟悉的土地上,你可以熟睡了。”魏老的兒子魏猛及其親屬們眼圈泛紅。

                  B

                  戰友追憶:

                  對著銅像,老兵們舉起酒杯:“兄弟,干杯!”

                  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不少老戰士及他們的后代也趕來送戰友一程,共同追憶崢嶸歲月。墓地前,他們齊聲朗誦起《誰是最可愛的人》。

                  9點,安葬儀式結束后,河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庚香、省民政廳副廳長常東河、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何白歐等領導,為魏巍雕塑揭開了紅布。老兵們情不自禁地舉起了酒杯,對著魏巍的銅像直呼:“兄弟,干杯!”

                  雕像旁的石碑上,刻著當年刊發在《人民日報》頭版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入選中學生語文課本的文章,讓我們永遠地記住了魏巍這個名字。這篇作品,感動了一個時代。

                  雕像中,魏老穿著軍大衣,右手拿書,左手叉腰,站得筆直。望向遠方的他,似乎在思慮著什么。身后,一棵松樹巋然挺立。

                  河南福壽園相關工作人員說,福壽園人文紀念館內,還存放有魏巍家人捐贈給人文紀念館的部分遺物。比如,魏巍生前穿過的衣服、圍過的圍巾,和魏巍用過的書桌。

                  書桌上的臺歷,永遠定格在“2008年8月24日”。

                  情緣

                  A

                  他曾希望:

                  去世后

                  能夠回老家安葬

                  魏巍原名魏鴻杰,曾用筆名紅楊樹,1920年3月出生于河南省鄭州的一個貧苦家庭。抗戰爆發后參加了八路軍。上個世紀50年代他三赴朝鮮,寫下了奠定其文學地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其后,他歷時20年創作的長篇小說《東方》,榮獲1982年中國首屆茅盾文學獎長篇小說創作獎。這部長篇小說與《地球的紅飄帶》、《火鳳凰》一起,構成了魏巍的“革命戰爭”三部曲。

                  重回故土,是他的夙愿。

                  在他的《寄故鄉》一開頭就寫道:“不論走到什么地方,人總是愛他的故鄉的。盡管他鄉的水甜,山更青,他鄉的少女更多情,他鄉的花草湖光更溫柔,然而,人仍然是愛他的故鄉的,愛它的粗樸的茶飯更好吃,愛它的鄉音更入耳,愛它的淳樸的絲弦更迷人!”

                  “父親已經離開這里75年,今天終于回到故鄉的土地,這就是人們所說的落葉歸根。”魏猛說。 魏老的小女兒魏平向記者透露,父親曾在日記中寫道,希望自己去世能夠回老家安葬。所以,魏巍逝世后,孩子們將一部分骨灰留在北京,還有一部分帶回了河南。

                  B

                  他曾惦記:

                  “偷偷”地回過幾次

                  在鄭州的母校

                  1920年3月6日,在鄭州東大街魏家胡同一座普通的小屋里,魏巍降生了。曾讀過幾本古書的父親給他起了個響亮的名字:鴻杰。

                  少年時期,魏巍在鄭州東大街關岳廟小學(一座破廟改成的免費貧民小學,即現在的創新街小學)就讀,在那里,受一位叫蔡蕓芝(即魏巍作品《我的老師》的女主人公)的年輕女教師的熏陶和影響,愛上了文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據當時在場的一位老師回憶,魏巍惦記著母校,惦記著鄭州的朋友,1985年4月,他回到母校給全校師生做了一次講座,還專門把自己在關岳廟小學上學的情景講給大家聽。之后,魏巍又“偷偷”地回了母校幾次,把學校的一草一木用相機拍了又拍。“他對母校很有感情,就連學校的校名都是他親筆題的字,很重感情,也很隨和。”這名老師說。

                  中學時代,魏巍便在鄭州的報紙上主編過《蘆笛》周刊和《鐵笛》周刊。后來,魏巍依靠勤工儉學,又讀了幾年師范。1937年抗戰爆發,魏巍滿懷報國壯志,打點行裝踏上了革命征途。此后,魏鴻杰將筆名“魏巍”用作正名。

                  軼

                  事

                  魏老眼中的英雄——

                  曾要求在“小老虎”的挽聯上寫下:你是最可愛的人

                  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報》在頭版隆重推出《誰是最可愛的人》,毛主席旋即批示“印發全軍”。“最可愛的人”便成為志愿軍官兵的光榮稱號,自此,寫給“最可愛的人”的慰問信,雪片似的從祖國四面八方飛過鴨綠江,魏巍的名字也由此傳遍全國。

                  “我父親和志愿軍的感情非常深厚,他們也經常到家里來看望父親。”魏平說,1998年時,一個志愿軍戰士一早找到魏巍,送了他一個志愿軍的小雕像,魏巍十分喜歡,早飯也沒顧上吃,把雕像拿進書房,放在書桌上,反復觀看,這個雕像一直陪著他,直到人生最后。

                  2006年,《誰是最可愛的人》中的“小老虎”戰斗英雄張立春離開了人世,人在北京的魏巍委托他人向戰斗英雄張立春敬獻了花圈,并要求在挽聯上寫下:你是最可愛的人。

                  講

                  述

                  親人眼中的魏巍——

                  非常謙虛,經常寫作到天亮

                  在魏猛印象里,父親是一位非常謙虛,生活勤儉的人,對兒女很嚴格。

                  魏猛說,父親生前經常告誡他們,不要驕傲,要謙虛好學,踏踏實實做人,善于學習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每逢周末,孩子們都回家了,魏巍吃過飯后,就會去寫作看書。有時,一口氣會寫到天亮。一直到最后一年生病時,也沒有放棄寫作。

                  他生活非常節儉,家里有把椅子用了30年,中間修了好幾次。

                  如今,魏老已去,大家依然思念著他。

                  詩人石祥對魏老的藝術概括十分精當:

                  魏巍是一座山

                  一座為人民英雄樹碑立傳的山

                  一座替老百姓說話代言的山

                  一座坦坦蕩蕩砥柱中流的山

                  一座鐵骨錚錚寧折不彎的山

                  【簡介】

                  魏巍,河南人,1920年3月出生,詩人,著名散文家、小說家。因為其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讓“最可愛的人”成了人民志愿軍和人民解放軍的代名詞。

                  魏巍1937年參加八路軍,1938年到延安,同年4月入黨,入抗日軍政大學。曾任《解放軍文藝》副總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責編:李婷
                0
                我要評論
                用戶名 注冊新用戶
                密碼 忘記密碼?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性xxxxfreexxxxx喷水欧美|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 亚洲系列第一页| 美女破处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 yuijizz| 护士的诱惑电影| 亚洲人jizz|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国产一级理论片| 麻豆果冻国产91在线极品| 天天碰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 暖暖日本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白嫩奶水的乳奴| 国产人与禽zoz0性伦多活几年| 69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大臿蕉香蕉大视频成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正在播放julia女教师| 印度精品性hd高清| 肉伦禁忌小说小可的奶水| 国产福利小视频| 99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新版|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北岛玲 | 无人在线观看视频高清视频8|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番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 色费女人18毛片**在线|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