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12日11:46 來源:都市快報
老杭州人都知道,萬松嶺書院那兒,曾經是杭州人相親的聚集地之一。上周六這個地方又擠滿了來給自家孩子找對象的父母,網友@小小草 溜達了一圈,發現來相親的個個不簡單啊!
19樓網友@小小草 爆料:
3月10日是周六,天氣晴好,萬松嶺路的相親角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這也算是春節過后人最多的“相親會”了。
數百名家長帶著子女的征婚資料張貼在路兩旁石壁上,希望能夠遇到好的姻緣。
一位家長說,兒子41歲了還沒對象,他替兒子愁的晚上睡覺都睡不著。
一位家長說自己孩子條件好,非杭州本地女孩或者杭州沒房不娶。
一位家長說女兒明明是博士,但是在這里都不敢說是博士,只敢說是碩士,怕嚇著男方不敢搭訕。總之是怕失去機會。
一位母親說女兒38歲,年薪20萬,已經連降門檻,可是還是沒遇到合適的。
這些老人為子女真是操碎了心,三四十歲了沒對象,哪個做父母的能不愁啊?
現場觀察了一圈,發現高學歷、高薪、高管的精英女性不在少數。父母們唉聲嘆氣:“條件明明這么好,怎么就是找不到呢?”
可見,戀愛也是一種技能啊!
帖子瞬間引起大家熱議,閱讀數已破12萬。
不少吃瓜群眾看得很歡樂。
但也有很多單身網友表示憂傷,感同身受。
當然,也有很多人樂得瀟灑,根本不需要“關懷”。
有網友覺得,相親現場全是父母輩兒的,本身就不合理。
有人仔細研究了樓主曬出來的照片,發現其實這些男男女女條件并不差。
也有一些過來人,給了中肯的勸解。
最后這位網友說的,很多人贊同。
中國式相親"怪現象":相親角火爆 條件越好越難找
“著力解決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重問題”寫入了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提法寫入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還是第一次”!
參加“坑班”以獲得好中學的錄取,校外培訓機構競賽成績成為升學“敲門磚”,學校老師引導學生參加校外培訓……針對種種教育怪象,教育部提出“十個嚴禁”底線要求,并聯合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等部門開展專項治理行動。
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無正當理由致適齡兒童輟學,情節嚴重的,將依法追究家長法律責任。
一篇北大畢業生“拉黑”父母的報道引發社會的熱議。總體來說,父母和子女形成兩大陣營。
這兩天,武漢市小學期末考試成績正在陸續完成統計。不少家長們發現,自家孩子的分數看著挺高,一打聽才知道,幾乎全班都是這樣的高分。
在江漢區大興第一實驗小學金雅校區,一年級6個班共有約240名學生,語文得了100分的占了半數,全年級的最低分是88分。
當3歲左右的幼兒上幼兒園的第一天就開始了獨立的社會生活,成為一個社會人。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里健康成長,但由于對早期教育以及幼兒工作的不了解,會產生諸多疑惑。
以為自己做對了,對照一下小學一年級語文書,說不定就讓你徹底懵圈。被懵到的還有多所知名高校的學霸。有些人吃驚:“是這樣的嗎?”“是不是教材弄錯了?”
好萊塢兒童電影《奇跡男孩》以“面部畸形”的小男孩奧吉在上學之后的種種遭遇為主軸,講述了一個關于愛與善良的故事;另一部印度電影《神秘巨星》同樣歌頌勇氣、母愛等真善美的品質,講述14歲女孩尹希婭勇敢追求歌唱夢想的故事。
教育專家認為此舉無可厚非,可有助于因材施教。
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有時受傷也在所難免。然而南京一8歲小姑娘在學校被小伙伴砸破頭后,家長護娃心切,居然不讓她去上學了。在南京玄武警方的介入下,經過長達一個多月的調解,最終孩子重回校園。
這個幼兒園是民辦的,對要求繳納下學期學費定金一事,通過查對《民辦教育促進法》,不能明確違規,因此無法處理。
據12月16日《燕趙晚報》報道,連日來,邯鄲市一名小學五年級學生給警方寫信,請求警察叔叔將媽媽帶走給其“上教育課”的事情引起社會關注。
一位在師范院校任教的媽媽告訴記者,她給5歲的兒子報了7個興趣班,包括數學、書法、美術等。作為教育工作者,她認為這都是孩子必須具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