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進入中國20年,早已不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是無處不在的生存方式。從北上廣的格子間,到青藏高原的古村落,越來越多的人依托互聯網生活著,在互聯網上實現著人生價值。工程師、淘寶店主、模特、手藝人、快遞員、流水線工人、代掃墓人、兼職健身教練……以阿里巴巴為例,最新數據顯示,僅零售商業生態創造的就業機會就超過3300萬,超1200萬人開店創業。除了直接開網店,更多人的工作開始跟互聯網密不可分。
我們選取了10位互聯網上的勞動者,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呈現他們的工作一幕,以及他們最親密的勞動工具。他們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是新實體經濟的代言人,也是這個時代最真實的寫照。
勞動者:曾德鈞 職業:貓王收音機創始人
曾德鈞,人稱“中國膽機之父”,60多歲開始創業,跑去設計了針對年輕人群的貓王收音機,讓80、90后們迷得不行。為尋找和重現那種有溫度的聲音,曾德鈞花3年時間試了幾百種電路、做了上千個喇叭,屢敗屢試,終于找到像德國收音機般能深入靈魂的優美音質。如今,曾德鈞的公司估值五億元。
勞動者:阿斌 職業:盲人工程師
阿斌是88年生的小伙子,6歲家里裝修,淘氣的他不慎將石灰倒在頭上導致失明。雖然看不見,在編程上卻表現出驚人的天賦,曾經一次背下數百行代碼在腦海中運行檢查。而阿斌所做的事情,是為盲人開發無障礙應用,讓他們也可以像普通人一樣上網。現在,阿斌已經在這一領域成為獨一無二的專家,正在為釘釘開發無障礙應用。”
勞動者:鐘言 職業:火車模型店主
曾經是留美碩士的鐘言,卻為了一個火車模型的興趣放棄了自己在美國的高薪和綠卡,回國成為了一個淘寶店主,做起了這10000人的小眾生意。淘寶店的成功,讓鐘言萌發了研發中國自己的火車模型的念頭。經過多次考察,曾經穿行在北京山林間的8K機車,成為了鐘言的目標。目前,鐘言的店鋪年銷售額已經過千萬。
勞動者:劉洪貴 職業:高原快遞員
劉洪貴開朗、樂觀、仗義,15歲開始“跑江湖”,一度跑遍了全國所有省份,自稱是個“江湖人”。2010年,他來到色達這個偏遠小城,再也沒走過,負責色達地區的一家快遞公司業務。 他有一輛開了6年的車,跑了100萬公里,現在碼表壞了,全身都是病,這些年下來,估計送了50萬個快遞,每年的收入大概在5萬元。
勞動者:茜茜 職業:情趣用品工廠工人
99年出生茜茜(化名)是東莞一家情趣用品代工廠里最年輕的員工,他是廠里僅剩的兩名女工之一。陌生交友軟件、直播平臺、社群,或多或少都與兩性保持著“曖昧”關系,相較于這些互聯網產品,成人情趣用品則更能直接滿足用戶的消費需求及隱私保護。茜茜是工廠里唯一的女工,目前的工資在3000元左右。
勞動者:雪兒 職業:穿版模特
成立于1989年的杭州四季青服裝市場,最紅火的時候,中國13億人口,平均每人有一件衣服來自這里。時代在變,批發的銷售方式也在變,四季青是很多網店老板的進貨地。而銷售姑娘,也是每個店鋪的“穿版模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小臺子,高峰時,一分鐘要換十幾套衣服,雪兒,就是一位“穿版模特”。雪兒年收入能夠達到幾十萬,雪兒所在的店鋪,一年的銷售額可以做到幾千萬。
勞動者:孟金梅 職業:女快遞員
不是所有快遞員都能叫快遞小哥,風吹日曬中,40出頭的孟金梅是少見的女快遞員,她全年無休,日復一日送包裹已經六七年。,從手寫面單到用上菜鳥電子面單,從上門攬件到用裹裹接收越來越多的游客寄件,業務越來越進步熟練。可是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雖然是最熟悉西湖道路的人,一年能送出10萬件快遞,但她從來沒有時間好好逛一下西湖。
勞動者:寸之昌 職業:銀匠
在云南大理州鶴慶縣,有一個新華村,住著全中國最鬼斧神工的一批老銀匠。寸之昌,新華村一名普通的老匠人,寸之昌有淘寶店,孫女負責接單,他負責打,全國各地都有來訂的。”寸之昌的鐲子賣16塊錢一克,4塊錢是銀子成本,12塊錢是手工費,他一天大概可以掙300塊錢。
勞動者 : 姜杉 田美樂 職業:手工匠人
姜杉和田美樂是最早搬來受降鎮的匠人,這已經是他們畢業后的第三個家。一棟花一千多元一個月租來的兩百多平的排屋,一半用于生活起居,一半作為工作室。每天伏案工作6到8個小時制作銀飾,在保證手藝活不拉下的前提下,姜杉閑下來就喝茶、串門、趴趴走……姜杉和田美樂的工作室工具投入大概3到4萬的樣子,每個月的收入有1萬多。
勞動者:石小喵 職業:胸模
