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3·15,重慶樓市中房產消費糾紛情況怎樣,哪些問題較為突出?今天,我們走進重慶晨報966966公眾服務中心,一起來梳理市民房地產投訴,了解消費糾紛熱點問題。
從去年3月到目前,重慶晨報966966熱線共有效登記108個涉及房產糾紛的投訴。其中,訂金不退、房屋質量問題、不能按時交房、拖延辦理權證等問題表現突出。此外,售后交房不對板、學區房配套落空、所購房屋被抵押、物業管理混亂、合同糾紛、霸王條款等也在投訴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訂金問題 退錢時“熱臉變冷臉”
開發商拖欠訂金、團購費,是消費者購房反映較多的問題。通常購房者在繳納訂金或團購費時,開發商無比熱情,通常承諾購房者如果不買房,所收費用將退還。然而,一旦購房者決定不買,想把這筆錢要回來,往往比“登天”還難。
市民許先生在大學城某樓盤看上一套房子,銷售人員讓他先交5萬元訂金,并稱不買房子就退,但現在許先生不買房了,對方卻不退錢。另一位在南岸茶園某項目購房的客戶反映,自己當時繳納了1.5萬元訂金,協議上明確寫著如果不購房將退還這筆錢,但到了退錢時,開發商卻說要找當時賣房的中介人員退,而該中介人員則提出,須先支付2000元才能退。
交房拖延 有的9年還沒拿到房
重慶樓市曾有一件真事,兩個小青年買了某樓盤一套房,準備接房就結婚,沒想到開發商一直拖起,直到小兩口的孩子上幼兒園了都沒接到房。開發商不能按時交房,已成為購房糾紛中突出的問題,有的時間還很長。市民游女士反映,她在秀山時代帝都買了一套房,已經9年了還沒有接到房。
在這些不按時交房的糾紛案例中,企業資金鏈斷裂、開發商跑路的情況并不鮮見。冉先生在某溫泉樓盤購買了一套房,本該去年底交房,但開發商說由于資金鏈斷裂,沒錢繼續修了,只能無限期延遲交房。
拖延辦證也是市民反映的突出問題。璧山某樓盤的業主反映,該項目在2015年10月份接房,直到目前都沒有辦到房產證,“我們問過開發商,對方說他們挪用了大修基金,由于沒有將這筆費用交到當地房管局,所以辦不到房產證。”
房屋質量 墻壁上竟長“蘑菇”
房屋質量也是購房者投訴得比較多的,主要體現在房屋裂縫、墻面地面滲水、裝修質量等方面。鐘先生反映他在江北鴻恩寺某樓盤買了一套房子,接房后發現存在很多問題,墻壁上起泡、發霉,甚至長了“蘑菇”。物管整改過,還是沒有解決問題,“蘑菇”照樣長。
暗箱操作 開發商擅自抵押已售房
有購房者反映,有開發商隱瞞房屋抵押事實,違規出售抵押房屋。一位市民投訴,他在沙坪壩區西永某樓盤買了一套房,當時繳納了2萬元訂金,銷售人員沒有告訴他這套房子正處于抵押中,屬于限制銷售的房產,結果無法簽合同。
江女士則投訴,2011年她在璧山區綠城上島買了一套房,開發商在她購買后又把房子拿去抵押,導致她一直都沒有拿到房產證。
學區房陷阱 入讀名校本部成空
一些樓盤打擦邊球,宣傳“學區房”,但實際上不是那么回事。黃先生投訴,他在渝北某樓盤定了一套房,當時開發商承諾買房就有八中的讀書指標,結果去教委了解才發現,該項目并沒有八中的讀書指標,現在定金也退不了。
另一位市民也投訴,他在某樓盤看房時工作人員說買房可以入讀名校本部,于是他就交了定金,結果當晚工作人員告知只能入讀該名校管理的其他學校,最惡劣的是,工作人員完全不承認之前說的是入讀名校本部。
合同糾紛 補充條款只利于開發商
在投訴中,涉及購房合同糾紛的也不少,比如合同欺詐、霸王條款等。楊先生反映,他在秀山一房地產公司買了一套商品房,簽了購房合同,因為資金問題,開發商將項目賣給了另外一家公司,而這家公司卻不認這份購房合同。
張女士反映,她在某樓盤交了定金準備買房,“在簽合同時發現,補充協議合同上有很多霸王條款,比如國家允許交房時房屋面積誤差在3%以內,而他們的補充協議上卻寫著無論面積誤差多少,買方都不能退房。”
貨不對板 宣傳的配套設施沒見著
開發商賣房時的宣傳和交房的情況對不上,這種現象也十分常見。在消費者投訴的案例中,一些樓盤在銷售時宣傳的森林公園、健身器材、環境配套等,交房時都未兌現。
一位在大渡口某大型樓盤購房的市民反映,接房時才發現樓盤附近有一處大型垃圾處理站。另外一位市民則投訴,他接房時竟發現他家的陽臺和鄰居家的陽臺是互通的。
物管混亂 有糾紛竟向業主噴辣椒水
唐先生反映,他2011年在江北區某小區買了一套房子和一個車位,幾年來一直沒有入住,有一次他發現物業公司把他的車位出租了,而且幾年來一直收取他的車位管理費,“當時物管公司承認確有此事,后來又不承認有此事,只承認在管理上有疏忽,我覺得很氣憤。”
