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磊生前日記。 李雪 攝
中新網成都7月12日電 (湯雁 李雪)北京時間7月11日01時43分(當地時間2016年7月10日20時43分),參加中國赴南蘇丹維和部隊的蒲江籍下士李磊在執行任務時遇襲,獻出了年僅22歲的生命。蒲江縣官方微博“綠色蒲江”為李磊點起了蠟燭,為英雄送行,愿英雄一路走好!
12日晚,安徽預備役三團(巢湖預備役團)戰士劉安軍在巡堤時因過度勞累身體出現不適,13日上午因“心源性猝死”犧牲在抗洪一線。
清晨狂風呼嘯,白天熱浪襲身,茫茫戈壁上放眼望去只有遠山,腳下到處是駱駝刺。“我們和英雄在一起”網絡名人們走進軍營,兩天一夜”的時間里和戰士們一起吃飯、住帳篷、出早操、看演練,戰士們給網絡名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盧永蘭回憶道,南沙海域是臺風多發區,每年都有數十次臺風正面襲擊礁盤,不少守礁戰士都曾面臨生死考驗。“隨著信息化的發展,現在南沙守礁官兵們無論是裝備條件,還是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7月31日,戰士們在訓練結束后給警犬洗澡降暑。成立于1992年的武警山東總隊直屬支隊警犬班,是“反恐利
“沒誤你們的事兒,我心里的石頭也落了地。能為軍人做點事,我真的很高興……”近日,在市區北京路博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兩名軍人向拾獲重要物件的企業張姓員工道謝,沒想到他拒收酬金、禮物,連名字也不愿透露。
重新站起來的朱彥夫贏得了父老鄉親的愛戴,回鄉的第二個年頭,他被選為張家泉村黨支部書記。幾個冬天,朱彥夫拖著17斤重的鐵腿,和全村上百號勞力一起住荒山,填深溝,造梯田、修水庫。
在西方國家推出“未來戰士”之后,俄羅斯也宣布完成“未來戰士”的測試工作。
面對三萬現金心不動,歸還失主不收酬謝。解放軍駐新鄉第54集團軍警備隊戰士劉世豪拾金不昧的事跡在軍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
重慶崽兒、不到30歲的軍人楊波,被從山崖下的河中抬上來。據成都軍區抗震救災指揮部消息,昨日12時40分許,第13集團軍一輛載有17名官兵的救災車,在趕赴災區途中翻下山崖、墜入河中,一名戰士當場犧牲、3人重傷、4人輕傷,其中1名重傷者送醫后不治身亡。
短短半個小時后,戰士們身體里散發出來的熱氣在冷空氣的作用下,在戰士們的帽子、絨衣外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冰鎧甲”,猶如“兵馬俑”兵團來襲。戰士們的帽子上、護臉上都結了一層冰霜,猶如“圣誕老人”。戰士冬訓穿“冰甲”滿頭冰霜
短短半個小時后,戰士們身體里散發出來的熱氣在冷空氣的作用下,在戰士們的帽子、絨衣外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冰鎧甲”,猶如“兵馬俑”兵團來襲。戰士們的帽子上、護臉上都結了一層冰霜,猶如“圣誕老人”。戰士冬訓穿“冰甲”滿頭冰霜
西藏公安邊防總隊吉隆邊檢站監護中隊值班室的掛鐘指針永遠定格在14時11分26秒,這塊鏡面開裂的掛鐘就這么安靜地躺在墻角的廢墟中,默默地見證了一場震慟世界屋脊的災難。
任何一支軍隊也無法保證戰士受傷時,醫護人員會天使般地及時出現在傷員面前。所以,“救治鏈”的最前端是戰斗員的自救互救。戰士們在攻防戰術上下的功夫要遠比自互救多得多,自紅軍時代創立的止血、包扎、固定、通氣和搬運技術“戰救五項”幾被遺忘。
6月3日下午,海軍工程大學在湖北監利“東方之星”沉船救援現場的長江大堤旁,舉行簡短儀式,為潛水員官東記一等功,潛水員謝啟峰記二等功,潛水員石柏巖記三等功。其中,火線榮立三等功的石柏巖是河南開封鼓樓區人
5月26日,一名武警消防戰士在江蘇警官學院的滅火救援業務競賽中穿越煙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