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汪洋 實習生高曉明 熊敏)“乘坐‘滴滴’快車約10分鐘,拼車一口價1.6元,最后的計費單卻顯示跑了612分鐘,讓我支付241.8元。”昨日上午,市民孫女士撥打長江日報新聞熱線稱,“滴滴”快車的計費單令人咋舌。
孫女士介紹說,20日晚9時許,她點開手機上的“滴滴出行”軟件叫了一輛快車,并選擇與另外2名乘客拼車出行。孫女士從徐東大街上車,前往東亭地鐵站,總共乘坐了約10分鐘時間,按照預算的拼車費用,只需支付1.6元。
下車后,孫女士便匆匆回家休息,直到次日早上8時,她再次點開“滴滴出行”軟件,準備打車前往公司上班時卻驚訝地發現,頁面上跳出來一張計費單,提示她需支付241.8元車費。“我再仔細一看才發現,昨晚的行程仍未結束,顯示跑了26.1公里,時長費612分鐘,還有14.1公里的遠程費用”。
孫女士隨即與“滴滴”客服聯系,詢問對方:“到底是打車軟件出了問題,還是司機胡亂收費?”孫女士說,612分鐘相當于10個多小時,“照這樣計算,難道車子開了一個晚上,我一直沒有下車?”客服人員回復她,將先進行核實,并在72小時內予以回復。
當事司機周師傅解釋說,按照操作流程,乘客下單后,司機接單,到達目的地后由司機確認行程結束,軟件才會計費扣款。“當晚一起拼車的另外兩名乘客到達目的地后,我還進行了確認操作,可是孫女士下車后,我這邊的手機客戶端卻突然掉線了,不能結束行程,這才導致賬單中顯示乘車時長612分鐘,產生了高額的時長費。”周師傅表示,正與客服聯系,修改乘車價格。
昨日中午,長江日報記者撥打“滴滴”快車客服電話,工作人員表示,可能是司機的手機客戶端出現問題,或者“滴滴”軟件系統出現故障,導致沒能及時結束計費,將先予以核實,再作回復。數分鐘之后,一位自稱“滴滴”總部的客服人員回復記者稱,已核實清楚具體情況,將對乘客進行補償。
昨日下午5時,孫女士回復記者稱,“滴滴”方面已經取消了241.8元的計費單。“司機告訴我,是他那邊的手機客戶端掉線導致出錯,將取消后重新計費”。
公眾對漲價的擔憂不無道理:如果公眾用腳投票出來的互聯網企業,最后只是另一個網絡版出租車公司,從情感上難以接受。而取得壟斷地位后轉身就漲價,也有點強行收割用戶紅利的感覺。
8月1日下午,一個重大消息炸開了:滴滴出行宣布與Uber全球達成戰略協議,滴滴出行將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在中國大陸運營,朋友圈里震感強烈。
7月27日,全國首家黨字號融媒體集團“大象融媒”與風靡中國的打車平臺“滴滴出行”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大象融媒旗下猛犸新聞客戶端送出總價值為500萬元的出行禮券。與此同時,“同呼吸、共責任犸上滴滴綠色出行”活動也隨之正式啟動。
11月21日下午,滴滴專車聯合中原租車信陽地區開通新聞發布會召開。這對于信陽市民的出行來說,無疑增添了新的選擇方式,更加方便了信陽市民。
11月21日下午,滴滴專車聯合中原租車信陽地區開通新聞發布會召開。這對于信陽市民的出行來說,無疑增添了新的選擇方式,更加方便了信陽市民。
在滴滴快的專車和快車啟用“動態調價”功能的同時,其余包括神州、Uber等打車平臺也對訂單進行了臨時的價格調整。比如Uber,據記者了解,其價格浮動的范圍處于原價的1.5~3.9倍不等。
親,你每天在坐的專車、快車可能都是違法的!
滴滴快的CEO程維表示,將于下周嘗試整合社會上的專業運力和零散運力,打造“一站式出行平臺”。
時長:22分27秒
“我們和快的走到了一起,還拉著騰訊和阿里走到一起,一定很多人驚呼,又相信愛情了。”滴滴打車CEO程維昨日給員工發了封內部信。滴滴打車、快的打車傳聞火熱的合并案終于情人節落定。
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昨天聯合發布聲明,宣布兩家實現戰略合并。合并之后,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并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眾多乘客和司機擔心,這樣是否會涉及到壟斷問題,引起商務部的介入?而這是不是又意味著打車紅包要“一加一等于零”了?
兩家公司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今日,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宣布兩家公司戰略合并,合并后的新公司將實現Co-CEO制度,滴滴打車CEO程維與快的打車CEO呂傳偉共同擔任聯合CEO。快的打車方面表示,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業務繼續平行發展,并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性。
經濟觀察網獨家獲悉,滴滴公司將正式宣布推出企業出行服務,主打企業商務用車市場,提供互聯網時代企業用車解決方案——如果算上企業和政府這些“公車”市場的總盤子,滴滴公司邁入的將是一個超過數千億元的大市場,并將改寫中國整個交通運輸工具的格局和利益分配。
在獲悉“滴滴打車”準備進入我市并開始“招兵買馬”后,6月23日,市運管局及時約談“滴滴打車”開封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