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商販在整理待銷售的大蔥
□記者田園通訊員邢軍
本報訊前段時間高高在上的蔥價終于低下了“高貴”的頭——隨著新蔥的大量上市,河南周邊省份山東、湖南等地的蔥價開始回落。鄭州市的批發價格也在下降,但終端零售價卻依舊高高在上。
【市場】
批發價是降了,可零售商降價“拖拖拉拉”
“天氣暖和了,為啥蔥的價格不見降!”昨日,沈大媽在鄭州市緯四路農貿市場轉了一圈后,發現每家的蔥價都在5元/斤以上,買兩根大蔥就得5塊錢。看到旁邊2.5元/斤的韭菜,她打趣說:“以后改用韭菜當調味品來炒菜吧!”
外地蔥占鄭州蔥市的“半壁江山”,如今,山東、湖南等地的蔥價開始回落了,鄭州蔥價為何還沒“松動”?
來自鄭州市蔬菜市場行情顯示:今年2月中旬,毛莊蔬菜批發市場大蔥批發價格為1.8元/斤,緯四路農貿市場的大蔥價格為2元/斤;到了3月23日,毛莊蔬菜批發市場大蔥批發價漲到2.5元/斤,與此同時,緯四路農貿市場大蔥價格翻了一番還多,猛漲至5元/斤;昨天,毛莊蔬菜批發市場的蔥價開始下調,降為2.3元/斤,可終端農貿市場價格卻依舊維持在5元/斤。
“對比價格可看出,上游批發菜價上漲幅度并不大,而下游農貿市場的價格卻在迅速上漲。”鄭州市物價局有關負責人分析稱,這說明有的蔬菜零售商在借機漲價,但降價時卻“拖拖拉拉”,明顯滯后于“漲價速度”,這也是蔬菜行業的普遍現象。
【分析】
降低菜價
需要減少流通環節
毛莊綠園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國防認為,蔬菜從地頭到餐桌環節過多,至少需要經過小經紀人、大經紀人、一級批發商、二級批發商、零售5個環節,眾多流通環節層層加價后,助推了蔥價飆升。
胡國防認為,今年起,國家對蔬菜流通環節免征增值稅,免下來的稅款都歸企業自由支配,企業肯定會將其中一部分體現在蔬菜定價上,蔬菜批發市場的價格將被拉低10%左右,起到平抑菜價的作用。
但鄭州市國稅局認為,由于從市場到零售環節很多,10%的降價幅度傳導到零售終端后,基本已經稀釋干凈。要降低菜價,就得減少流通環節,實現農超對接等。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