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買過號稱“外貿尾單”或“出口轉內銷”的衣服?
據央視網報道,近日有媒體暗訪發現,廣東碣石洋垃圾產業長盛不衰,走私來的舊衣服再次“翻新”,以名牌“外貿尾單”在網上翻倍售賣。知情人士透露,不少洋垃圾來自國外停尸房及廢品站,有的從尸身上扒下,還帶血……
這段暗訪視頻中,一位舊衣服行業從業者親口說道:“帶血的(衣物),人家用洗衣機洗一下就行了,有的從死人身上脫下來的…”當記者問及是否消毒時,一位從業者笑道,“消個屁,消毒”。
在多數人對此表示憤慨和惡心的同時,也有人感到匪夷所思,“真有舊衣是從停尸房收的?”
來自停尸房、殯儀館、廢品站的洋垃圾
“洋垃圾”是指我國明令禁止進口的固體廢物,主要有廢礦渣、廢電池、電子垃圾等工業廢物,以及舊服裝、生活垃圾、醫療垃圾等。
“洋垃圾”服裝產業在我國并不是新鮮事,早在1999年就有報道,北京查獲14包約1.5萬件國外進口的舊服裝。2002年,在重慶萬州兩個服裝店查獲了數百件來自日韓的洋服裝,其中一件羽絨服上,斑斑血跡還清晰可見。浙江溫州在2005年時曾出現"洋垃圾"一條街,暗訪的工商人員隨手拎起一件白色外套,發現在肩部竟還殘留有血跡。
此后,幾乎每年都有類似新聞曝光,安徽、海南、廣西、陜西、山東、福建……多個省份均現洋垃圾店鋪。
距今最近的一次報道是去年11月,深圳海關集中銷毀441噸走私廢舊衣物。而在此不久前深圳邊防剛截獲了一批549噸重的洋垃圾服裝,其數量之大令人震驚。
那么,這一批批“洋垃圾”究竟是誰的舊衣服?
據財經網報道,包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國家工商局和衛生部、醫學專家在內的多方權威單位及人士均曾公開表示,這些洋垃圾來自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的垃圾場、廢品處理廠及醫院、殯儀館,有些是病人不穿的,有的甚至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
調查人員介紹,這些舊洋服裝流入后,商販將其中檔次較低的用自家洗衣機簡單清洗、熨燙。檔次較高的,則拿到干洗店清洗,然后就加上商標,打著進口服裝的招牌將這些未經任何消毒處理的服裝銷給消費者,有時還會加上名牌服飾商標。此外,早期也不乏商販對舊服裝不進行任何處理就出售給顧客的情況。
“洋垃圾”產業利潤有多大?
對于國內走私商而言,出售“洋垃圾”,可以賺取高達數倍的利潤。同時,分揀人力成本低,也是這些人賺取暴利的另一要素。
據財經網報道,與香港的海上距離僅115公里的廣東省陸豐市南部的碣石鎮,是我國境內最大的“洋垃圾”服裝集散地,這些服裝多經此中轉后銷往全國各地。
碣石鎮經濟基礎薄弱,加工銷售舊服裝啟動資金少、技術要求低、需求穩定,因此當地大量閑散勞動力以此謀生,逐漸形成全國聞名的“專業”市場。汕尾海關緝私局的一份調研統計顯示,在這個人口26萬的鎮上,從事“洋垃圾”服裝經營的就有萬余人。
2009年央視記者暗訪了廣東省陸豐市碣石鎮洋垃圾服裝市場,當時冒著生命危險,在河水中躲藏半個多小時才逃過了不法業主的報復。
近日有媒體暗訪發現,廣東碣石洋垃圾產業長盛不衰,走私來的舊衣服再次“翻新”,以名牌“外貿尾單”在網上翻倍售賣。據深圳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防制科博士魏方介紹,走私舊衣物含有大量致病病原體,“會通過皮膚、口腔等器官進入人體”。
8月21日,河南檢驗檢疫局郵檢辦事處在對進境郵件現場查驗時,連續截獲3批寄自澳大利亞的破碎手機屏幕,共計133個。該局已依法開具《入境郵寄物截留與處理通知單》,待對收件人進行約談后再做進一步處理。
這是一個名叫王久良的攝影師前后用了3年時間,對中國沿海多個省份進行調查后,發現的一個不為人知的進口洋垃圾內幕。環保部、海關、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等多個部門“守土有責”,須嚴格依法辦事,改變目前“多龍治水”的局面。
