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1日12:20 來源:北京青年報
電動車起火致人死亡 家屬獲賠123萬元
屋內充電的電動自行車在充電過程中爆炸引發火災,導致郭某夫婦女兒不幸喪生。郭某夫婦遂將電動車生產企業、電池生產公司、電動車銷售中心訴至法院,要求賠償各項損失共計約150萬。一審法院判決電動車生產企業賠償各項損失共計123萬元。電動車生產企業不服,向北京市三中院提起上訴。近日,北京市三中院改判,判處電動車生產企業和電池生產公司對郭某夫婦各項損失123萬元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生產商銷售商均成被告
郭某夫婦向法院起訴稱,其女兒在火災中死亡,經消防部門認定,火災系因電動車充電電瓶電氣故障導致。他們認為,電動車生產企業、電池生產公司和電動車銷售中心都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故訴至法院要求三被告賠償各項損失約150萬元。
|
庭審期間,電動車生產企業稱,自己不是電池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僅生產電動車車架。死者作為成年人也存在過錯,未按照說明書進行充電是造成火災的重要原因,公司不應承擔責任。
電池生產公司認為,消防部門認定事故原因為充電電池電氣故障,但由于充電電池的構成部分較多,具體是何種原因無從查找。電池生產公司僅僅是裸電池的生產者,并不生產和銷售其他部件。
此外,電池生產公司還表示,消防部門發現電池內部電線發生過一次短路熔痕,正是由于此次短路,給涉案火災提供了火源。電池生產公司申請的專家證人馬某出庭發表意見認為,本案最大的可能性是充電器輸出電壓高出電池所能承受的電壓,從而產生熱失控導致火災。
另一名被告電動車銷售中心則在庭審期間強調,涉案電動車四塊電池和四塊電池之間的連接線都是生產企業統一提供銷售的,其不應承擔責任。
一審判決生產企業擔責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涉案電瓶具有電動車生產企業和電池生產公司標識。結合專業意見等資料,法院對于電池生產公司主張涉案火災系因“熱失控”現象引起的意見予以采納。
避免熱失控最簡單有效的手段是,使用具有調節電壓或者定時斷電功能的充電器。本案充電器不具備此種功能,正是這一功能的缺失直接導致本案火災的發生。
因充電器系電動車生產企業隨車銷售,故電動車生產企業應當對郭某夫婦各項損失承擔賠償責任,電池生產者和電動車銷售者不應承擔賠償責任。
法院一審判決甲公司賠償郭某夫婦各項損失共計123萬余元。
二審改判兩家被告擔責
電動車生產企業不服,向北京三中院提起上訴,認為郭某夫婦沒有證據證明電動車充電器存在質量缺陷,而且具有定時斷電功能的充電器在行業中并未使用,電動車生產企業不應承擔責任。
法院審理認為,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及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本案中,電動車生產企業、電池生產公司均未能對涉案產品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提交證據。
消防部門出具的事故認定表明,火災原因為充電電池電氣故障所致,從事故認定中不能排除電池生產公司的產品存在缺陷的可能性,一審法院僅憑專業人士馬某的意見及乙公司提交的視頻、文獻資料,在沒有直接證據可以證明產品不存在缺陷的情況下,便排除了電池生產公司的責任,缺乏事實依據。
因此,三中院認為,電動車生產企業和電池生產公司均未能證明其產品不存在缺陷,故判決郭某夫婦的損失應該由兩家企業共同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文/本報記者 楊琳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品牌的發布中,電動車都挑起了大梁,成為最吸引人眼球的焦點。
在我們的日常用車過程中還有很多關于汽車的冷知識被忽略了,今天小編就以北京(BJ)20為例跟大家分享一些城市SUV的冷知識,給大家漲漲姿勢。
近日,山東濟南一電動車撞上一自行車,電動車駕駛員直接駛離現場。自行車男子欲阻攔,不料被拽倒后拖行30余米。警方公布監控征集線索。
據外媒報道,電動車發展如火如荼,電池需求量的增長也為各大采礦業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然而,業內大佬們對需求及產能的判斷真的準確嗎?
日前,WEY品牌正式公布了其參加2017法蘭克福車展的陣容,WEY將攜2款常規動力車型、3款混動車型及1款神秘車型亮相。其中WEY P8(暫不清楚具體命名)為WEY品牌首款插電式混動車型。
9月5日中午,鄭州市福元路上,一名初中男生騎電動車送女同學回家。當其由西向東行駛至福元路與鳳臺路交叉口時,疑與一輛在路口左拐的出租車發生碰撞。
大石橋巡防隊員在優勝北路巡邏時,發現一網吧門口停著一輛亮著大燈的電動車沒有上鎖。隊員們把電動車推至社區巡防室暫時看管并尋找車主。
正當此時,一位身著白色短袖的男子跑來,聲稱這名被攔截的孩子涉嫌盜竊自己的電動車。
電動車被撞后,倒向右側,將送菜男子右腿壓住,男子嗷嗷大叫,表情非常痛苦,而滿車蔬菜散落一地。由于事發路中間,該事故造成交通大擁堵。
5月27日上午,鄭東新區平安大道商務外環路口附近,一年輕男子騎著電動車上班,因為灑水車剛經過路面濕滑,男子不慎摔倒著地,頭部重傷造成大量出血。
昨日14時許,天空仍有小雨飄下,豐樂路與生產路交叉口向北約50米豐樂路23號院內,一輛正在充電的電動車突然“噼啪”冒出火苗來,火勢蔓延很快將整個電動車吞噬。接警趕來的消防官兵控制住火勢的蔓延,火被撲滅時已有5輛電動車和2輛自行車過火,電動車燃燒產生的濃煙躥至樓內,給居民生活和身體健康帶來了威脅。
“路上騎電動車的,很多都不守規矩。人這么多的地方,騎車不會慢點嗎?撞到小學生,確實不應該。”一名圍觀市民說。
揚州高郵一個母親,不教兒子學好,卻要他去偷電動車,兒子只好順從。近日,阿芬因涉嫌盜竊罪,被高郵市檢察院提起公訴,其子被作相對不起訴處理。案發當天下午,小潘放假回到高郵,阿芬騎著電動車去接。
11月14日8點10分左右,駐馬店市天中山大道和文明路交叉口一輛電動車突然起火,濃煙滾滾。
下班回家時,大家有時會看到有不少居民推著電動車、自行車擠進電梯,同在一個電梯內的居民就會不樂意。有人算了一下,一個電動車在電梯內占據的面積,至少可容納4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