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長春新區,這是今年以來國務院同意設立的首個國家級新區。
繼哈爾濱新區后,第17個國家級新區花落吉林長春。
2月15日,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長春新區的批復》(國函〔2016〕31號)。批復稱,建設好長春新區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重要舉措,為促進吉林省經濟發展和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這是今年以來國務院同意設立的首個國家級新區,也是獲批設立的第17個國家級新區。
長春新區包括長春市朝陽區、寬城區、二道區、九臺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約499平方公里。
至此,東北三省均有國家級新區,分別是遼寧大連金普新區、黑龍江哈爾濱新區和吉林長春新區,這三個新區均位于副省級城市。
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區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方創琳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分析,東北已有兩個新區,長春新區獲批彌補東三省的空白,是東北地區轉型發展的重要試驗區。
于區位優勢而言,長春地處通向遠東地區的大十字樞紐地帶,是東北地區經過圖們江出海的一個節點和戰略橋頭堡,也是中蒙國際大通道上最強的戰略節點。
吉林省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有提及,要以國家級長春新區獲批為契機,搞好哈長城市群、中部城市群建設。
據悉,長春新區將重點打造四大基地。一是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重點發展光電子、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二是汽車、軌道交通、智能機器人等先進制造產業基地;三是運輸、航空綜合服務業等臨空經濟產業基地;四是健康養老產業基地。
關于長春新區未來發展方向,方創琳認為,目前東北地區經濟下滑嚴重,為促進東北經濟崛起,東北地區從南到北的三省都要崛起,先獲批的大連和哈爾濱新區是振興東北的戰略支撐,長春新區也應該成為從中國東北的東部地區促使東北崛起的第三個戰略支撐點或引擎。同時,長春新區也將是中國圖們江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戰略平臺,利用好該平臺打破吉林圖們江地區沒有出海口的格局。
國務院的批復指出,長春新區建設,要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形成特色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積極推動產城融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努力把長春新區建設成為創新經濟發展示范區、新一輪東北振興的重要引擎、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的重要平臺、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
掛牌國家級新區,意味著諸多政策加身。
有學者此前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現在國家級新區拿到的實質性政策優惠已經不多,主要有兩個優勢,首先是可以作為一個招商引資的新平臺,獲得集中的財力支持等;其次是可以先行試驗一些政策,例如保稅區。
國務院的批復指出,建設好長春新區,對于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深化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自1992年批復首個國家級新區——上海浦東新區起,國家級新區數量已經增至17個。其中,有5個是2014年批復的。去年批復的國家級新區已達5個,分別是湖南湘江新區,南京江北新區,福州新區,云南滇中新區,以及哈爾濱新區。
對此,方創琳表示,從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國土資源利用效率角度來看,東中部地區每個省都需要一個國家級新區。他認為,國家級新區作為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抓手,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今年的獲批進展不會亞于過去兩年。
目前,據不完全統計,省級“兩會”上,至少有鄭州鄭東新區、江西昌九新區、沈陽沈北新區、烏魯木齊新區、石家莊正定新區、南寧五象新區、唐山曹妃甸新區、武漢長江新區、襄陽漢江新區等提出申報國家級新區。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近幾年國家級新區的數量越來越多,國家級新區的含金量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
但方創琳認為,每個新區所屬的區位條件、目的動機、國內外環境、特殊政策等都有差異,每個新區在招商引資和轉型過程中,發展定位都不一樣,因此建設過程中,有步伐快、質量高的,也有步伐慢、質量低的,這很正常,不可能要求東中西部的每個新區都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按照統一速度發展,各個新區也需因地制宜、差異化發展。
昨日,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出臺。河南省給鄭洛新三地開出了詳細的“任務”清單。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公布《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陜西西咸新區的批復》。西咸新區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和咸陽市建成區之間,區域范圍涉及西安、咸陽兩市所轄7縣(區)23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規劃控制面積882平方公里。
12月3日下午,市委書記劉國慶主持召開新區規劃建設務虛會,認真聽取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匯報,研究部署進一步推進措施。
10月29日,商丘供電公司發展策劃、設計施工人員來到正在建設中商務新區進行走訪,詳細了解政府經濟規劃發展最新情況和近期急需解決的電力需求,保障新區在建設過程中用電無憂。商丘市商務新區占地面積2.6萬畝,重點打造中石油商丘千萬噸級煉油基地和豫魯蘇皖區域物流中心,成為該市對外開放的首要平臺和全省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
昨天,在鄭州兩會上,滎陽代表團建議,加快鄭西新區建設,與鄭東新區一起形成“比翼雙飛”的格局。當前,鄭西新區的建設已由民間議論得到官方認可,作為鄭州建設中原經濟區核心城市目標的新平臺浮出水面。
3月8日,記者在舞鋼市行政新區溫州路北延工程薄沖河工地看到,連接行政新區的重要交通橋梁——36米長的薄沖橋正在澆筑混凝土橋墩。今年,黨政綜合辦公樓、會展中心、文化中心三處基礎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年內要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搬遷居民安置區全面開工建設,其中山河小區2萬平方米住宅樓9月底交付使用,薄沖5萬平方米安置區年底主體工程完工,屆時可安置居民350多戶。
據了解,2012年10月15日,鄭州市相關領導在西部新區規劃建設進展工作匯報會上,原則上已同意將規劃建設過程中的西部新區名稱暫定為“鄭上新區”,并成立了新區規劃建設領導小組。
鄭上新區空間布局初稿編制完成,其主導產業被確定為通用航空、裝備制造等。鄭州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上,鄭州市副市長吳忠華就人大代表許培榮等提出的關于加快鄭州西區建設的建議給出了回復。
近年來,新區商業正逐漸成為房地產開發的熱門話題,鄭州組團式的發展,以及諸如高新區、經開區等原有產業區的功能升級,都為新區商業開發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是為住宅增添價值和賣點,如果是千畝大盤再配套相應體量的商業,則能夠顯而易見的為整個項目增加賣點,從而提升住宅產品的溢價。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設中出現“攤大餅”現象,“新城”變“鬼城”引起社會關注。而國土資源部門將按照該《辦法》,制定新區用地擴張與舊城改造相掛鉤的方案,促進新舊城區聯動發展。
鄭上新區總體規劃的確定意味著新區建設步伐正在加快。一位參與規劃編制的經濟界人士認為,鄭上新區是鄭州發展新引擎,其意義表現在“彌補、均衡、融合”三個關鍵詞上。
昨日下午,市委書記陳雪楓到洛陽新區調研。
在河北邯鄲市內有一條橫貫南北城區的大街——中華大街,它北接邢臺沙河,南抵河南安陽市,將豫北、冀南緊緊相連。
鄭州晚報報道: 記者近日獲悉,省政府正式印發了《周口新區建設總體方案》。規劃空間范圍東至許灣鄉及李埠口鄉東邊界,南至周項路和港口物流園區南邊界,西至周口大道,北至周淮路、許灣鄉北邊界,遠期規劃面積143平方公里。
鄭州晚報報道: 記者近日獲悉,省政府正式印發了《周口新區建設總體方案》。規劃空間范圍東至許灣鄉及李埠口鄉東邊界,南至周項路和港口物流園區南邊界,西至周口大道,北至周淮路、許灣鄉北邊界,遠期規劃面積14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