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聯社22日報道,韓國政府宣布今天上午將試撈世越號沉船。
報道稱,韓國海洋水產部(海水部)22日表示,在對打撈裝備的檢查工作完畢之后,將從上午10時(北京時間上午9時)起啟動“世越”號沉船試撈作業。
海水部表示,試撈作業需多長時間尚不得而知,將視試撈結果決定是否正式打撈船體。
韓聯社此前報道,試打撈工作將實際利用鉸接式駁船液壓把在海底的“世越”號船體拉離海面1-2米,確認正式打撈是否存在技術方面的問題。海水部原計劃19日進行首次打撈,但因出現打撈繩索糾纏現象而未能如期推進。20-21日由于風浪較高,因此將打撈時間推至22日。
海水部預測,用駁船將船體撈起后移至半潛船將耗時3日,而在此期間需保持浪高1米和風速每秒10米以下的良好天氣條件。此前,據向海水部提供天氣預報信息的澳大利亞OWS最新消息,22日韓國浪高略過1米。若22日無法啟動打撈,下一次打撈時間只能推至4月5日。這是因為本月24日之后海水流速加快,到4月5日才能再次出現小潮期。
2014年4月,“世越”號客輪在全羅南道珍島郡附近水域沉沒,導致295人遇難,9人下落不明。2015年8月,韓國OCEANC&I公司與上海打撈局組成的韓中打撈聯合體啟動“世越”號打撈準備作業。
報道稱,韓國海洋水產部(海水部)22日表示,在對打撈裝備的檢查工作完畢之后,將從上午10時(北京時間上午9時)起啟動“世越”號沉船試撈作業。2015年8月,韓國OCEANC&I公司與上海打撈局組成的韓中打撈聯合體啟動“世越”號打撈準備作業。
韓國民眾表示,希望紀錄片不要涉及太多政治方面內容。
【環球網綜合報道】據韓國YTN電視臺網站7月17日報道,韓國民眾將共同籌集資金拍攝紀錄片,紀念“世越”號沉船事件,預計該紀錄片將于事故發生一周年之際上映。據報道,紀錄片約120分鐘,將通過寫實、動畫和電腦制作等技術完成,將詳細刻畫沉船過程和救援場面,制作、宣傳和放映等預算為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44萬元)。
據韓國《中央日報》7月4日報道,韓國“世越”號特別法案受害者賠償問題正成為一個“燙手山芋”。據報道,《“世越”號沉沒事故受害賠償特別法案》第七條規定,國家應按照民法等相關法令明示的損失賠償額度補償受害者。
韓聯社3月19日報道稱,韓國海洋水產部(海水部)19日透露,17日起進行的“世越”號船體打撈前最后安全測試已經結束,但由于天氣預報顯示有大浪,因此取消了打撈試驗。
韓聯社3月19日報道稱,韓國海洋水產部(海水部)19日透露,17日起進行的“世越”號船體打撈前最后安全測試已經結束,但由于天氣預報顯示有大浪,因此取消了打撈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