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友
清明節,小區橫幅“祝節日快樂”
這……總覺得哪里不對呢
正值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期間,樂山城區水晶城小區門口的一道橫幅,在被拍下發在網上后卻惹來了爭議。因為橫幅的內容是,“恭祝全體業主節日快樂!”
有業主對此表示反感,清明節是外出掃墓、祭祀親人的日子,怎么快樂得起來?還有業主表示,假如有人對自己說“祝你清明節快樂”,雖然說不出哪里不對,但聽起來心里總覺得別扭。
那么,清明節到底能不能祝福節日快樂?這也引發了網友的廣泛討論。
業主吐槽
清明節祝節日快樂合適嗎?
4月3日,家住樂山城區水晶城小區的業主朱先生剛掃墓回來,無意中發現小區大門外有一道大紅色的標語“宏洲物業恭祝全體業主節日快樂!”“清明節要掃墓、祭奠先人,怎能說快樂呢?”朱先生滿腹疑惑,清明節掛這樣的標語合適嗎?
當天,網友“七里香的山坡”也在微博上曬出了水晶城小區門口這條標語的照片,并表示,“(小區的)每個門都掛一個,這個物業太牛哄哄了,求此小區業主的心理陰影面積。”該網友配發的照片顯示,小區的前后大門上方各懸掛了一幅內容相同的標語。
“我也不知道好久掛的這標語,好像有段時間了。”該小區業主宋先生認為,以前還沒太在意,但這幾天正逢清明假期,在這特殊的日子里,看到這樣的祝福標語,確實感到有點怪怪的,不符合這節日的氣氛,“我也說不出來哪里不對,可是心里覺得怪怪的”。
“現在的人是不是太無聊了,啥子節日都要祝快樂,連清明節都不放過。”該小區業主吳女士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她在今年清明期間還收到了兩條“清明節快樂”的信息,一看就是群發的,最讓吳女士覺得不爽的還是信息的內容:“哪有祝人家清明節快樂的,我覺得很晦氣,像是一種‘詛咒’,看著就生氣,哪里還快樂得起來……已經直接把對方拉黑了。”
物管回應
春節前掛的 還沒來得及取下
3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聯系上水晶城小區的物管相關負責人,對方稱,這條橫幅是春節前掛的,主要是營造節日的喜慶氛圍,還沒來得及取下來。不過,這條橫幅也不是專門針對某一個節日的,一年中還有很多節日,如元宵節、三八婦女節、五一勞動節、中秋節、國慶節等,可以通用“祝節日快樂”。
對于部分業主提出的“清明節祝節日快樂是否合適”的質疑,該負責人未作過多解釋,只是表示,如果確實有業主感覺心理不適,他們將立即把橫幅取下來。3日下午,業主宋先生反饋說,在接到部分業主反映后,物管已經把標語取下了。
原來并非物管刻意在清明掛上祝福標語,看來只是誤會一場。不過,這卻引發了一個眾多居民和網友熱議的話題:有人堅持認為,清明就是祭祀逝者的嚴肅節日,沒法快樂起來,而且祝別人清明節快樂,很容易引發對方覺得別扭,這種表達不太恰當;但有人表示,清明意在紀念而不是非要很沉重地過節,并且,清明恰逢春天,應盡情享受春光,并認為,清明節目前還是國家法定假日,說一句節日快樂也無妨;另有人持無所謂的中立態度,“說的人可能是好心,聽的人會不會太過于敏感了,或者過度解讀了?”
觀點PK
正方:
清明不只是掃墓
祝快樂并無不妥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文史專家魏奕雄介紹說,從民間習俗來講,清明節又稱寒食節、禁煙節。古代在清明節前一兩天為寒食節,要禁燃煙火,只吃冷食,不過,因寒食和清明離得較近,后來便合二為一了,清明節成為了節氣和節日的結合。
清明節到底能不能祝福節日快樂?“之所以引起爭論,是因為人們對清明節的內涵了解不夠深。”魏奕雄認為,在古代,掃墓只是清明眾多傳統習俗中的一個,除了有祭奠逝者的悲傷,更有萬眾郊游、踏青、戴柳等種種歡樂,所以清明節“祝節日快樂”并無不妥。
反方:
應尊重大眾認知
避免引尷尬反感
四川社會科學院教授、社會學家胡光偉認為,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古人過清明最重要的習俗雖是祭祀,但還會踏青、放風箏、吃寒食、插柳、蕩秋千、蹴鞠、馬球、射柳等。
“清明時祝快樂雖并無不妥,但也要因人而異。”胡光偉表示,既然在不少人眼里,總是會把清明與祭祀、死亡、鬼神等字眼相聯系,那么在做類似表達的時候應該謹慎,特別是應該尊重他人的認知和習慣,避免引起尷尬和反感,“除非你知道對方能坦然接受并不會生氣,否則最好別發這樣的祝福信息”。
新聞背景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并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國傳統年節被正式確立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對此,有專家認為,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年節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背景,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將這些傳統節日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有利于弘揚和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掘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擴大中國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增強全世界華人的凝聚力;有利于人民群眾開展各種與節日主題內容相符的活動,如清明節掃墓、祭祀祖先,端午節的賽龍舟、嘗粽子,中秋節人相聚、賞明月、品月餅等。
映象網記者4月5日從平頂山市公安局了解到,清明節期間,全市各級公安機關全力落實各項安保措施,全市社會治安秩序良好。
4月5日,映象網記者從省交通廳獲悉,清明節小長假期間全省高速累計免費通行車輛457.57萬輛,免費1.83億元,同比增長25.34%,自駕游車持續火爆。
對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清明節是中國老百姓對故人寄托哀思的時刻;對于黨員干部而言,清明節則是緬懷革命先烈的時刻。
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清明時節,只有黨員干部在清廉上、文明上、正信上做出表率,社會上才能過上一個高雅、清潔、低碳的清明節。
涵養家國情懷,弘揚清明節的祭祀文化,抒發人們公祭民族先祖、民族英雄,祭奠家族先人、繼志述事的道德情懷,走進文明祭祀的綠色時代和網絡時代。
3月29日,記者從鄭州鐵路局了解到,為了緩解出行壓力,方便旅客假期外出旅游,鄭州鐵路局將在清明節……
4月2日至4月4日為清明小長假,全省高速公路7座以下小型客車免費通行。屆時,民間祭掃、春季踏青中短途出游增多,省內游樂園、近郊風景區、重點旅游區周圍道路交通壓力將明顯增加。
清明節接近,除了即將開始一段小長假之外,了解酒文化與傳統清明節風俗也十分必要,清明時節,回鄉祭祖多會帶上白酒,因此傳統白酒又會掀起一陣熱銷潮!
4月4日(星期一,清明節)放假,與周末連休。節假日期間,各單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4月7日,記者從鄭州交巡警支隊獲悉,清明節期間,鄭州交警累計出動警力4500余人次,保障市區周邊交通的車輛有序通行。
在剛剛過去的清明小長假期間,國家5A級旅游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中國清明文化名園——開封清明上河園景區游人如織,三天共接待游客近11萬人,《大宋·東京夢華》更是場場火爆,一票難求。
清明前夕,在河南省汝州市騎嶺鄉風穴寺東山的該市烈士陵園七烈士墓前,該鄉組織團員、少先隊員和黨員干部祭奠先烈。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
春季氣溫適中,雨量充沛,因而清明茶色澤綠翠,葉質柔軟,香高味醇,奇特優雅,是一年之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