因為爛尾、開發商跑路、物業撤離,該小區目前處于無物業服務的狀態,業主因欠費被停電,但他們表示也想交錢,卻實在不知道怎么交。
焦作清華園小區的業主們最近很鬧心,合同約定的交房日期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天,開發商依然沒有交房,業主們多次質問,開發商不但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交房日期,對業主提出的賠償要求也一口拒絕。
大河客戶端12月6日刊出《女記者采訪遭推搡,男子笑稱喝酒了》引爆網絡,位于開封市梁苑路一號翠庭尚都的違規配電房仍在繼續施工。
買房后及時辦理房產證是購房者保護自身權益的重要行為之一。如果經協商和發函,開發商拒不解決問題的話,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繼續履行合同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同時追究開發商違約責任。
房地產行業有很多不成文的“游戲規則”,包括樓盤開盤當天,也隱藏了不少的賣房內幕。為了方便剩余房源的售出,現在開發商不會說“售罄”這么絕對,而是說勁銷幾成,只剩少量房源。
河南百余座漢墓遭破壞 開發商稱“考古跟遷墳一個樣”
題:開發商竟稱“考古跟遷墳一個樣”--河南百余座漢墓遭破壞調查 ” 10月20日,河南省文物局重點建設項目文物管理辦公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汝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聯合出具文物保護工作完工報告。
一些城市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購房者交了房款,但開發商將預售款挪為他用,甚至攜款跑路,導致爛尾樓的出現。從2016年12月開始,我市開始試行《鶴壁市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辦法》,對商品房預售資金實行第三方監管,以確保專款專用,防范交易風險,保障購房人的合法權益。
鄭州市國土資源局發布公告,稱鄭州擬推行商品住宅用地出讓“持券(復墾券)準入”政策,即土地競買人必須提前購買與出讓土地同等新增面積的“復墾券”,參與土地競買。
從鄭州房地產市場初步發展開始,“城”字在房地產出現的頻率頗高。萬科城、金科城、升龍城、萬和城、正商城、永威城、匯泉西悅城、康橋康城、鑫苑名城等,鄭州涉及“城”字的房地產項目多達近百個。
近幾個月來,南京、武漢、濟南、廈門等多個城市先后出臺樓市調控政策。但記者觀察發現,近期全國土地拍賣中仍有一些地產商高溢價購買土地,天津、濟南、武漢等城市土地拍賣再次出現溢價超過200%現象,給樓市穩定帶來了負面效應。
近幾個月來,南京、武漢、濟南、廈門等多個城市先后出臺樓市調控政策。但記者觀察發現,近期全國土地拍賣中仍有一些地產商高溢價購買土地,天津、濟南、武漢等城市土地拍賣再次出現溢價超過200%現象,給樓市穩定帶來了負面效應。
河南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在“科創smart公館銷售中心”的樓頂,有兩名身著“科創欺詐”字樣服飾的男子,站在樓的邊沿,隨時都有掉下來的可能。”而說到如何退還業主的房款,該負責人稱,因目前樓盤用地已被強制執行到公開拍賣環節,業主們關心的房款退還問題,也只能等拍賣塵埃落定后,再作打算。
大家在買房的時候,都喜歡選大的房產公司,不管是信譽還是質量都會有保障。可方女士在鄭開綠地城交過認籌金后,不僅房子沒買著,還惹來一肚子氣!
18樓一名住戶稱,鄰居家的窗戶疑似發生掉落,用床單來擋住窗戶。在座談會上,開發商成都西源譽騰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焦健表示,整改方案會在本周日前給出;若高樓落窗引發嚴重事故,則將交由法律機構裁定責任劃分。而對開發商提出,“高空炸彈”若傷人,將交由法律機構裁定責任劃分的說法,業主們也表示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