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施工 南陽挖出珍貴漢墓》 后續
□記者 郭啟朝 通訊員 屈連文 文圖
本報南陽訊 3月21日,本報以《修路施工 南陽挖出珍貴漢墓》為題報道了南陽市城區車站南路大修改造時,發現了一座規格較高、價值重大的漢畫像石墓。昨日,記者從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這座石墓的發掘工作已基本結束,共出土漢畫像石26塊,初步鑒定年代為東漢中期偏早,距今約2000年。
這座古墓位于臥龍路與車站路交叉口南側約700米處,古墓呈東西朝向,寬2米多,高1米多,墓門朝西。出土漢畫像石圖案多為人物、鳥獸。根據墓型、漢畫像石圖案以及出土文物,文研所專家推測為官宦人家之墓。
出土的26塊漢畫像石有斗牛圖、龍虎圖,雙環隸、鋪首銜環、門人、仕女等。其中,最大的一塊漢畫像石為斗牛圖,長2.4米,寬30厘米、厚30厘米。畫面上兩個戴著面具的人物,揮舞著手中的長鞭,對面一頭壯牛竭盡全力以角相抵,甚為兇狠。文物專家介紹,這座古墓的漢畫像石圖案曾在南陽出土過。
據參與發掘的文研所工作人員劉曉兵介紹,墓坑底部發掘出了一批陶器,包括1個陶俑、4只陶雞、1只陶狗、1個陶灶、1個陶鍋和1只陶碗。陶俑和陶狗形狀比較少見,以前出土的陶俑都有手有腳,這個陶俑兩手相握,沒有腳,有一個形同裙筒的底座;而出土的陶狗,體形渾圓壯實,以前沒有見過。“為什么做成這樣,還需進一步考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