在防城港市開庭審理的這起案件,涉案人吳某是中越邊境東興市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總經理,另一涉案人員楊某則是他老鄉。舊衣服被稱為“吸血鬼服飾”,一無標簽,二無生產廠家,三無產品合格證,大部分都是歐洲、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淘汰的衣服。
記者24日從海關總署獲悉,1月5日凌晨,在中國海關總署統一指揮和廣東分署協助下,廣州、大連、天津海關緝私局破獲迄今為止中國最大宗“洋垃圾”走私案。按照海關總署的部署,海關總署緝私局、廣東分署緝私局、廣州、大連海關緝私局組成了抓捕行動指揮部。
記者近日在廣東、廣西、江蘇等沿海大省采訪了解到,受高利潤驅動,“洋垃圾”走私在一些地方屢禁不絕,呈現高發態勢。目前已形成國內外勾結、分工明確、手段多樣、隱蔽性強的犯罪利益鏈條。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廣東、廣西、江蘇等沿海大省采訪了解到,受高利潤驅動,“洋垃圾”走私在一些地方屢禁不絕,呈現高發態勢。2012年2月,南京海關下屬張家港海關緝私分局查獲5起境外城市垃圾走私案件,查扣廢物垃圾4000多噸,抓獲涉案的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包括合肥和普貿易有限公司和合肥圖騰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
《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廣東、廣西、江蘇等沿海大省采訪了解到,受高利潤驅動,“洋垃圾”走私在一些地方屢禁不絕,呈現高發態勢。2012年2月,南京海關下屬張家港海關緝私分局查獲5起境外城市垃圾走私案件,查扣廢物垃圾4000多噸,抓獲涉案的7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包括合肥和普貿易有限公司和合肥圖騰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
2月至4月,全國海關監管現場查獲固體廢物走私違規案337起,案值17億元人民幣,其中查獲三廢案225起,案值達16億元;緝私部門立案偵辦55起,查證走私各類廢物800129噸,其中包括洋垃圾及可利用的固體廢物。
近日,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縣群眾反映,七八年來,村里水變臟了,空氣里滿是濃煙和臭氣。村民張慶濤家的洋垃圾顆粒加工廠,在7月份的整治行動中,政府工作人員給張慶濤的小加工廠斷電的行動還上了當地的電視新聞。
當日,深圳海關開展銷毀走私廢舊衣物行動,計劃銷毀進口走私廢舊衣物1046噸。當日,深圳海關開展銷毀走私廢舊衣物行動,計劃銷毀進口走私廢舊衣物1046噸。當日,深圳海關開展銷毀走私廢舊衣物行動,計劃銷毀進口走私廢舊衣物1046噸。
“垃圾”一旦加上個“洋”字,有時便成為某些人眼中的“稀罕貨”,這不,河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下簡稱河南檢驗檢疫局)郵檢辦事處近期在對進境郵件現場查驗時,連續截獲3批來自澳大利亞的破碎手機屏幕,共計133個。
很多人都知道什么是垃圾,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洋垃圾是什么,洋垃圾又分為多少種,進入我國又需要什么手續。一個名叫王久良的攝影師前后用了三年時間,對中國沿海多個省份進行了調查,發現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進口洋垃圾的內幕。
1月19日,在南京海關隸屬南通海關的嚴密監控下,此前由該關查獲的80個罐式集裝箱中的37個集裝箱共計750噸廢機油提煉殘渣,作為首批退運“洋垃圾”,被退運回出口國波多黎各。根據海關法和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相關規定,南通海關依法責令承運人在規定期限內將廢油渣原狀退運回原出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