三年前,青島姑娘石小喵在北京一家外貿公司上班,日常主要工作是跑跑腿,打打雜。找模特,替模特聯系拍攝,聯系攝影師,一個月兩三千工資。“我也很美,她們能做模特,憑什么我不能?”石小喵決定轉行:做淘寶胸模。現在,石小喵的收入是從前的十倍二十倍。
8月22日,駐馬店市驛城區人民法院接待了張某、徐某、李某等18人的強制執行申請。申請人要求依法強制執行駐馬店市某工廠所拖欠他們的工資、停工期間生活費、解除合同的經濟補償金每人共計四萬余元。
顏志偉,女,59歲,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教師。
1990年,17歲的劉文婷從河南省特殊教育學校畢業后,走上洛陽市老城區培智學校的講臺。
7月7日,開封市街頭上演了一場警察與毒販長達20多分鐘的殊死搏斗,民警被掐傷后仍緊抱著毒販,最終在群眾的協助下將毒販擒獲。
7月15日,息縣法院東岳法庭庭長姜輝再次來到東岳鎮魏圍孜村北頭的一處破舊宅院,看望魏少芬的小女兒劉麗。
作為一名轄區民警后,他利用長期在基層派出所工作的豐富經驗,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責任區連年未發生重大刑事案件,曾在抓捕犯罪嫌疑人和處置群體性事件中兩次負傷,兩次立功機會讓給別人。他忠黨親民,辦實事好事數以百計,并為多起盜竊、傷害等案件破獲提供了重要信息,耕耘了一方平安。
參加教育工作34年,其中,在西藏班工作21年。鄭州四中教師仝允波2/3的教育生命,都奉獻給了民族教育這片沃土。
王艷敏同志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她深知作為人民檢察官,就必須有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此她始終把自己的人生價值追求與黨的事業、檢察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在反貪污賄賂偵查這個讓許多男干警都覺得辛苦的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幾年。
看望殘疾兒童、走訪調查貧困學生、義賣礦泉水、高考志愿服務,課余時間還要指導紅領巾志愿者協會的小志愿者開展活動……這一段時間谷國營忙得不可開交,很多人納悶:“怎么總見他參加活動,不用上班了嗎?”“我每天還要教課的,只是在課余時間,我將別人吃喝玩樂的時間用到了公益活動上而已”谷國營向記者說道。
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榮獲“優秀教師”、“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班主任”等多項榮譽稱號。他一到校就擔起了一個班級的語文、數學教學工作,還主動為學生們增開了英語課,工作不到半年,由于踏實勤奮的工作作風、扎實的教育教學能力就開始擔任學校教導主任一職,帶領著全校教師進行新課程改革的探索。
趙自勇,1998年畢業于鄭州大學管理學院,同年受聘于河南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歷任研發中心研究員、超硬材料事業部觸媒分廠技術科長、廠長等職位,目前職位為觸媒分廠廠長,主要負責觸媒分廠的日常生產管理,同時負責金剛石反應芯棒的研發工作。
“只要地球不停止運轉,就有沒法歇的行業和歇不了的勞動者。”近年來隨著高溫天氣趨于增多,保護勞動者防暑降溫權益更顯重要。專家表示,要重視勞動者的“清涼權”,讓他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董堂村是蘭考縣歷史上有名的革命老區,因為地處偏僻,基礎條件薄弱,因此也曾是全縣有名的貧困村。幼年時期,因為家底貧困,趙合地和村里其他孩子一樣,沒少嘗生活艱辛的滋味。因此,從小他就幻想著有朝一日,能和全村人一道共同過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打著石膏給病人做手術、為給患者爭取時間走路習慣小跑、把送禮的病人關在門外數小時……鄭州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劉恒亮,20多年如一日堅持不懈地付出,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病人。
先后主持實施《夏南牛育種》等科研攻關項目18項,獲科技進步獎1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4項。主持推廣《肉牛高效育肥》、《母牛高效利用》、《玉米秸青貯》等先進實用技術21項,累計產生社會經濟效益30億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