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資料圖
中脊眾承公司原辦公地址早已轉讓給另一家投資公司,而該公司已經跑路。
晨報記者葉松麗
見習記者張益維攝影報道
今年4月15日,本報刊登《妙齡女“徒手整形”后臉歪腰斜》、《徒手整形“大師”:自創協會自授獎》兩篇文章,揭露中脊眾承(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脊眾承”)一群自稱“徒手整形大師”的人,通過自創協會、自己頒獎、自發學歷等形式,在互聯網把自己包裝成“大師”,進行所謂的“徒手整形”活動。
經本報報道后,普陀區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曾表示,將對中脊眾承涉嫌虛假宣傳進行立案調查,90天會給出調查結果。
然而,100多天過去了,普陀區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卻表示,他們在辦案過程中找不到中脊眾承的人。而在工商局的網站上,中脊眾承這家公司的企業狀態仍為“存續(在營、開業、在冊)”,并沒有標注經營狀況異常。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普陀區市場監管局表示“找不到人”的情況下,中脊眾承的“大師”們正在積極籌備今年10月底將在周莊舉辦的“第二屆徒手塑形事業高峰論壇”。
首度回應:
90天會有調查結果
2015年1月,湖北女孩子涵(化名)通過互聯網廣告,聯系到了一家名為中脊眾承的公司,進行了號稱無任何副作用的徒手整形。按照中脊眾承介紹,“徒手整形不打針,不開刀,也不用微創技術,僅需一雙手,針對面部骨骼、肌肉、筋膜、淋巴進行操作,就能產生立竿見影的自然美容效果”。
然而,在做過徒手整形后沒多久,子涵就發現,其被“整形”過的臉出現了“面部不對稱、開口偏斜”等情況,而其被整形過的頸部和腰部,也出現了“椎間關節突出”的情況。
晨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為子涵實施徒手整形的“大師”們,實則為一群無任何從醫資格的人。他們通過自辦協會、自己授獎的方式,將“導師”、“教授”、“編委”、“創始人”等頭銜加在了自己身上,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大師。
他們在包裝自己的同時,還號稱“培養”了一些“大師”,比如溫州一名理發師傅陳某就是他們“培養”出來的,如今已是中脊眾承眾多協會的“理事”。而“培養”這樣一名徒手整形的“大師”,僅需要3天時間。
中脊眾承的“大師”主要有張明錫、李恒剛、張順玲、何元帥、張馮清等五人。這五人“創辦”的協會包括但不限于全國脊柱健康學術委員會、全國整脊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中醫養生專業委員會、全國徒手塑形專業委員會等。這些協會均未在任何一級民政部門登記備案,也就是俗稱的“野雞協會”。
4月15日,晨報記者對子涵被騙的經歷以及“徒手整形大師”的騙術進行起底報道后,不少跟子涵經歷類似的受害者繼續向本報投訴。記者將相關情況匯總后,前往普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平交易科,當面向張副科長反映。
4月17日,普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陸主任給記者打來電話,稱該局將對中脊眾承涉嫌虛假宣傳進行立案調查。記者問大約多長時間會有調查結果?陸主任說,按照正常流程,是90天。
再度回應:
找不到中脊眾承的人
由于中脊眾承“徒手整形”事件經本報報道后,在社會上具有相當高的關注度,所以,很多市民都在等待普陀區市場監管局給出調查結果。于是,這4個月里,晨報記者一直在跟該局相關負責人保持聯系。
8月2日下午,記者發短信問普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辦公室陸主任,調查是否有了結果?陸主任回答說,他剛才跟經辦人通了電話,案子還沒結,三個月的期限應該還沒到,他們會在規定的期限內結案的。
8月12日下午,記者又給陸主任打電話,詢問辦案進展?
陸主任:“處理結果你們要做什么用呢?”
記者:“我們要跟蹤報道呀。”
陸主任:“跟蹤報道一般不是到立案就結束了嗎?”
記者:“不,我們要看接下來怎么處理。”
陸主任:“那我們還沒結案。”記者:“時間不是已經超過三個月了嗎?”
陸主任:“可能在調查過程中遇到困難,那么調查期限就要延下去。”
記者:“要延期多久呢?”
