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2月06日16:59 來源:映象網
映象網訊 2月1日下午,鄭州市金水區衛計委與大石橋街道辦事處,攜手大石橋街道共駐共建單位鄭州教育電視臺,在鄭州教育電視臺演播大廳,展開《新時代新家庭新幸福之營養科學進萬家》系列電視節目第一期錄制活動,旨在通過邀請專家與社區居民座談互動的電視節目方式,廣泛傳播,引導居民建立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實現國家“新家庭計劃---家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工作要求。轄區近兩百名居民參群眾參加了活動,并送上暖暖新年賀新春節目。
電視節目由鄭州教育電視臺主持人主持。金水區衛計委主任李東致詞,說明舉辦節目的背景和意義,并送上了新年祝福;主持人現場采訪了金水區衛計委副主任高俊杰、大石橋街道黨工委書記劉繼峰,分別就金水區“新家庭計劃—家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開展時間、活動內容、實現目標以及大石橋街道項目試點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解;隨后節目主持人請出本期節目嘉賓鄭州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劉青、營養科主任張晴,就春節期間經常發生的忘情吃喝、不合理飲食等問題,與現場觀眾展開互動座談,為居民群眾春節期間應急處理身心健康、膳食處理方面提出科學意見和建議。
自2017年3月起,鄭州市衛計委、鄭州市文明辦、鄭州市婦聯共同發文,制定2017年至2020年在全市開展“新家庭計劃—家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工作計劃,旨在通過家庭保健、科學育兒、養老照護、家庭文化和心理健康方面活動,明顯增強家庭成員保健意識、科學育兒知識、健康管理能力等,并弘揚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家庭美德,從而創建更加和諧的家庭關系和優化的社區環境。
按照項目工作要求,2017年,大石橋街道辦事處以問卷調查為基點,以宣傳、講座、實踐活動為載體,以社區老年科技大學為依托,全年共舉辦圍繞家庭保健、育兒、養老、家庭文化與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講座9次,實踐教育活動15次,并協同配合社區衛生服務站實現家庭醫生服務簽約率達到住戶總數的28%,有效提高了轄區居民健康文明素養和家庭健康發展能力。
2018年開年之際,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十九大會議精神,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做到新時代有新氣象、新作為,大石橋街道辦事處以黨建為引領作用,聯合轄區共駐共建單位鄭州教育電視臺,為金水區2018年“新家庭計劃—家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工作提供教育、教學節目專業電視臺平臺,并承辦了金水區衛計委主辦策劃的《新時代新家庭新幸福之營養科學進萬家》系列電視第一期節目的錄制。之后,大石橋街道辦事處將繼續與鄭州教育電視臺一起為金水區《新時代新家庭新幸福之營養科學進萬家》系列電視活動做好平臺服務工作,使《營養科學進萬家活動》成為鄭州家家戶戶的家庭健康的好老師、好參謀和好朋友。
這次錄制《營養科學進萬家活動》節目將在春節前通過鄭州教育電視臺、金水區和各街道辦事處的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推送到鄭州市千家萬戶,陪伴鄭州市居民群眾度過一個安樂祥和、健康快樂的春節。(通訊員 沈榮 王建華)
今年的春運,售票平穩有序。“買票難”大大緩解,倒票“黃牛”失去了市場,旅客從中得到了滿足感、獲得感,“炫科技”已深入滲透到鐵路客運服務中,讓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從容、便捷。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崇高品質,展現出馬克思主義真理性的永恒魅力,讓當代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奪目的真理光芒。
作風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休止符。整治“四風”新變種必須持續發力,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結合起來,以永遠在路上的恒心和韌勁,打贏作風建設持久戰,走好新時代作風建設之路。
準確把握國際社會對新時代的解讀與評價,有利于我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使新時代成為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必須抓住最本質的東西,掌握核心要義。這一重要思想的主題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要義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走進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平安和法治的夢想與追求更加強烈。繼續以無私的奉獻守護安全的底線,以崇高的使命堅守正義的價值,我們的政法工作將讓共同的平安夢、法治夢漸行漸近。
最艱難的成功,不是超越別人,而是戰勝自己;最可貴的堅持,不是歷經磨難,而是保持初心。帶著堅定初心,重整行裝,以新氣象新作為,創造新業績。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責任,完成歷史使命,既需要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鍥而不舍,更需要把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貫穿于工作始終,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實效取信于民。
新時代強調“清正廉潔”,就是要致力提高在長期執政環境下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著力增強在全面從嚴治黨要求下習慣在受監督和約束的環境中工作生活的自律自覺,敬畏權力、管好權力、慎用權力,堅守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守住黨員干部的政治生命,始終保持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這段論述可以看作是解決新的社會主要矛盾的戰略方針。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責任,完成歷史使命,既需要繼續發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鍥而不舍,更需要把堅持問題導向、解決突出問題貫穿于工作始終,以實實在在的工作實效取信于民。
只有黨員干部始終把民生實事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解憂于民、取信于民,用腳踏實地的舉措服務于民、惠及于民,才能夠答好時代這個民生之卷。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緊迫任務、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以崇高理想信念為支撐,我們何愁不能攻堅克難、闖關奪隘,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只有長期堅持、不斷豐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落到實處,才能推動中國行穩致遠健康發展。
澳門基金會研究所副所長楊道匡日前接受央視網記者采訪,解讀十九大之后澳門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及澳門未來發展的機遇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