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只干一件事,那就是用心做好茶。”8月8日,在與《工人日報》記者談及成為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時,河南省信陽市文新茶葉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劉文新如是說。
25年來,劉文新以信為先,把誠信當作經商的通行證,把質量當作立身之本,企業已連續6年躋身“全國茶產業百強”,成為河南省茶產業重點龍頭企業。
“品牌是我的臉,一個人臉面不干凈,就沒法見人。”從1992年文新品牌誕生的那一刻起,他的企業、他的商標和名不見經傳的他,共用一個名字——“文新”。
從此以后,劉文新就把它當成自己的臉面精心呵護。“名字是商標,也是名片。如果劉文新做人做不好,就是對‘文新’這個企業和品牌的最大傷害。”
為確保“臉面無瑕”,劉文新為消費者把好“每一道關口”。他設計了從茶園到茶杯的監控和檢測流程,引入了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HACCP等國際認證標準。在產品質量出廠檢驗時,劉文新要求每一項產品質量指標必須高于國家標準。多年來,復檢的文新茶沒有發現一批不合格產品。
全國勞動模范等諸多榮譽,讓劉文新的名字成為金字招牌,而他的企業也已成為“全國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河南省省長質量獎”“中國馳名商標”成為貼在“臉面”上的最好標簽,而茶產業也成為信陽地區促進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建設生態農業的綠色產業。
在信陽文新產業園區,每一袋茶葉不僅質量過關,而且都擁有自己的“身份證”。在文新遍布全國的500余家直營專賣店和加盟店里,隨便選出任何一款“文新牌”茶葉,文新人就能告訴你它來自哪一塊茶園、哪一位茶農。
創業至今,劉文新始終把企業發展與茶農發展緊密結合,堅持走“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發展路子。他不僅恪守信用,從不拖欠茶農一分錢,而且堅持無償為茶農提供技術服務,并實施訂金提前預付、原料優價收購、年終優者返利等惠農舉措,解決了困擾茶農的賣茶難問題,直接受益的2萬多茶農人均年增收20%以上。
“我是靠茶成長的,茶農就是我的根。茶農不說我好,我的人生就沒有價值!”劉文新說,自己和茶農是魚水關系,對茶農要有一顆真心、公心、良心,要真正把茶農當兄弟,公平公正,優質優價。
劉文新有種使命感:“一片茶葉架起一座橋梁。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代表著一種文化。我們要一起努力,不斷增強中國茶文化在國際的影響力。”
茶農遇巨蟒將蛇扯出茶田
信陽是河南著名的茶葉產地,當下正是采茶的好季節,走,跟隨我們的記者一起去感受山中采茶的樂趣吧……沒有他們的辛勤,我們是喝不到這些清香純正、湯色清澈明亮、滋味鮮爽、回味綿長的茶……
昨天,在信陽董家河鎮一家農技服務站,打出茶葉安全施藥的提醒。公開資料顯示,由于連年擴大種植面積,大山茶、小山茶、田改茶相加,信陽茶園面積已經超過210萬畝。種植量大、天氣給力,信陽毛尖今年大豐收,但豐收似乎并沒有給茶農們帶來好運氣。
隨后記者又采訪到了老班章村的另外一位茶農戈大,他告訴記者,今年家里的32畝春茶賣了70萬,而去年同樣面積的春茶只賣了37萬。今年陳升茶廠茶葉收購的成績,是歷年來最差的一年,有著四十年做茶經驗的陳升河,曾經親身經歷過2007年普洱茶的爆炒行情。
隨后記者又采訪到了老班章村的另外一位茶農戈大,他告訴記者,今年家里的32畝春茶賣了70萬,而去年同樣面積的春茶只賣了37萬。今年陳升茶廠茶葉收購的成績,是歷年來最差的一年,有著四十年做茶經驗的陳升河,曾經親身經歷過2007年普洱茶的爆炒行情。
”信陽茶葉合作社理事長劉祥國說,像趙先生這樣的不在少數,連日來,不少茶農找到他求助,其中固始縣一家茶商庫存高達5000斤。記者走訪了鄭州幾家茶葉經銷商,他們一致反映,因為今年高檔茶銷量下滑,所以進貨量大幅減少,對于趙先生推銷的茶葉,他們認為,這類高檔茶銷路不好。
4月27日,50多名來自信陽市浉河區浉河港鎮、董家河鄉的茶農代表,將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送到信陽文新茶葉公司,以表達他們對該公司解決茶農賣茶難的難題,帶動茶農增收致富的感激之情。
4月27日,50多名來自信陽市浉河區浉河港鎮、董家河鄉的茶農代表,將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送到信陽文新茶葉公司,以表達他們對該公司解決茶農賣茶難的難題,帶動茶農增收致富的感激之情。
7月27日,俯瞰杭州西湖區龍塢茶鎮,大面積的龍井茶園都撐起了黑色的遮陽棚,以免茶樹被烈日灼傷。
特色支柱產業已經發展多年,助農增收、幫農致富的效果很明顯,但仍有部分貧困人口需要脫貧怎么辦?今天,我們的記者帶您走進光山縣涼亭鄉的4萬畝茶園尋找答案。 信陽是產茶的好地方,光山縣涼亭鄉更是當地有名的產茶之鄉,貧困戶任本全的家就在涼亭鄉畢店村的茶山上。
3月10日,淅川縣電業局毛堂供電所組織黨員服務隊來到綠林茶葉基地開展志愿服務,在交流中了解到基地規劃和在建項目用電基本情況,將村里提出的用電困難及時向供電所領導進行了匯報。
“從近兩年茶葉消費趨勢來看,市場趨于理性化,茶農種茶、采茶的成本大大增加,但茶葉價格不漲,茶農利潤微小甚至沒有利潤,這給茶農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嚴重影響了茶農的種茶積極性,不少人都荒廢了茶園 ...
趙凡國出生在茶鄉信陽商城縣農民家庭,18歲就與茶結緣,癡迷茶葉種植、加工和研究20余年。他不但掌握了高端綠茶、野生茶的炒制種植等高標準技術,而且他創制的“黃柏山雪芽”、“黃柏山紅茶王”、“黃柏山野生茶”獲河南省經濟作物推廣站新產品獎,研制的“苦丁茶”獲信陽市人民政府科技進步獎。他早年自費成立民辦趙凡國茶葉研究所,發明信陽毛尖茶專用機,獲得國家專利1項。他注冊了“黃柏山牌”茶葉商標,成立商城縣黃柏山茶葉專業合作社。
近日,我市召開的機械采茶現場會上,一種單人操作的新型采茶機備受關注,經過示范演示推廣,其優越的采茶性能,逐步得到茶農的認可,目前已成為我市廣大茶農的新幫手。
11月24日至27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種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肖強一行,來我市就茶產業工作進行調研,并為我市茶農進行技術培訓。調研組一行先后前往商城縣、潢川縣、新縣、市農科院茶葉示范園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