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書記給鄭大師生講黨課的題目是《增強"四個自信"樹立正確"三觀"》。"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觀"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是一個為青年人"量身定制"的好題目。
早上八點三十分,鄭州大學綜合管理中心學術報告廳座無虛席。謝伏瞻走進報告廳,向在場的老師和學生們致以問候。他說,走在充滿活力的校園,看到同學們一張張青春洋溢的笑臉,不由得讓人想起60年前毛澤東主席在莫斯科大學演講時說的一段話:"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這段話寄托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對年輕人的無限希望。當前,全黨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講,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謝伏瞻在談到增強"四個自信"時說,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勉勵全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強調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這"四個自信",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其中,道路自信是對實現途徑的自信,體現的是政治認同;理論自信是對行動指南的自信,體現的是思想認同;制度自信是對根本保障的自信,體現的是制度認同;文化自信是對精神標識的自信,體現的是情感認同。
謝伏瞻從歷史、實踐和各國發展歷程深刻闡釋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他說,道路自信源于歷史昭示的必然、源于實踐創造的奇跡、源于各國發展的比較,事實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保持政治定力、戰略定力,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使中國道路越走越寬廣。
在談到增強理論自信時,謝伏瞻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所以是科學的,根本在于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關鍵在于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當代中國實際和時代特點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推向前進。在95年的奮斗歷程中,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發展壯大,之所以能夠帶領人民創造舉世矚目的偉業,一個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終堅持科學理論的指導,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指導黨和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理論,是立于時代前沿、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在談到增強制度自信時,謝伏瞻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適合中國國情、具有許多優勢,并且仍在不斷發展和完善。我們要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只要我們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有更加堅實的制度保障。
謝伏瞻說,黨中央提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中華文化價值和生命力的堅定信念,不僅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而且為我們繼續前進提供了精神動力和支撐。強調文化自信,是因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兼容并蓄、海納百川。中華文化的本質內涵,主要體現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民本思想為核心的治國理念、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以自強不息為核心的寶貴品格、以崇禮厚德為核心的高尚追求、以大同之世為核心的社會理想等,這些鑄就了中華文化的靈魂。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原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我們更要增強文化自覺自信,為發揚光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積極貢獻。
謝伏瞻說,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需要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作強有力支撐。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善于學習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學會思考、正確判斷。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志存高遠、學思踐悟、扎實做事,切實將自己的人生融入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時代潮流,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多一份責任和擔當。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自覺向榜樣看齊,向身邊的好人好事學習,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努力成為國家、社會、人民的有用之才。
在黨課的高潮,謝伏瞻跟同學們重點討論起樹立爭取"三觀"的問題。
他認為"三觀"一旦形成,便對人們的思想和行為起支配作用,是人生的方向盤。青年時期是長知識、長本領的黃金時期,青年這個群體樹立正確的"三觀",對于在人生路上行穩致遠至關重要,對于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至關重要。
"大學是人生旅途的重要一站,也是青年朋友修德的重要場所。大家要把修身立德作為做人做事的第一位要求,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他寄語青年學生,一定要立意高遠,有一種家國情懷,立志報效祖國、服務人民。
講課結束時,謝伏瞻還勉勵大家:"95年來,我們黨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著青年的熱情和奉獻。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夢之隊'的筑夢人。"
"書記一坐下就問我是哪里人,哪個學院的,學什么專業,感覺可親切。"飯后,邢凱軒依然難掩跟書記"共餐"的興奮。
邢凱軒說,書記還問他一天伙食費多少,"我說我吃得多,一天得20-30塊錢"。
"書記可細心了!"坐在書記對面的朱蜀鄂說,用餐結束時,書記看到她們幾個女生碗里還剩下一些飯菜,就給旁邊的校方人員提建議,食堂可以嘗試男女分開點餐,女生可以量少一些,但樣式多一些。
除了嘮家常,謝伏瞻還很關心同學們的學習。
邢凱軒告訴記者,書記特別懂大學生,一問就問得一針見血:上課玩手機的多不多?三位同學告訴書記:有,但是不太多。
對此,謝伏瞻分析說,上課玩手機主要有兩個方面原因,一是大學生這個習慣不好,二是部分老師的講課方式不太好,要改進。
據三名同學回憶,謝書記還舉自己女兒當初上大學時不愛聽某些課的例子,回家會跟他抱怨課堂枯燥,但是為了績點還得去學。
謝書記說,大學生在校期間不要一味地沖著績點去學習,建議同學們上課注意課堂紀律,與其在課堂上花40分鐘玩手機,還不如認認真真聽課,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
網友"遠行者"表示,省委書記親自給大學生授課,必須點個贊!青年人有機會聆聽這樣專家型的領導指導人生,相信今后的道路會走得更加順暢。
網友"流蘇"跟帖說,書記旁征博引、有理有據,守著直播看了一上午,很服氣!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就應該是優秀的黨課教員,腹有華章還要廣泛宣講,鄭大的孩子們有福了!
網友"云中山"點評道,教育科技是河南的短板,謝書記走進鄭大,體現的是對教育、科技、創新的重視。我們看到了河南建設"雙一流"高校的希望。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才能為河南發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