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臺灣再添一例寨卡病毒境外感染病例,居住于桃園市50多歲女性,是臺灣人首度跟團至馬來西亞旅游境外感染個案,目前持續追蹤同團71名旅客健康狀況;臺灣“衛福部疾管署”呼吁,應做好防蚊措施且孕婦、計劃懷孕婦女暫緩前往。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自今年6月至今,臺灣人境外感染寨卡返臺個案累計6名,之前5名皆為感染個案與朋友、家人出游,返臺后發現感染寨卡;但該名個案參加旅游團,團進團出接觸者最多,目前同團71名旅客將追蹤疑似寨卡癥狀至明日(10日)并采檢,若無癥狀者自愿采檢,“疾管署”也高度配合,所有人至少自行防蚊隔離措施至少3周。
個案上月23日至27日跟團至馬來西亞沙巴旅游,返臺后本月初出現頭痛、局部紅疹、肌肉酸痛癥狀,就醫采檢確定感染,所幸同住家人、同事未出現感染癥狀,將自主進行防蚊措施隔離至本月16日,血液中不再帶有病毒為止。“疾管署”也分析,該名個案造成次級感染的風險不高,臺灣地方衛生單位也啟動防治措施。
根據“疾管署”統計,馬來西亞今年9月已累計7名寨卡病例,其中有2名孕婦,病例分布在東北部砂拉越州、沙巴州及鄰近新加坡的新山地區,而臺灣至今共10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
一般人感染寨卡病毒多屬輕癥,但孕婦感染可能導致胎兒小頭畸形或死亡,提醒孕婦及計劃懷孕婦女暫緩前往流行地區,自流行地區離開應落實防蚊措施至少3周,依循“1+6原則”暫緩捐血至少1個月、男女無論有無癥狀都應采取安全性行為及延后懷孕至少6個月。
本報平頂山訊在微信里群發有三名男女生感染sk5病毒死亡的虛假信息,魯山縣衛生、疾控中心、醫院等有關部門緊急核實情況發現,所謂的sk5病毒根本就不存在,該消息屬謠言。
河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5月20日通報,衡水市確診1例人感染H7N9病毒病例。目前患者病情較重,正在積極治療中;已對該患者的39名密切接觸者實施醫學觀察,未發現臨床表現異常。于5月10日出現頭疼發熱癥狀,在當地治療5天不見好轉,16日到衡水市某醫院住院治療。
“信息泄露、惡意軟件、釣魚網站、黑色產業鏈正成為我國網銀服務安全的主要威脅。敦宏程介紹,在專門收集客戶信息的黑色產業鏈中,有著明確的分工,稱作“拖庫”、“洗庫”、“撞庫”、“社工庫”。
船上172人不幸感染;一旦感染,會有惡心、嘔吐等癥狀。
在日常生活中,親孩子、把食物嚼碎了喂給孩子等行為要盡量避免。
這幾天,一則新聞引發眾媽媽擔憂:2歲萌娃被親后,突然發起高燒,嘴巴變歪,面部癱瘓。據了解,“親吻病”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自限性傳染病,父母親吻兒童、口對口喂食等都會發生感染。
日前,深圳機場檢驗檢疫局檢出1例博卡病毒患者。
記者李曉旭報道:日前,深圳機場檢驗檢疫局在來自泰國曼谷的航班的入境人員中檢出1例博卡病毒患者,這是深圳機場口岸首次檢出該病毒病例。博卡病毒是與人類急性呼吸道感染密切相關的新型病毒,通過空氣傳播,容易使嬰幼兒罹患肺炎、支氣管炎和支氣管肺炎等疾病。
目前,該惡意手機病毒的擴散已得到有效控制。
據法國媒體《費加羅報》2月11日援引法新社報道,兩名信息安全專家于2月10日宣布,發現新型網絡間諜病毒。卡巴斯基實驗室的一份文件顯示,病毒的主要目標似乎包括政府、外交使團、能源企業、研究機構、私人資本公司甚至政治活動人士。
河北省懷安縣6歲女童旭旭(化名)因身體遭受未知病毒感染躺在北京市兒童醫院重癥監護室內,目前尚未完全脫險。王存燕說,病毒仿佛是一下子到來的,從發現胳膊的異樣,到被下《病危通知書》,只是一夜之間,此前一點預兆都沒有。
一名航天員不慎把帶有病毒的U盤帶上了太空站,結果整個太空站因此中毒。
國際太空站(ISS)雖然遠在距離地球352公里處,卻依舊無法逃脫病毒的威脅,據臺灣東森新聞網11月15日報道,俄羅斯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執行長對媒體表示,一名航天員不慎把帶有病毒的U盤帶上了太空站,結果整個太空站因此中毒。
國際太空站(ISS)雖然遠在距離地球352公里處,卻依舊無法逃脫病毒的威脅,據臺灣東森新聞網11月15日報道,俄羅斯卡巴斯基實驗室(Kaspersky Lab)執行長對媒體表示,一名航天員不慎把帶有病毒的U盤帶上了太空站,結果整個太空站因此中毒。
美國新罕布什爾州至馬薩諸塞州海岸去年底大批海豹暴斃。研究人員7月31日公布研究報告稱,這些死亡的海豹感染名為H3N8的禽流感病毒。研究人員還警告,這種新型禽流感病毒可能對人類構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