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明星陳浩民的太太蔣麗莎5年內生下三女一子,且4次均是剖腹產。相比起6年3剖的小S,以及9年4剖的徐子淇,網友們的心疼并非沒有道理。5年4剖,每每平安分娩,這仿若“開掛”的子宮,次次推翻了“再次分娩時間距離前次分娩時間約2年”的醫學要求。
而南京市婦幼保健院也曾接診一位7年5剖的患者,接診的專家表示,當時她的子宮已經薄如一層紙,最薄的地方已呈透明色。連產科專家都連連搖頭。
這樣的子宮很強悍?產科專家搖頭了
“有些不可思議,但母子平安確實是件喜事。”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產科蔡滿紅主任看到這則“強悍子宮”的新聞后,驚訝得直搖頭。“最新的醫學指南更正后,要求再次分娩時間距離前次分娩時間至少18個月。這是因為剖腹產后,子宮上會留下大約10厘米左右的刀口,愈合需要時間。但為了保險起見約2年的間隔期限,部分醫生仍在沿用。”
蔡滿紅表示,算一算同樣多次剖腹產的小S和徐子淇,每胎的間隔幾乎都遵循2年原則。因為如果疤痕愈合不佳,再次妊娠時,極有可能發生疤痕處妊娠、子宮破裂、產后出血、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植入等高危情況,從而危害母嬰健康。
曾接診7年5剖患者 子宮最薄處已透明
類似“強悍”的子宮南京也不是沒有,據了解,2014年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就曾接診過一名7年5剖的產婦,但在孕后期的B超顯示下,子宮壁最薄處幾乎是透明狀,似紙片,隨時可能破裂大出血。
手術過程更是艱難,腹腔早已粘連得一塌糊涂,膨大的子宮和腹壁根本無法分離,最后只能勉強分離出一小塊地方,剖宮娩出孩子。此外,因為子宮疤痕處已經被沒有彈性的纖維組織代替,拉不開也收縮不好,縫合難度更是增大。
第一胎剖腹產第二胎也必須剖?不!
據了解,南京市婦幼保健院2014年全年收治疤痕子宮孕婦1497人,2015年收治2287人,同比漲幅高達52.77%。近十年間,是中國剖宮產的高峰期,如今大量疤痕子宮孕婦的涌現,疤痕子宮相關的高危妊娠因素的增加與此息息相關。隨著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疤痕子宮孕婦將持續增多,產科將長期處于高危妊娠合并癥的收治和搶救狀態。安全起見,如果頭胎是剖腹產的話,建議懷孕前最好到醫院做個檢查,看看子宮瘢痕有沒有長好。
是不是一胎剖了,接下來的二胎也不得不剖呢?疤痕子宮確實是剖宮產指標之一,但并非不得不剖。“我們去年就有150多名疤痕子宮產婦選擇順產。”蔡滿紅解釋說,瘢痕子宮者的分娩方式,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瘢痕愈合不佳時,或胎兒體積過大,胎位不正時,需要進行剖宮產;若無不良因素,且瘢痕愈合良好,胎位正常,可在醫生嚴密觀察下進行陰道分娩。(金陵晚報 蘇麗萍)
11月3日,杭州市中醫院的醫生王軍,正在為病人做手術,一墻之隔,他的妻子在隔壁手術室生下了女兒。護士長抱著剛出生的女兒來到王軍面前,他激動得差點落淚,但來不及多看孩子一眼,他又要忙著繼續做手術了。醫生王軍給女兒的寄語。
影視明星陳浩民的太太蔣麗莎5年內生下三女一子,且4次均是剖腹產。而南京市婦幼保健院也曾接診一位7年5剖的患者,接診的專家表示,當時她的子宮已經薄如一層紙,最薄的地方已呈透明色。
肝內膽汁瘀積癥;嚴重心、肺、肝、腎疾患或子癇產婦不能承受分娩的體力負擔。胎兒宮內窘迫(胎心快、慢或不規則,羊水中混胎糞),或孕母有嚴重胎盤功能減退;39育兒提醒準媽媽,順產才是最好的分娩方式,不要僅僅因為恐懼自然分娩而盲目選擇剖宮產,應結合自身的孕情及醫生的建議作出明智的選擇。
廣州婦產科研究所所長、廣州重癥孕產婦救治中心主任陳敦金指出,初產是剖腹產的孕產婦,懷“二孩”過程中出現重癥并發癥的也會增多。專家認為,中國各省“單獨二孩”逐一落地后,政策開放的地區剖腹產率自然就降下來。
剖腹產是產婦無法完成自然分娩情況下的選擇,具有一定的參照標準。根據美國兒童健康網站報道,如果醫生確定孕婦因某些因素進行陰道分娩可能產生風險,便建議采取剖腹產。目前總體來看,剖腹產對于母體及嬰兒都是安全的,但也存在一些潛在危險,包括持續出血、感染及膀胱或腸道損傷等。
女子到醫院做剖宮產手術,想不到手術后體內發現紗布,令其高燒不止。昨日,這一醫療損害責任案件,經南陽市社旗縣人民法院調解,由被告社旗縣某醫院賠償原告宋某9000元。
曾先生介紹說,1月4日0時30分,懷胎十月的妻子要生產了,在家人的陪同下,就近來到欽南區人民醫院待產。醫生將胎兒取出后就發現孩子的手指頭血流不止,立即作了緊急處置,但一直沒能找到被切掉的手指頭。
如今剖宮產的比例是越來越高,很多年輕的媽媽害怕疼痛或者由于一些流言,如剖宮產更安全,產后陰道不會松弛等說法,讓媽媽更傾向于剖宮產,那么剖宮產真的有這么神奇么?下面就為大家解開剖宮產的九大謎團。
在一些情況下,為了寶寶的安危,準媽咪必須接受剖腹產。許多準媽咪都很擔心剖腹產后的疤痕問題,下面就教大家一些避免疤痕的好辦法:切不可用手抓撓,或用衣服摩擦或用水燙洗,這樣只會加劇局部刺激,使結締組織炎性反應,引起進一步刺癢。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根據德國政府的一份報告,2010年每1000名德國新生兒中就有213名是剖腹產,到了2011年更是達到了創紀錄的三分之一,德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剖腹產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對子宮造成傷害的不同因素中,剖腹產高居榜首。不少孕婦都因為害怕疼痛或誤認為剖腹產的孩子比自然分娩的孩子聰明,媽媽的身材也不會受損。殊不知生孩子還是自然分娩好,剖腹產僅是在某種特殊情況下的一種應急措施而已,實屬不得已而為之。剖腹產手術時,女性要承擔麻醉、出血、術后感染等風險,身體恢復也比自然分娩的女性慢。而且選擇剖腹產的女性將來避孕和再孕都比自然分娩的產婦要麻煩得多。
男子"剖腹產" "生"了啥東西?
據悉,該婦女因為做完手術后需要留院觀察,便被安排住進了醫院的ICU(重癥加強護理)病房。該男子進入ICU的畫面已被醫院監控錄下,警方表示正全力調查,并對該男子展開抓捕行動。
曹女士嚇壞了,她立即把刀奪了下來,然后喊超市老板娘報了警。宿遷經開區公安分局黃河派出所接到報警后,在得知現場有一名待產孕婦,民警駕駛警車一路鳴笛趕到了超市,隨后把孕婦接到車上,一路飛奔趕往了附近一家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