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2.hnr.cn/news/mxw/images/txt_tit.gif)
![【最美河南人】鄉鄰半天籌82.5萬救命錢 小伙兒患尿毒癥獲關愛 【最美河南人】鄉鄰半天籌82.5萬救命錢 小伙兒患尿毒癥獲關愛](http://www.wbywanted.com/news/xwnxw/201805/W020180528429074485173.png)
![【最美河南人】商丘女孩背著癱瘓母親上大學 【最美河南人】商丘女孩背著癱瘓母親上大學](http://www.wbywanted.com/news/xwnxw/201805/W020180528341666466496.jpg)
![448次救援挽救62條生命 這個團隊堅持了十年 448次救援挽救62條生命 這個團隊堅持了十年](http://www.wbywanted.com/news/xwnxw/201805/W020180523320566037628.jpg)
![河南女孩扎根震區十年 萬余志愿者與她同行 河南女孩扎根震區十年 萬余志愿者與她同行](http://www.wbywanted.com/news/xwnxw/201805/W020180521354436812164.jpg)
付運生、吳喜蘭夫婦把村民送給兒子的救命錢都記在了紙上。
富起來的宋莊主要經濟來源之一是收割生意。10日,宋莊300多臺聯合收割機集結南下割麥。
提起給付家送5萬元救命錢一事兒,68歲的張寶連連擺手,說:“一個村的,幫一把,應該的,不值一提。”
核心提示|駐馬店宋莊社區范西村民組的付品龍患尿毒癥,一星期需要三次透析,宋莊的老少爺們知道后,僅半天時間,就送來了82萬多元救命錢。
“誰家有過不去的坎兒,老少爺們都會主動出手幫一把。”社區黨支部書記付常運說,“這是俺宋莊的風氣,已有幾十年了;俺這個社區,一家有難大家都幫襯,800多戶人家親如一家人。”
半天,送來82萬多元救命錢……
“小好(付品龍的乳名)不在家,去縣醫院透析去了;一個星期,需要透析三次。”27日上午,付品龍父親付運生抬頭看了看天,“孩子得重病,家里要塌天,是老少爺們頂著,俺家的天才沒塌下來。”
宋莊社區屬于汝南縣宿鴨湖街道辦事處管轄。因28歲的兒子付品龍患尿毒癥,付運生兩鬢平添了不少白發。
“小好的尿毒癥,是去年臘月才發現的。”付運生說,去年臘月初一,小好突然視力模糊、頸椎疼痛,他去縣城里瞧病,被確診患的是尿毒癥。
“給孩子治病要緊,不要愁錢的事兒,趕緊去鄭州的大醫院。”得知品龍被檢查出了重病,老少爺們一撥又一撥掂著禮品、拿著錢趕往縣城,到醫院探望。
“張寶塞給我兩萬塊,說讓先花著,不夠了言一聲。”付運生說到這兒,眼圈濕潤了,“去年臘月初三,小好轉院去鄭大一附院,一百多號老少爺們送行。臘月二十八,從鄭大一附院回到家,老少爺們給俺家備齊了過年年貨,派幾個村民代表送來。臘月二十九上午,又來了一百多號人,是送救命錢的,送的錢堆滿了一桌子。”
“大都是放下一把錢,安慰一番就走了,當時來不及記在紙上;事后一筆一筆整理,發現當天上午共收到現金82.5萬元。”付運生一一記下,付常運、李孬各送來5萬,張寶又送來了3萬,在外打工回來過年的付如意送來兩萬;在鄭州做保潔的付紅兵,小好在鄭州治病時,他來醫院送了5000元,這次回來過年又送來1萬元……
“都是自愿送來了,不讓還。”付運生說到這里,已泣不成聲,“我和孩兒他娘給孩子在鄭州治病時,村里的熱心人知道俺家這幾年事多,家底薄,張羅著給小好籌治病錢。從鄭州回來的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多達82.5萬元救命錢。這錢,俺都記在了紙上,化在了心里,有能力了說啥要還這個情。”
以前付家兩次坎兒,也都是老少爺們幫過關……