陸主任:“第一次三個月,第二次再延,第三次就是無限期了。”
陸主任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們在辦案過程中找不到中脊眾承的人。隨后又回復記者短信稱:“我們依法辦事,依法調查,請你們放心。公司即使逃掉,我們在職能范圍內也會采取積極措施。”
昨天下午,記者撥打中脊眾承李恒剛“大師”的電話,語音提示稱已經關機。隨后,記者又撥打此前在源達大廈3012室接觸過的財務負責人葉修春的電話。
葉修春在電話里質問記者:“你找我有什么用?就這樣吧!”然后,匆匆掛掉了電話。
記者再訪:
“大師”們依然在籌辦論壇
8月13日下午,晨報記者再次來到位于長壽路源達大廈3012室原中脊眾承公司辦公地點。令人驚訝的是,此時的源達大廈3012室,已不再是中脊眾承的辦公地點。3012室門口赫然貼著一張告示,稱“凡參加槐源公司投資的客戶注意了,這家公司在一周前已卷包逃走了……”
根據告示內容,3012室早已轉讓給了一家投資公司。據正在3012室做保潔的一位阿姨介紹:“這家投資公司跑路時,房租、電費、物業費均未付清。我們現在打掃打掃,這房子已經有公司租下了,馬上就要搬進來。”
在源達大廈3012室,記者看見室內亂糟糟的,桌椅等堆疊在屋子中央。進門的墻上換了新公司LOGO。不過,原中脊眾承公司的總經理室和經理室的門牌還在。
進入總經理室,晨報記者看到,辦公桌上和地上到處散落著許多“中脊眾承”的招牌、聘書,以及尚未來得及發給人家的獎狀等資料。其中,一塊金屬獎牌上寫著,一個名叫尹××的女士,獲得了由全國脊柱健康學術委員會等三家“協會”頒發的“學術技術創新獎”。
除了獎牌之外,辦公桌上還散落著大量寫有“聘書”字樣的空白證書內頁和封套,還有一個名叫徐×的人交給中脊眾承財務葉修春的680元“參會費”,以及成捆的“第二屆全國脊柱醫學高峰論壇暨中醫養生產業交流大會”的“嘉賓證”。
雖然普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稱無法聯系中脊眾承,但是記者在企業信用信息查詢系統中了解到,這家公司的企業狀態仍為“存續(在營、開業、在冊)”,并未標注“經營狀況異常”。
晨報記者還了解到,離開源達大廈3012室的徒手整形“大師”們并未銷聲匿跡,依然頂著“大師”的名頭在開展活動。
在張明錫、李恒剛等人“創辦”的“全國整脊醫學專業委員會”官網上,張貼著這樣的一條最新信息,稱“第二屆徒手塑形事業高峰論壇”將在2016年10月31日于周莊舉行。而此次大會的名譽主席,正是被記者揭露,將協會內部證書充作職業證書,在一所注冊于國外、教育部并不認可的大學“學習”三年后,獲得了所謂“博士文憑”的張明錫。
此外,本次論壇的主辦單位,依然是全國脊柱健康學術委員會、全國整脊醫學專業委員會、全國中醫養生專業委員會、全國徒手塑形專業委員會這四家協會。晨報記者此前曾調查發現,這四家協會共用一個網站,且均未在民政部社團司注冊,而中脊眾承的“大師”們,基本上都在這些協會中身兼數職。
在即將召開的“第二屆徒手塑形事業高峰論壇”中,原來在中脊眾承的工作人員,包括財務葉修春在內,都在該論壇繼續“任職”。
外行人經過短短5天培訓就能成為“美容醫生”,并敢給愛美人士做微整形注射手術;銷售的假藥遍布全國31個省份,銷售額6000多萬元——浙江麗水市公安機關在辦理一起非法行醫案件時,查處了一個在全國各地非法舉辦微整形培訓班,同時向學員推銷假藥的團伙。”
不僅如此,周揚青接著又貼出一張自己的美照,開玩笑表示,“我得發張好看的照片壓壓驚,順便洗洗你們的眼~。
據相關媒體報道,整形這個行業在目前來說是很吃香,很多本身不美的人,經過后天的修整,會變得漂亮很多。有一位日本的女性Vanilla,在接受邀請參加了富士臺情報綜藝節目《自助餐》坦白到,至今她已經接受了50次整形。
因為“愛尚美” 整形很后悔
日前,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檢察院以犯罪嫌疑人聶某涉嫌銷售假藥罪對其批準逮捕。檢察機關表示,這些銷售的藥品均無授權許可,聶某知曉這一點仍然通過非正常渠道采購并銷售,系明知涉案藥品系假藥而進行銷售。
去年1月18日,康女士來到省城的韓美整形醫院,商定以4000元費用進行雙眼皮整形手術。
根據《圣保羅州報》(Estado De Sao Paulo)有關這項研究的一篇文章,平均每小時有31.5件手術。
根據《圣保羅州報》(Estado De Sao Paulo)有關這項研究的一篇文章,平均每小時有31.5件手術。
9月29日上午,由鄭州美麗時光整形美容醫院主辦的“6年輝煌美麗時光·真情回饋美麗天使”盛典活動舉行,10位整形美女亮相鄭州街頭,引來不少路人圍觀。
整形變美,本是好事,可29歲的劉女士卻因臉部變化大,在辦護照遇到麻煩時,不得不向派出所提供整容證明等材料,更換了身份證。
某整形美容中心曾對一些有美容需求的人進行過與美體美容、瘦身塑身、減重減脂等有關的調查。
為了能使自己變美,她瞞著家人,接受了鄭州一家整形醫院50萬元的美麗援助。隱形瘦臉、墊鼻尖、開眼角、隆下頜……當走出手術室,坐在病床上的那一刻,她匆忙拿出手機照了照自己的臉,“看,變成瓜子臉了”,她興奮地喊出了聲,隨后,自拍發微信給室友們看。
有些人,在韓國實現了自己的美麗夢想,但有些人,卻遭遇了難以想象的噩夢。新華社記者日前采訪了4位赴韓整容失敗者,揭開赴韓整容熱背后的痛與淚。
美國好萊塢名媛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以油亮的巨臀聞名,英國有一名23歲男子將她視為女神,誓言變成“豐臀金”,花了四年的時間,作了隆鼻、紋眉、脫毛等手術,一共砸下15萬美金改造,成果卻被網友譏笑。
她們原本如花似玉,赴韓整容,換回的卻是鼻歪臉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