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6日18:22 來源:北京晨報
湖北小伙千里赴京捐造血干細胞
患白血病少女獲救助 捐獻者稱想為社會做有意義的事
在空軍總醫院里,陳方俊在做術前檢查。
37歲的陳方俊是湖北省黃岡市一名普普通通的公務員,多年前他在目睹戰友兒子因白血病飽受折磨后,自愿將血樣留給紅十字組織,加入了骨髓庫。5年后,陳方俊接到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得知了自己的造血干細胞與一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在做好家人思想工作后,他于本月到北京接受了捐獻手術。“人的一生,總要為家庭和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日前,陳方俊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5年前留樣造血干細胞
陳方俊是一個頗為熱心腸的人,左鄰右舍誰家有困難,只要能幫上忙的,他都會不遺余力地伸出援手。在大家的心中,陳方俊是個實實在在的“暖男”。
從2006年第一次義務獻血到現在,多年來,只要身體允許,他一直沒有間斷過。在2012年的一次獻血時,陳方俊還做了造血干細胞骨髓庫的血液采集與留樣。“之所以留樣,因為多年前我的戰友有個8歲的小孩患上急性白血病,我當時去探病時,看見孩子躺在病床上的痛苦表情,這一幕讓我畢生難忘。”他說自己也為人父母,“我對戰友的遭遇特別感同身受,所以決定加入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者。”
配型成功爽快答應捐贈
幾年過去了,就在陳方俊幾乎要忘記曾做過采樣時,今年6月他卻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中,對方稱自己是湖北省紅十字會骨髓庫的工作人員,此次電話是通知陳方俊,他當年留樣的造血干細胞,已經與一位白血病患者的血樣初步配型成功。接下來如果復檢及體檢成功,會需要陳方俊進行捐助。陳方俊十分爽快地答應了,告訴對方:“等我忙完手頭的工作就可以配合你們捐贈。”
很快,黃岡當地紅十字會就與陳方俊取得了聯系,在今年7月底安排了高分辨血液留樣。一個月后,他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安排下,前往武漢進行了例行體檢,結果顯示他一切正常,符合捐贈標準。
雖然陳方俊一口答應了下來,但他的家人卻有些擔心。“母親怕捐贈會影響我身體健康,不同意我去做手術,我兒子很支持我幫助他人。”陳方俊說,孩子專門上網搜索了多資料給他奶奶看,這才完完全全地獲得了家人的支持。
另一方面,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心里也有些忐忑,怕陳方俊臨時改變主意,一再做他的思想工作。陳方俊說,“既然答應了就要去做,不能一開始給了人家希望,可最后又讓人家白白激動一場。要知道你所做的承諾,不僅能夠讓一個人重獲新生,更能拯救一個家庭。”
千里獻愛心少女獲救助
本月11日陳方俊來到了北京,進行術前調整。這時他才知道自己的造血干細胞將會捐給一位剛滿18歲的小姑娘。按照規定,捐獻者和受助者彼此不能知道對方更加詳盡的信息,只有在成功配對一年后,按照雙方意愿可以在紅十字會的安排下進行會面。
5天后陳方俊被推進了空軍總醫院,開始造血干細胞的捐獻手術,手術進行得非常順利,沒過幾天他的身體便恢復了。隨后,陳方俊馬不停蹄地回到了湖北。“與對方見面或者不見面,我并不在意這些,只要小姑娘身體康復了比什么都強。我幫助了她,她在康復后也能將愛心傳遞下去就可以了。”
陳方俊表示,自己的身體已經恢復得很好了。“說實話,我的想法其實挺簡單,就是想為社會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北京晨報熱線新聞記者 黃曉宇 實習記者 曹雁南 陳方俊供圖
這則消息,是河南商報寶姨在寶親劉女士那里看到的,幾經周折,聯系到了給小妞妞做手術的醫院醫生。家長帶著4歲的孩子在公園里的健身器材上玩,一不留神將孩子的手指攪在了器材里邊;
家住市前進大道中段大劉莊社區的李蓮梅和丈夫張建國是苦命夫妻。張建國說,擔心妻子的身體,他替妻子工作,現在是驛城區新華街道的一名保潔員。記者了解到,撞傷張建國的電動三輪車沒有車牌,而且當天霧很大,路上行人又少。
雒仁璽和凌輝商量后,決定先采取脫水、降顱內壓的保守治療方式,來緩解田大姐的病情。不到一個小時,兩人各自到家,算了一下籌到的錢,凌輝1.45萬,雒仁璽1萬,加上老賈手里的錢,費用夠了。凌輝把好消息告訴了老賈,等田大姐身體再好轉些,就安排手術。
宋偉偉還說,跪地做手術的姿勢并不是最難受的,有時為了手術方便,醫生會做出一些更奇怪、更難受的姿勢。
平頂山市12歲少年行行(化名)在家玩正在充電的舊手機時,手機突然爆炸,他左臉部被炸開一個棗大的洞,雙手炸傷,飛濺的手機碎片又擊到行行的臉上、胳膊上和腿上。現正在平煤集團總醫院治療的行行,后續還要做多次手術才能康復。
英國《每日郵報》5月8日報道,英國一位母親和女兒因為經常吃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導致體重嚴重超標,腰圍
小伙子姓耿,17歲,安徽蚌埠人,初中畢業后在上海打工。今年1月給家人說在網上找了個女友,女友是云南人,隨父母住在西安,然后就到西安來了。
29日,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一位女醫生近8小時連做7臺手術,手術間隙坐在地上睡著了。
3月22日,成都大學附屬醫院的醫生在朋友圈中發了兩張照片:一名站在手術臺旁上正在做手術的醫生,還掛著一個尿袋。記者從成都大學附屬醫院了解到,這名醫生是醫院普外科的袁家天,在自己尿路結石手術后不到48小時,還為患者做了手術。
昨天,在平輿縣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的手術室內,單膝跪地、滿頭大汗的醫生梁廣雷為一位高齡患者取出卡在食道內的棗核。2月14日傍晚,平輿縣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來了一位高齡食管異物患者,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因為吃大棗致棗核卡在食道內。
這兩天,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出現了這樣一條消息。市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郭明栓表示,排除基礎疾病、家族史等因素,吸煙、經常熬夜、缺乏運動、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心梗”患者年輕化的主要原因。
近日,胡先生爆料稱今年和妻兒回老家云南省鎮雄縣羅坎鎮過年時,遭當地計劃生育小組強行做結扎手術。熊先生稱,據當地縣委宣傳部的了解,胡先生曾有過一次婚姻,并與前妻育有三個孩子,他的第二次婚姻又育有一個孩子。
記者從市人民醫院了解到,龐春宏是普外科主任醫師,是我省微創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能獨立開展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腔鏡下胃腸道腫瘤根治術以及腹腔鏡下腹股溝疝、切口疝、臍疝修補術等高難度手術、微創手術,已經在市人民醫院工作了30年。
26歲的上海女孩朱敏,身高不到1.5米,體重卻超過300斤,BMI指數高達69.4。“她有代謝綜合癥、高血脂高血壓、胰島素抵抗,尤其突出的是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月經功能也是紊亂的……”肥胖引發的疾病,朱敏幾乎都有。
11月3日,杭州市中醫院的醫生王軍,正在為病人做手術,一墻之隔,他的妻子在隔壁手術室生下了女兒。護士長抱著剛出生的女兒來到王軍面前,他激動得差點落淚,但來不及多看孩子一眼,他又要忙著繼續做手術了。醫生王軍給女兒的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