“在俺們宋莊,一家有難,全莊人主動幫忙。這種風氣,天底下打著燈籠難尋。”付運生的妻子吳喜蘭告訴記者,小好患尿毒癥,是家里的第三個坎兒。前兩個坎兒,也是老少爺們幫襯才邁過去的。
28年前初夏的一天,付運生駕駛三輪,去自家地里給玉米澆水,三輪車翻進路邊深溝里。不省人事的付運生被村民送到縣醫院,經檢查體內大出血,肝、脾、腸、胰腺嚴重受損。開刀住院治療,花費近5萬元。
“28年前的5萬元,是個天文數字,錢都是老少爺們主動湊出來的。”付運生在一旁插話,“后來,俺家的經濟喘過氣兒來,還錢時,很多人不接,說家里的日子比俺家好,到啥時俺家徹底翻身了,再說還錢的事兒。”
11年前,付運生家有了一輛“小洋馬”(大型聯合收割機)。買“小洋馬”的24萬元錢,是18戶老少爺們主動籌錢給他家買的。夏割小麥秋收稻,付運生、付品龍父子開著“小洋馬”南下廣州北上黑龍江割麥收稻,忙活了十多年,家庭收入打了翻身仗。
“當年買‘小洋馬’,陳大新給我1萬元,隔了那么多年,去年還他時,他還是不要,說等俺家的日子比他家好了再說。”付運生介紹,陳大新在村頭開個理發店,掙個錢也不容易,去了他家多次,才說服他勉強收下。
“在俺們這兒,村民之間借錢從不讓打欠條,啥時有了啥時還;不管隔多少年,還錢時從來不要利息。凡是主動幫襯的,還錢也不要。”宋莊社區婦女主任賈美香說,15年前,村民付德運被查出腦瘤,由于家里沒錢,決定放棄治療。老少爺們知道后,籌了3.6萬元,送付德運去北京做了手術。后來,付德運家的日子緩過勁兒來,其兒子付中原挨家挨戶去還錢。老少爺們不接,付中原就跪在面前不走。
“相互之間的幫、相互之間的親,是俺宋莊的‘小氣候’”
宋莊社區黨支部書記付常運介紹,社區里有范、付、宋、王等姓氏,戶與戶之間,上了年紀的親戚一樣來往。誰家有困難都主動相互幫襯,從不排外,800多戶人家親如一家人。幾十年來,老少爺們之間沒紅過臉,沒吵過架,打架就更不用說了。
記者在宋莊社區的13個村民組行走,發現家家戶戶幾乎都是小洋樓,不少農家院里停放著私家小轎車。
“在宋莊,年輕人、中年人平日里在忙著掙錢,一年到頭見不上幾次面;過年時回到家,難得相見,親還來不及,哪還有是非?”一名村民這樣描述宋莊的人情世故。
村民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宋莊人收入三大項。一是“收割”生財。宋莊有300多臺“小洋馬”,每年四五月份出征,南下北上收割水稻、小麥,11月中下旬回到家,每臺年收入二三十萬元;收割機外出作業,一年掙回6000多萬。二是種菜生財。宋莊高標準蔬菜大棚1600多座,每棚年純利潤4萬左右。大棚蔬菜,一年收入6000多萬元。三是保潔生財。有300多個村民,在全國各大城市開了300多家擦皮鞋、修皮鞋的門店,每個門店的年收入都在30萬元以上。
年輕人、中年人在外掙錢。平日里,村里大都是老年人和留守在家照料孩子上學的大嫂。
中午時分,記者經過宋莊社區范西村民組時,冷清的莊上,有五六個老人端著飯碗、菜盤,扎堆在村頭大樹下吃午飯。你夾我盤里一筷子菜,我夾給你碗里一筷子肉,有說有笑。
“以前,日子過得緊巴,誰家炸油條、蒸大米或燉雞子,都要給鄰居家端幾碗,讓鄰居家嘗嘗鮮。”一位老人告訴記者,這種傳統幾十年來一直在“進化”,如今形成了“人幫人”這一好風氣。小好的病情,老少爺們嘴里不說,心里一直在牽掛著;他父母的腎,與他不匹配,現正在找腎源。“一旦找到了,如果需要再花大錢,大家伙兒再幫襯一把。”
據介紹,宋莊社區是汝南縣出了名的“億元社區”,800多戶村民每年進賬逾億元。
“很多家庭都能輕松在城里買得起房子,但大都不愿意在城里買房,不愿離開宋莊。人與人、戶與戶,相互之間的幫、相互之間的親,是俺宋莊的‘小氣候’。”宋莊社區范西村民組的一位老人說,這種“小氣候”,惹得十里八村都羨慕,都說宋莊最有人情味兒,是“金不換”的居住寶地。
(記者 李釗 通訊員 牛志華 文/圖)
鄉鄰籌82.5元救命錢 小伙患尿毒癥獲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