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以“創新·監管·合作·發展”為主題的“2016中國特殊食品合作發展國際會議”在京召開。本次會議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主辦,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承辦。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滕佳材出席會議。作為中國乳品企業代表,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受邀參會,并做了“整合全球資源,打造中國乳業品牌”的主題演講。
得益于近幾年國家、企業社會共治的結果,2015年,我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6》),處于歷史最好時期。在新《食品安全法》實施一周年特殊食品企業家座談會上,盧敏放首先對蒙牛集團總動員落實“四個最嚴”,制定《食品安全法》系統落地保障措施等成果做了匯報總結。
作為透視中國乳業現狀的窗口,蒙牛在落實“四個最嚴”的基礎上,更成為國內首家獲得國家出口內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認證的乳品企業。這要源于蒙牛持續深耕全球資源布局,借助中國中糧、法國達能、丹麥阿拉福茲三大戰略股東的合力,成長為乳品領域唯一完成國際化公司治理架構的、持續穩定發展的公司。
盧敏放表示:“乳品安全是國人健康之本,更是乳企發展立命之根。蒙牛充分發揮全球資源跟全球供應鏈的優勢,比肩國際去守護、建設好乳業的根本”,他更堅定地提出了“四個不妥協”——“為打造中國好牛奶,蒙牛在產品、質量、價值觀、執行力上堅決不妥協”,體現出行業引領者追求極致的工匠精神。
奶源提質——牧場管理國際化
飲奶思“源”,為快步趕上國外科學養殖的進程,提高奶源品質,夯實核心競爭力,蒙牛借鑒丹麥阿拉福茲的百年管理經驗,融合東、西方特色建立自己的牧場管理體系,在奶源營養、質量安全、動物福利以及蓄養環境等環節與阿拉福茲對標。雙方合建的“中國-丹麥乳品技術合作中心”更成功搭建起中外技術與管理的交流平臺,開展了丹麥農場主進駐中國牧場的項目,半年時間內,這些牧場平均單產提升11%;制定了中國第一本牧場標準化操作規程SOP,據此,蒙牛牧場及供奶方的一線操作工人能夠安全有序地完成原奶生產的每個環節,確保原奶營養和品質,被稱為中國牧場管理“紅寶書”。蒙牛更集中所有的資源,開辦“牧場主大學”幫扶800多家牧場從牛群結構、飼喂管理等20多個緯度提升,推動整個行業的養殖進程。
管理的實施要依靠標準的保障。蒙牛通過南半球最大的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公司新西蘭安碩,引進目前行業最嚴的牧場食品安全國際標準。到2016年底,蒙牛將有近20家牧場戰略合作伙伴率先通過安碩的嚴苛認證。
工廠升級——生產管理國際化
牛奶進入工廠,涉及到入廠檢驗、過濾殺菌、無菌罐裝、貯存、運輸等多個流程。為將工廠的整體設計做到如精密儀器般環環相扣,蒙牛與戰略伙伴法國達能緊密合作,開始了工廠升級之路。
蒙牛引入達能全球統一的生產與質量安全管理體系(FSI),從產品設計、生產、物流到銷售全鏈條實現與國際接軌。達能團隊還組建了技術支持小組常駐蒙牛馬鞍山工廠,經過18個月的試點改進,蒙牛馬鞍山工廠已經完成75處技術升級,通過了達能全球質量標準體系的考核,在降低食品安全風險的同時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僅原奶浪費就降低到40%。接下來,蒙牛其他工廠會繼續推廣這套管理體系。
安全增效——系統管理國際化
規模化企業的痛點是組織結構冗雜,看似是一個整體卻又彼此孤立。蒙牛突破自身的傳統局限,通過數字化的轉型讓這些難題迎刃而解。2012年,蒙牛大膽引進IT企業才會使用的數字化系統SAP,以SAP為主導,蒙牛又和西門子合作開發LIMS系統(實驗室信息化管理系統)拓展性應用。蒙牛也因此成為首家將SAP和LIMS兩大系統協同作業進行信息化管理的乳品企業。
目前,SAP系統涵蓋蒙牛33個基地、58家工廠和幾千個經銷商。每天,LIMS系統要為蒙牛提供近40萬條檢驗數據。從原輔料采購、生產制造過程到終端提供智能化、系統化的品質保障,SAP和LIMS系統實現高效協同工作,大大提升了產品合格率,并加快了決策流程。就在前不久,蒙牛乳業財務共享中心受到了IBM“全球最佳實踐項目”的評價。
此外,蒙牛還以產品為媒介建立了透明追溯系統。以多美滋為例,消費者通過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層層追溯從奶源到成品各關鍵環節的詳細信息。
創新戰略——研發布局國際化
