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獲悉,該院在今年8月8日收治的一名外籍狂犬病患者已于9月23日10:03死亡。
此前該狂犬病患者一度被視為有可能被治愈的“奇跡”病例,但最終在存活超過一個月后宣告不治。
據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8月8日,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收治一名外籍男子。當日起床喝水出現吞咽困難、嗆咳現象。就診過程中,患者出現恐風、恐水、畏光、以及身體輕微痙攣等典型狂犬病癥狀。進一步詢問病史,得知患者一周前喂食野狗時被抓傷手臂,半年前自養狗突然死亡,既往有長期飼養狗嗜好。根據臨床癥狀以及病史,急診科醫生臨床診斷為“狂犬病”。
院方介紹,國內對于狂犬病一般都是根據臨床癥狀、病史即可確診狂犬病,一般于3~6日內死于呼吸或循環衰竭,病死率近100%。
醫院為進一步明確診斷,與家屬充分溝通后,立即抽取了患者腦脊液、唾液及血液樣本在寶安區CDC(疾控中心)協助下送至廣東省CDC進行RT-PCR檢測,同時聯系華大基因公司做基因測序檢測。在國家基因庫的協助下,24小時內完成了RNA逆轉錄、DNA建庫、測序、分析等重要程序。華大基因檢測結果顯示:該患者腦脊液中存在低序列數狂犬病毒;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結果提示腦脊液和唾液狂犬病毒檢測均為陽性。
確診后,醫院集合ICU、急診科、檢驗科、中醫科、神經內科等多學科開展會診,查閱國內外文獻,結合病人目前病情,使用“密爾沃基療法”,參照美國CDC狂犬病指南,對患者進行人工冬眠療法,并給予抗病毒等治療。患者于9月23日10:03死亡,存活達一個月以上。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相關負責人在回復澎湃新聞采訪時還對部分輿論熱點進行了回應:患者家屬要求放棄治療情況屬實;患者沒有離開過ICU;華大基因為患者進行了早期病原學檢測,為病原學診斷提供了參考。
據院方介紹,該外籍患者存活時間比一般個案大大延長,其原因之一是該醫院采取了國際最新進展的基于密爾沃基療法類似的人工冬眠療法。國內類似患者大多死于呼吸衰竭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心律失常。由于早期插管以及深度鎮靜,以上并發癥得以控制,因而存活期大大延長。
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相關負責人還表示,狂犬病治療不僅在我國,甚至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目前還沒有行之有效的治療,建議加強實驗研究,特別是抗病毒研究。
9月26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獲悉,該院在今年8月8日收治的一名外籍狂犬病患者已于9月23日10:03死亡。院方介紹,國內對于狂犬病一般都是根據臨床癥狀、病史即可確診狂犬病,一般于3~6日內死于呼吸或循環衰竭,病死率近100%。
你知道全身有多少塊骨骼和肌肉嗎?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關于調查福島核事故輻射影響的福島縣“縣民健康管理調查”,福島縣立醫科大學20日表示,把震災當時18歲以下的甲狀腺檢查對象人數從此前的約36萬人上調至約37萬。
4月1日,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門診樓共享大廳內發生一起墜樓事件。佟郁 攝 4月1日,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門診樓共享大廳內發生一起墜樓事件。據現場目擊者稱,當日下午14點20分許,一男子從門診樓3樓墜落至1樓,渾身抽搐不止。
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急診科證實,兩名男子被送進醫院救治,醫生對從上午一直搶救到下午,但搶救無效死亡。昨日早上,小伙子從外面回去時,打開門看見五個室友“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立即打電話給物業公司,并報了警。
今天上午,為挽救一位來自西安的青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天津醫科大學2010級臨床七年制學生梅洪亮躺在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血液科病床上捐獻造血干細胞,經過三個小時的采集,他的造血干細胞將用儲運箱立即送往患者就診的醫院西京醫院。
當日7時45分左右,安徽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一總支08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胡某某,在校圖書館6樓自習室用斧頭,將該校生命科學學院09級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談某砍死。當日7時45分左右,安徽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一總支08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胡某某……
12月20日7時45分左右,安徽醫科大學第一臨床學院一總支08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胡某某,在校圖書館6樓自習室用斧頭,將該校生命科學學院09級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學生談某砍死。據現場的學生介紹,起因可能是因為上自習搶座位或感情糾紛。
千萬別認為瀘州醫學院改名是一時心血來潮。去年5月,四川省瀘州醫學院改名為四川醫科大學,遭到四川大學和所屬華西醫院強烈反對。叫瀘州醫學院,聽上去就是偏安一隅的地方類院校,無論是招生、還是招徠優秀師資,吸引力都不如四川醫科大、西南醫科大足。
(記者 韓璐)中國高校再掀“校名爭奪戰”,四川瀘州醫學院更換校名為“西南醫科大學”一事,成為近日中國教育界的一大熱點新聞。雖然瀘州醫學院新校名避開“四川”,但“西南”一詞讓地處重慶的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坐不住了”。
中共廣東省紀委有關負責人16日證實,南方醫科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陳志中因涉嫌嚴重違紀,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近日,一組來自西南醫科大學某系解剖老師的照片突然刷爆了該大學學子的空間、朋友圈以及微博。一組來自西南醫科大學某系解剖老師的照片突然刷爆了該大學學子的空間、朋友圈以及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