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2.hnr.cn/news/mxw/images/txt_tit.gif)
![博愛兩男子救跳湖女子悄然離去 警方尋人 博愛兩男子救跳湖女子悄然離去 警方尋人](http://www.wbywanted.com/news/xwnxw/201804/W020180412409600499296.jpg)
![河南戰士三闖火海救人犧牲 全國人大代表紛紛“向英雄致敬” 河南戰士三闖火海救人犧牲 全國人大代表紛紛“向英雄致敬”](http://www.wbywanted.com/news/xwnxw/201803/W020180304620564810064.jpg)
![鶴壁大叔零下10℃三入冰河救仨落水女娃 鶴壁大叔零下10℃三入冰河救仨落水女娃](http://www.wbywanted.com/news/xwnxw/201802/W020180222674551219181.jpg)
![一學校校長為九旬父親洗腳 暖心照片走紅網絡 一學校校長為九旬父親洗腳 暖心照片走紅網絡](http://www.wbywanted.com/news/xwnxw/201802/W020180222309817293625.jpg)
圓圓向張瑞青當面致謝
懷胎十月,瓜熟蒂落,可也有不按常理出牌、非要給母親來個驚喜的調皮寶寶。
這不,3月份的一天,當30多歲的鄭州市民圓圓(化名)正為即將到來的預產期做準備時,肚子中的胎兒卻鬧騰開了,還沒等120急救車開到醫院,就要探出頭來看世界。
見情況危急,鄭州市中醫院婦產科醫生張瑞青就將擔架變成接生臺,在狹窄的車內,貓著腰、半蹲著為孕婦接生……
【驚心動魄】
上午9點
孕婦破水
醫生緊急出診
3月中旬的一天上午9點,鄭州市中醫院婦產科門診室內人頭攢動,坐診的醫生張瑞青已經工作了一個多小時,接診近10位前來就診的患者。
這樣看似繁忙的工作狀態,卻已經是張瑞青及同事最普通的日常,“幾乎每天都是這樣的節奏,大家一般都是提前到崗。”
一個多小時,沒來得及喝上一口水,張瑞青似乎意識到了嘴唇的干燥,可就在她伸手拿水杯時,桌子上的電話突然響了。
“張大夫,有急診,出診了。”收回即將碰到水杯的手,張瑞青立即拿起聽診器等出診用具,“好好,我這就過去。”掛掉電話,張瑞青將等待的病號轉給其他大夫,快速朝120急救車跑去。
“什么病人?”
“一個孕婦,破水了。”
“幾個月了?”
“還有五天到預產期。”
“足月了,要生了。”
急救車上,張瑞青和護士花素娟一邊整理即將用到的器具,一邊用極簡的話語溝通,了解患者的情況。
上午9點15分
醫護人員抬著擔架
奔上5樓接孕婦
說話間,120急救車已經來到病人所在的小區門口,病人家屬早已等候在此。
“拿上擔架。”下車后的張瑞青緊隨患者家屬,朝小區內快速跑去,并回頭朝身后的同事說道。
“幾樓啊?”“五樓。”得到家屬的回復,張瑞青邊快速上樓邊向家屬詢問病人情況。
約2分鐘后,當他們來到家屬樓四樓到五樓的樓梯平臺處時,看到了渾身是汗、大口喘著粗氣、斜躺在地上、可身體卻不由自主往下用力的孕婦圓圓(化名)。
“不要用勁兒,來,深呼吸……”張瑞青邊對圓圓說著,邊快速用多普勒為圓圓聽了胎心。“正常,每分鐘135次,但現在必須趕緊回醫院了。”
張瑞青和同事一起將圓圓抬到擔架上,因為圓圓居住的家屬樓沒有電梯,約3分鐘后,大家才將圓圓平穩地抬到了急救車上。
上午9點20分
急救車上胎兒露頭
擔架變成接生臺
到了急救車上,圓圓依然控制不了自己,不斷往下用勁兒,依據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張瑞青判斷,圓圓馬上要分娩了。
這時,張瑞青立即電話通知該院產科主任馮秋霞,告知需要產房推平車到病房樓下接應,而就在她掛掉電話時,胎兒的頭部已經出來了。
“給我無菌手套,打開產包,拿消毒液。”情況緊急,張瑞青和花素娟決定,就在車上為圓圓接生。就這樣,擔架瞬間變成了接生臺。
消毒,鋪無菌單……在狹窄的救護車里,張瑞青根本無法站立,她只能半蹲著,扎著馬步,彎著腰。
按照規范的接生步驟,十來分鐘后,隨著哇的一聲啼哭,張瑞青和花素娟懸著的心總算放下了。
寶寶順利出生了,可家屬匆忙中卻忘了帶包被,拿什么裹孩子呢?張瑞青拿出產包里的無菌單包住孩子,因為車內狹窄,她更是抱著孩子,一路扎著馬步不敢動彈。
【暖心一幕】
產婦和家人向醫生當面致謝
“張大夫,弄完了沒呀,門診一大群病人等著呢。”當天上午9點40分,載著圓圓的急救車駛入鄭州市中醫院,在安頓好圓圓和寶寶后,張瑞青在電話的催促聲中,又趕往了門診。
向河南商報記者說起這段經歷時,張瑞青稱,“在急救車上接生真不多,這么多年好像只遇到3次,但次次都是驚心動魄的。”
或許正是這份特殊的驚心動魄,才讓圓圓和丈夫一定要向張瑞青當面道謝。
“以前為寶寶出生做了很多功課,但關鍵時候都忘了。”幾天前,再次見到張瑞青的圓圓回憶起當天的經歷,仍覺得后怕,而圓圓的丈夫更是緊緊攥住張瑞青的手,一個勁兒地道謝。
張瑞青的舉動讓圓圓一家感動,而張瑞青同樣也被他們感動了,“寶寶爸爸很魁梧,緊緊握著我的手,兩眼還泛紅,那一刻我感覺到來自這個職業的幸福感和意義。”
在張瑞青看來,醫生并非萬能的,治病的能力是有限的,可是他們除治病之外,還能給予幫助和安慰,而這些都是無限的。
【溫馨提醒】
遭遇急產 冷靜應對并及時送醫院
不想忍受疼痛,想早點解放,不少孕媽會希望生寶寶時能快點。可是,從醫生角度看,寶寶生得太快未必是好事,不僅會造成孕媽子宮受傷,寶寶也會受傷甚至窒息死亡。
圓圓的情況,就屬于此類情況,即急產。
鄭州市中醫院產科主任馮秋霞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急產是指從宮縮到胎盤娩出不足3小時的分娩過程,以前急產多發生在經產婦身上,但現在5%~10%的急產也會出現在初產婦身上。
急產有哪些表現呢?馮秋霞說,懷孕28周以上的孕婦突然感到腰腹墜痛,短時間內有排便感,或出現有規律的下腹疼痛,間隔時間極短,又或者羊水破了,有出血等情況,那就意味著遭遇急產了。
一旦遇到急產,不管是孕婦還是家屬,一定要冷靜冷靜再冷靜。
馮秋霞建議,預產期只能作為參考,準媽媽應在臨近預產期前,就到醫院做相關檢查,要盡量避免自行在家中生產,即使在家中發生急產,也應該立即到醫院進行后續處理,避免寶寶感染破傷風等。(記者 王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