引進來是一種能力,布局出去則需要眼光和勇氣。蒙牛將消費者對國外優質奶源的需求與創新結合,將奶源地已布局到了丹麥、澳大利亞、新西蘭等黃金奶源帶。今年,蒙牛雅士利新西蘭工廠生產的雅士利超級α-金裝奶粉在國內上市,以“新國貨”的品質成為中國媽媽的新寵。
蒙牛將創新作為企業永續生存的黃金法則,大舉投入國際創新研發合作,布局未來營養健康,引領新消費需求。其中,“中國-丹麥乳品技術合作中心”于2014年入駐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蒙牛與美國名校UC Davis合作成立的“營養健康創新研究院”在嬰幼兒健康領域也取得了新進展,蒙牛達能研發中心有望2017年初在北京落戶。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從蒙牛聚焦而有節奏的全產業鏈國際化的布局中,我們看到了整合全球資源做強中國品牌、跨進領先行列的智慧。面對未來,盧敏放充滿信心,“蒙牛要以消費者為中心,聚焦乳業,做千億級的國際化乳品企業!”
12月1日,以“新動能 新趨勢 食品產業轉型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16年中國食品發展大會在京召開。
12月1日,2016年中國食品發展大會在京召開。
本次活動由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組織,目的是使社會全面了解和掌握當前中國乳業的全產業鏈質量管理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化程度等情況,希望通過媒體團客觀、理性、求實的眼睛,通過新聞的力量,為中國消費者展現真實的中國乳業現狀。
會上,蒙牛乳業集團副總裁翟嵋女士受邀就蒙牛國際化發展做了分享。
根據公告,伊利將透過要約人計劃按每股作價2.25港元收購公司23.51億股,相當于公司已發行股本的37%,總代價為52.9億港元。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主任鐘宏武評價:“蒙牛在CSR方面做的確實有其創新和超前之處,如牧場主大學社會責任項目就是發揮蒙牛的優勢,實現綜合價值的最大化”。
根椐調查結果數據分析, 大會發布了2016食品行業品牌發展報告,為我國食品企業提升品牌提供了最具前瞻性的指導。
近日,蒙牛出口產品的加工基地(生產三廠、生產四廠),清遠事業部通過了國家出口內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審核并全國公示,成為國內首家獲得此認證的乳品企業。這也是國內乃至國際市場對蒙牛國際化品質的再度認可,標志著蒙牛在國際上乳品龍頭企業的地位日益穩固。
9月28日,蒙牛出口產品的加工基地(和林基地三廠、生產四廠),清遠事業部通過了國家出口內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審核并全國公示,成為國內唯一一家獲得此認證的乳品企業。
全球乳業低谷期,蒙牛砥礪前行,一步步夯實品質,以“國際化+數字化”雙軌戰略驅動創新,同時也迎來業績的穩步增長。
今天下午,G20峰會的重要活動之一,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簡稱:B20峰會)在杭州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并發表了主旨演講。
蒙牛攜手中國原創搏擊品牌昆侖決在京舉行戰略發布會,宣布雙方將在原有的合作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延續后奧運時代的運動消費熱情,共同打造運動領域的超級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昆侖決”。
7月26日,由人民日報舉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命運共同體、合作新格局”。在此次論壇上,蒙牛集團與格力一起榮獲“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獎”,蒙牛是全國獲此獎項的唯一乳企。
2016年7月13日,蒙牛集團與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府召開了發展戰略座談會,計劃在當地投資建設全國最大清真食品加工基地,力爭用5至10年時間打造一個清真版“新蒙牛”,面向全球穆斯林市場。
“5、4、3、2、1,發射!”隨著發射場系統01號指揮員一聲令下和現場萬人齊呼,北京時間6月25日8點整,中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發。