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30年的丈夫周先生以政府欲征收高額房產稅為由,勸說妻子劉女士與其“假離婚”。當財產都轉到丈夫名下后,劉女士才得知周先生早有婚外情,并與情人在美國生育了一個孩子。憤怒之下,劉女士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假”離婚協議書中關于財產的約定并對財產重新進行分割。近日,北京海淀法院受理了此案。
劉女士訴稱,她和周先生于1985年9月28日結婚,婚后雙方生活穩定、感情基礎穩固,并育有一子,現已成年。
2015年2月10日,周先生以政府欲征收高額房產稅為由哄騙她簽訂了《自愿離婚協議書》,協議約定房屋和汽車歸周先生所有。協議書簽訂后,雙方生活并無異樣,周先生在國內期間仍然每天按時接劉女士上下班、秀恩愛。此間劉女士繼續繳納車輛的保險費、車船稅等,在辦理房產證時,劉女士還繳納了房屋的契稅,后又繳納了物業費、供暖費等,合計約60萬元。
2015年12月14日到19日,劉女士去臺灣旅游,回來后發現周先生留下一封信說要到郊區開三天會后離家出走,帶走了五萬元現金、房產證、物業資料、車證以及相機、鏡頭等貴重物品。此后一個多月劉女士想盡各種辦法尋找周先生的下落均無音信,后來兒子報案經公安機關查詢得知周先生已于2015年12月18日去了美國洛杉磯。
2016年2月1日,劉女士在首都機場發現了周先生,劉女士叫周先生但周先生不理,之后劉女士將周先生的提包拿走,意圖讓周先生主動解釋為何離家出走。但周先生始終不回應并到機場派出所報案稱劉女士盜竊,公安機關經調查后認為不是盜竊,讓雙方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但劉女士從周先生的電腦中查找到周先生與別的女性同居的證據,證實周先生早在2013年就與該女子發生婚外情并于2015年12月2號在美國產下一女,現周先生與該女子及孩子共同生活。
劉女士認為,周先生通過隱瞞事實真相、轉移夫妻共同財產,以欺騙的方式達到離婚的目的,誘騙其做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已經嚴重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起訴要求判令撤銷離婚協議書中關于財產的約定并對夫妻共同財產重新進行分割。
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按照政策,以戶為單位計算,秦紅和先生名下已有兩套房,在上海不能再貸款買房。秦紅介紹,按上海市規定,300萬以上的房子屬于非普通自住房,首付比例為70%,與之相對,300萬以下普通自住房的首付比例為50%,“300萬在上海只能買60平米的房。
時隔兩年,鄭州市再次啟動樓市“限購令”,為了購房名額,“假離婚”又熱了起來。對于財產分割,“假離婚”協議的效力,比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備案的離婚協議效力要低,一方當事人可能會落得人財兩空。
對于財產分割,“假離婚”協議的效力,比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備案的離婚協議效力要低,一方當事人可能會落得人財兩空。
當日15時20分許,何山將男子手中所提的白酒拿走,又將男子攙至路邊攔下一輛出租車,隨后拿出50元錢要求的哥幫忙將男子送回花園口的家中。
男子自稱在花園口區域居住,最近想再買一套房,就和妻子商量假離婚,離婚證辦下來后妻子不見了,幾番聯系和尋找后他發現假離婚弄假成真了。當日15時20分許,何山將男子手中所提的白酒拿走,又將男子攙至路邊攔下一輛出租車,隨后拿出50元錢要求的哥幫忙將男子送回花園口的家中。
記者在金水區婚姻登記處了解到,8日下午辦理離婚的80后占主流,其中還有一個男方是1993年出生,女方1995年出生,倆人8月才登記結婚。法律上并沒有“假離婚”的概念,離婚登記具有公示效力,只要婚姻雙方當事人依法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婚姻關系即宣告解除。
“上海樓市限購將升級”的傳言雖已被辟謠,但其引發的“離婚潮”卻未平息。9月5日,廈門繼蘇州之后,成為第二個執行住房限購政策的二線城市,加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全國已有6個城市實行了不同程度的限購政策。
劉某和丈夫周某結婚30余年,婚后雙方生活穩定、感情基礎穩固,并育有一子,現已成年。
部分地區再現應對樓市調控的假離婚潮。網民“舒圣祥”也表示,“樓市離婚潮”表面是人們為了購房而不擇手段,背后卻是樓市調控仍停留于復雜的“需求側調控”而非簡單的“供給側調控”的弊端。
結婚30年的丈夫周先生以政府欲征收高額房產稅為由,勸說妻子劉女士與其“假離婚”。劉女士訴稱,她和周先生于1985年9月28日結婚,婚后雙方生活穩定、感情基礎穩固,并育有一子,現已成年。
社交媒體近日流傳的一則“假離婚騙貸700萬炒房”消息引發關注。數據顯示,首套房方面,農行調整為8.3折,南京銀行、建行、天津銀行、東亞銀行調整為8.5折,花旗銀行調整為8.6折,利率8.5折仍為主流;二套首付方面,南京銀行調整為4成。
社交媒體近日流傳的一則“假離婚騙貸700萬炒房”消息引發關注。數據顯示,首套房方面,農行調整為8.3折,南京銀行、建行、天津銀行、東亞銀行調整為8.5折,花旗銀行調整為8.6折,利率8.5折仍為主流;二套首付方面,南京銀行調整為4成。
這幾天,網絡社交媒體上,一條所謂“炒房終極模式”被高頻次轉發,引發熱議。一道看起來“完美”的“穩賺不賠”的算術題,在業內人士看來,“屬于夢想,不可能”。
本市一男子為躲債與妻子辦了假離婚,將房產過戶到妻子名下。當天等到晚上10點,被他打走的妻子仍未返家,躲債男不忍10多歲的孩子沒人管,便決定把孩子送到位于杜兒坪的姥姥家。
齊女士當天本來是陪朋友去看房,但她對房子確實很動心,售樓小姐見狀便極力慫恿她趁著價格優惠訂一套。新政策出臺肯定有一段時間的過渡期,另外,住房限購政策是為了抑制投機,穩定房價,市民完全沒必要辦離婚規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